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1032219731003XXXX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宜居程度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老城区是城市建设和改造的重点地带,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从老旧小区改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难点的对策和措施。为城市宜居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现状;难点;对策
引言
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更新、改造和宜居建设等诸多问题。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地带,在改造过程中,容易暴露出较多的问题。能否完成老旧小区的改造,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圆满完成,是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1老旧小区现状分析
城市范围内的老旧小区多是在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建设完成,而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正是我国社会飞速发展时期,小区建立时的诸多设计过时,且无人进行日常运维工作,老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老住宅小区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虽然近几年各地通过棚改改造了部分房屋,但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的房屋在城市还大量存在。
1.1环境设施状态落后
老旧小区在设计初没有预估到机动车辆保有量迅速蹿升的情况,道路狭窄,没有足量的停车位,导致在私家车数量猛增的情况下,车主只能停在小区人行道、绿化地等公共场所,造成居民出行、休闲受阻,公共生活场所被挤压。道路狭窄又停放了车辆,小区内私家车出入容易产生剐蹭,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水电基础设施过于陈旧,管线老化严重,小区经常因水电管线问题造成路面塌陷、停水停电等现象,给小区内居民造成一定的生活不便,且供电线路老化问题易引发电击、火灾等事故;房屋外墙粉刷面严重的风化,楼内的墙面以及楼梯扶手严重的锈蚀脱落,缺乏公共照明设施。
1.2老旧小区人员组成复杂
老旧小区中多以老年人、低收入人群为主,经济条件差,在小区纳入物业公司管理时,对卫生、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收费工作难完成,不仅给物业公司的管理工作带来困扰,还在政府介入进行城区改造时也往往因住户的经济条件和付费观念受阻。
1.3老旧小区的传统规划分析
老旧小区的建筑单体立面结构过于单调,与现代城市的整体规划很难匹配。虽然这种类型的住宅在过去解决了城镇居民的居住问题,但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需求也相应的提升,无论是景观环境、基础配套设施还是套型平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八十年代兴建的住宅所在都处于城市较好的地段,基本都是围绕着城市的文化行政中心而建的,而且现在人们一直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没办法大面积将其拆除。另外,拆除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不可降解的建筑垃圾,这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2老小区改造的困难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政府统筹、条块协作,部门齐抓管的工作机制。难点在于各部门、社区、居民的协调配合。老旧小区的改造面对的是最基层的人民群众,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改造建筑物,他还涉及水、电、气、通信改造及基层社区治理等内容,改造中基层群众的需求不一样,在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会有所不同。
2.1资金筹建难度大
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改造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政府补助资金,二是居民出资,三是社会力量出资。政府补助资金主要进行基础类的改造内容;完善类和提升类的改造要根据情况居民要出一部分改造资金如加装电梯。第三,政府通过政府债券和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来解决资金,水电等资产运营单位要出资参与出资改造。但在实际操作中,居民出资意愿不强,老旧小区改造难以形成效益增涨点,引入社会资本困难,水、电、气、通信等运营单位也不愿出资,主要还是依靠上级补助资金,由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涉及改造内容较多,便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2.2老旧小区改造涉及违建拆除困难。
由于老旧小区管理的历史原因,往往涉及违章建筑,要达到改造效果必须拆除违章建筑,这势必影响到一部分居民的切身利益,在居民不愿自行拆除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综合执法部门出面进行依法拆除,但违章建筑拆除涉及程序多、时间长、阻力大,拆除困难。
2.3配套设施改造力度不大
老旧小区的配套设施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老旧社区的居住人群都是老年人,行动不便,且老旧小区的楼房建设中没有电梯设备,基本都是楼梯,对老年人的行动造成影响,因此,老旧小区应该加大改造力度,增加电梯设备。同时老旧社区中呼声最高的除了电梯设备就是停车位,因为现在汽车的普及,所以小区内汽车量的增加,几乎每家都有一辆或一辆以上的家庭用车,由于在建设初期没有考虑到停车位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小区没有地方停放车辆,这也就对老旧小区的出行造成影响,也对小区内邻里之间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由于老旧社区一般空间不大,既要加装电梯又要新增足够停车位难度较大。
2.4长效机制建立困难
老旧小区改造后必须建立自身的造血功能,才不至于改了过不多久又成老旧小区的恶性循环。但由于大多老旧小区之前没有物业管理,居民也没有出停车费、物管费的习惯,长效机制建立困难。
3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难点的措施
3.1增加小区功能
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除楼体结构加固、外观重建、保暖防水工程等方面外,要适当增加小区功能。首先,重点改造小区基础类的项目,优先解决小区内住户水、电、弱电,房屋维修及化粪池的改造等,解决住户日常生活需求;其次,拆除小区内违规建筑,恢复绿化面积,对小区道路进行拓宽,增设楼宇间健身设施,不局限于一个小区,可以以片区进行整体打造,利用周围的旧厂房、空地等,寻找合适地点修建地下停车场和相关供水排水设备所需要的空间;最后,对临街土地和临街商铺进行修缮,用于提升小区周边经济价值,增设为小区服务的养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洁、便民市场、便利店、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通过合理规划和增设功能,将老旧小区的宜居程度、经济价值等方面提升起来,为住户和周边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3.2加大改造资金筹措力度
按照“共治、共建、共享”的理念,建立、完善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建立形成居民出资参与改造的模式;住建、发改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采取社会化筹资方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水、电、气、通信等专业经营单位主动参与改造承担部分改造费用;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民政等相关部门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将争取到的养老、托幼、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邮政快递、社会治安等各个渠道补助资金整合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统一实施。统筹解决好小区改造后的后期维护管理资金问题,将小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产生的收益全部用于补助小区物业服务。
3.3完善公共参与机制
建立业委会、改委会等居民自发组织机制,有效提高小区自治能力,引导居民参与到老旧小区渐进式改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居民参与制度化、常态化。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先自治,后改造”的原则,党建工作走在前,先健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机制,然后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违章建筑的拆除问题由群众把工作做到前面,拆除违建作为改造的前提,同时改造前做好改造后将进行停车位及物业等收费的约定工作,为后续管理打下基础,搭建社区交流平台,增强社区邻里关系,增强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倡导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自治中,参与到整个渐进式改造的工作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出自己的建议。
结语
综上所述,老旧小区的改造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政府工作,需要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的、长期的精力和资金进行改造。其中对群众观念的转变,对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对改造工程的管理和监督,都需要政府介入其中且不断进行优化创新,才能切实提高群众的宜居体验,加快城市整体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黄珺,孙其昂.城市老旧小区治理的三重困境———以南京市J小区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7-33.
[2]王健.“新常态”下稳定经济增长新思路———以老旧小区改造扭转经济下行压力、缓解产能过剩[J].学术评论,2019(12):8-14.
[3]蔡淑频,周兴文,马阗.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模式与对策———以沈阳市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723-726.
[4]刘承水,刘玲玲,史兵,等.老旧小区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城市问题,2018(09):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