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初探 宋林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宋林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互联网+”时代逐步到来。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互联网+”时代逐步到来。在此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促使自身的发展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本文拟通过研究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旨在推动我国企业在新时代下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探讨
        引言
        21世纪的关键词就是数据信息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影响着我国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样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冲击。人力资源管理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下,其管理模式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如何在社会发展潮流中革故鼎新,创新发展,成为当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点。因此,企业应该积极研究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为自身的发展探求一条可行性的发展道路。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劳动者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社会的生产力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社会和企业来说,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直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内容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发展情况,通过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企业的员工促进自我价值实现,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统一,这样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其次,还要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统一到位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支持服务,把员工个体统一到企业的整体上,注重员工的个体发展,这样员工才能够在工作中充分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企业人力资源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的改革,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价值链管理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价值链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不断分析为企业带来价值的要素,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和价值利润,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人力资源分析时,整合一系列知识要素,围绕知识进行一系列资源配置和人才培训,使其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其次,将经济价值要素对企业的贡献进行量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评估,准确评价各项要素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价值,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分配,价值分配包括员工的工资、各项奖励,也包括职权和晋升机会以及培训机会等,核心是薪酬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二、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指导建议,这就意味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互联网+”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而衍生出来的经济发展新形态,简单的说就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各个行业相结合,使各个行业都能够享受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传统企业通过利用大数据,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完成自身产业的升级和优化,最终实现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的员工进行调配和规划的过程,以此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优化企业的内部资源,帮助企业节约人力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是指以企业的员工为出发点,关注企业员工的选拔、培训、分配、考核以及激励等过程,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出现了新的趋势,大数据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丰富,获取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也出现爆炸式地增长,这些现象的出现就使得企业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促使自身水平的不断升级和改造,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企业之前招聘员工时,往往采用面试和筛选简历的方式,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而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可以通过网上招聘先淘汰一批不合适的人,这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成本。
        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关注到员工的工作体验。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企业的运用,可以让企业随时随地地观测到员工的工作状态,这就便于企业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程度,提升员工的工作体验,使得员工能够更加用心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润,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互联网+”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
        1、企业能够依赖大数据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向智能化和电子化迈进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贯穿人力资源的招聘以及应用等各个环节,在企业人力资源中,与人力资源生态链相关的主体都成为数据的来源,这些海量的资源为企业吸纳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渠道。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大数据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使企业的员工接触各类网络平台表达自身的价值诉求,优化了人力资源的建设。而客户则可以通过产品购买方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需求和导向。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促进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打破了原有的封闭体系,应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共享,更新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实际效能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变,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向智能化和电子化方向发展。
        2、以人为本,与企业的员工建立起新型的合作关系
        在企业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作为主体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将员工视为发展的个体,重视员工的诉求,树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才能够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结构,通过互联网的应用,能够搭建更多的信息交流渠道,增强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交流,企业明确员工诉求,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员工也能在工作岗位上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双方之间实现共赢。另外,利用互联网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远程管理和工作,这种远程管理突破了原本的时空界限,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3、网络信息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互联网+”为各行各业的管理及生产提供了便利,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但由于互联网的隐匿性,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掌握着大量的企业数据和企业信息,既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也包括客户的相关资料,这些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管理者必须重视信息的保护,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避免各类病毒以及木马的侵入恶意获取信息,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决定了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和措施,才能避免信息泄露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
        四、目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少对员工的职业规划
        我国当前很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更加注重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存在感较弱。这种现象就导致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通常把员工当成赚钱的工具,仅想着如何压榨员工的剩余劳动力,不会去对员工的未来展开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这种发展现状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很多员工在工作中常常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成为所谓的“老油条”,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阻碍,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企业缺少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少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一方面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通常采用人民币激励的方式,忽略了员工精神方面的需求,不能满足员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常常采取“996”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给员工的身心带来极大地伤害,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通常不设置考核机制,导致员工的职业发展前景有限,这就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限制了员工自身的发展,不利于员工对未来进行规划。
        二者综合来看,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对我国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最终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员工团队意识弱,缺少团队协作精神
        当前,由于我国互联网信息复杂多样,很多高素质人才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更加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日常实际工作中,很多人更加在乎自身的提高和发展,突出强调个人,忽视了团队的重要性。此外,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很少举办集体性活动,导致员工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在工作中通常自己做自己的事,缺少“同事爱”,这就导致很多员工团队协作意识差,不能深刻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给企业展开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企业形成团结友爱的企业文化。
        五、“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管理模式从单一控制走向合作多元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成功的转变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以控制和集权为主要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主体越来越多,各个主体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依托互联网平台,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创造力和技术创新的欲望,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同时利用互联网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要从宏观层面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总体概括,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主题集合到一起,了解各方需求,这样才能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在多元合作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永续经营提供基础保障。
        2、管理者角色从命令者转为合作者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金字塔型结构,最高的管理者是企业全局的掌控者,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各项经营决策。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跨部门、网络化的管理团队组织广泛存在,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你现在依靠传统的管理办法则难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就人力资源管理来说,管理者应当站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从客观上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对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转变自身的角色,将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建立于网络化的组织机构上,将传统的管理者命令者角色转换为合作者角色,构建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新型关系,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3、更加关注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
        “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传递模式和企业员工的关系必然会发生新的变化,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为企业的员工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依托“互联网+”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建立培训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当前,大多数企业员工均为“90后新新人类”,他们的思想更加多元,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构建通畅的网络沟通平台,营造轻松灵活的职场氛围,构建多元差异化的薪酬结构,为员工提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上升空间,才能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的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引导深入挖掘和分析大数据背后员工多元化的需求,体现出管理者的人文关怀。
        4、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的主要特点体现为跨界融合,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这样的特点需要管理者了解各领域的知识,能够将跨界融合的理念深入到管理中,并且掌握相关的互联网知识,这样才能够运用互联网在主席是建立寺院的管理。坐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会从多个角度分析人才来的能力测试一级水平,并且提出优化对策。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化,各种信息技术越发成熟,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的将各项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调配企业的各项资源,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六、“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
        1、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二者有效衔接
        企业应该在意识层面上提高警觉性,充分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的不可逆转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借此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不断革新、与时俱进,最终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员工招聘环节,企业应该增加网络招聘的环节,提高自身网络招聘的能力,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可以在各个网络招聘平台或者APP上投放本企业的招聘信息,让更多的求职人士看到企业的招聘内容,为企业招到更多的高素质人员,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智联招聘、58同城、boss直聘等平台,投放企业的招聘岗位和要求,通过网上筛选,为企业节省一部分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在员工培训环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员工提供现代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对培训的兴趣,促进员工的专业能力的提升。例如,企业在进行培训时,可以借助微视频、PPT、音频、图片等互联网技术,吸引员工的培训兴趣,提高员工的培训热情,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2、企业应该建立“互联网+”的员工考核体系
        企业应该积极推动力建立“互联网+”的员工考核体系,通过现代化的考核激励机制,为员工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使得员工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注重物质上的激励措施,还应该注意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例如,企业可以制定等级考核体系,即完成一定的任务,就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不仅包括金钱的奖励,还应该包括旅游、健身等娱乐活动的奖励,促使员工身心都能得到满足,提高员工的工作体验,使其与企业建立深厚的情谊,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人”。
        面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现状,我国应该制定有效的政策,使得中小企业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小企业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使自身的良好发展,最终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3、企业应该创办团建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团建活动,通过集体性的活动,不断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在展开团建活动时,要注重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让员工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增进彼此之间的同事情谊,从而让企业的员工能够亲如一家人,营造“家庭式”的企业文化。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市场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该坚持创新原则,使得自身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而且还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节省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此外,企业顺应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能够站稳脚跟,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坤洲.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初探[J].Stud- ies Institute 管理研究院,2018(1).
        [2]韩玉.“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6):72-73.
        [3]李佳蓉.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初探[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4):102.
        [4]李财茎.“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O2O 发展现状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6):65-66.
        [5]祁 兵.“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20(01):62.
        作者简介:
        宋林:1986.9,男,汉,山东青岛,教师,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职业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