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解锁”城市停车难题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6期   作者:魏欣
[导读]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中取得长足发展与诸多显著成果

        魏欣
        湖北省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3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中取得长足发展与诸多显著成果,在市场经济总体结构产业链整体升级、各行业领域高速发展的总体时代背景下,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各种新型公共设施的完善使市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但与此同时,设施条件相对落后老化,无法适应城市的快节奏发展也导致了诸多矛盾。在这些矛盾中,主要凸显的问题为“停车难”。笔者为完善这一问题,从信息化电子技术层面着手,分析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智慧停车;城市;停车难题
        
        
        前言:随着我国总体社会生产力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人们的人均收入与可支配收入都大幅提升。而在交通出行层面上,越来越多的家庭与个人选择购置私家车作为主要交通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却也使得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此外,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在旧有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制定阶段中,未充分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在近几十年间的高速发展,因此在城市停车层面所制定的规划方案并不符合现阶段城市的实际停车需求,车位配建比例较低、可利用资源相对不足、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缺乏物业管理或物业管理水平较弱,缺乏相应的停车管理措施等因素,使得消防救护通道受阻、动静态交通秩序混乱、公共绿地损坏等矛盾日益突出,生活和环境品质逐年下降。而城市智慧停车理念也在我国逐渐普及应用,文章也对这一模式开展以下分析。
        1当前我国城市停车难问题分析
        1.1车主缺乏停车区域信息实时来源,提升城市交通成本
        ⑴现阶段我国城市绝大部分停车场都是人工管理模式,车主并不能对城市各区域停车场的实时剩余停车位加以了解,往往需要在目的地附近各停车区域盲目查找。而这一问题在早晚高峰交通时间阶段中表现得最为显著,在这一时间阶段中,城市中心区域的城市交通自身便较为堵塞,而车主为寻找适合停车位也要进行盲目寻找,不但增加了停车位寻找过程中的汽车能耗、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还进一步提高了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严重性。
        ⑵在车主对行驶目的地周边区域环境缺乏了解时,往往对目的地周边区域所分布的停车场、停车区域缺乏信息了解渠道,从而使得上述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提升,车主用于盲目寻找停车区域的时间成本与城市交通成本居高不下,并因此衍生出路边违章停车等问题。
        1.2城市停车区域配置缺乏合理性,部分停车区域的实际利用率较低
        现阶段我国城市中所配套的停车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政府所划定修建的公共停车区域,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所配套的停车场、住宅小区所配套的内部停车位,以及事业单位、政府机构部门以及企业所配套的停车区域。相较而言,在住宅小区停车区域与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与企业所配套的停车区域的实际使用率往往较低,部分停车位更是处于长期空闲状态,而且这一类停车区域的管理模式普遍为人工管理模式,不但对所停车辆有着严格要求限制,降低了城市停车资源的实际利用率,还增加了停车场运行管理成本。
        例如,在住宅小区所配套构建的内部停车场中,不但需要人工处理具有极高重复性的车辆进出识别、车辆引导与停车区域规划管理等工作,还对拒绝外部区域车辆进行停车,而绝大部分时间内住宅小区内部停车场都存在着大量私人车位长期空闲等现象。
        2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有效策略探究
        2.1构建城市智慧停车管理体系
        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的主要应用优势与发展方向在于,在城市智慧停车模式下,如住宅小区内部停车场、企业机构配套停车位等的实际利用率都有着极为显著的提升,不但缓解了城市交通“停车难”的问题,还降低了城市交通停车的资源消耗成本与交通成本,而构建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管理体系与发展方向为以下两方面:
        ⑴转变城市停车区域旧有的人工管理模式。

在现阶段城市所配套的各停车场的运营过程中,虽然诸多停车场都对外开放,但在车辆出入时,不但需要配置大量的工作人员用于引导车辆,还需要对出入车辆的停放时间进行计算停车应缴纳金额。这不但使得在停车场运营过程中,会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各类问题出现,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停车场的实际容纳量。此外,对于车主而言,在排队缴纳停车费期间内,也会增加时间成本,并对周边区域城市道路造成交通堵塞问题。针对于此,笔者认为应及时转变停车场的运行管理模式,不但在车辆引导、车主搜索目的地周边区域停车场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加以实时引导与推荐适宜停车区域、以及提前进行车位预约,而在车辆出入、缴纳停车费环节中,配套的智能停车杆及相关的信息化电子技术可以以通过对车主的人脸扫描、或车辆牌号的记录,来提高在这一环节步骤中的车辆管理效率。
        ⑵在住宅小区、政府机构与企业所构建的配套停车场、停车区域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有大量的停车位出现长时间闲置问题,造成了城市停车资源的浪费。而对于上述提及的住宅小区、政府机构与企业而言,并非有意造成这一停车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而是担忧将内部停车场对外开放后,停入过多车辆,从而影响到住宅小区用户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政府机构的运行。针对于此,应通过构建城市智慧停车管理体系加以着手,根据不同的内部停车场的实际使用需求,在这一基础上针对性开放固定的停车位,并预留出一定数量的应急停车位,优先供应住宅小区、企业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的停车需求高峰往往限于白天,小区停车需求高峰则在夜间,二者恰好形成了互补,具备了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由此可协调小区与单位互相错时开放停车场地,此外,这一类所开放的停车区域可适当收取一定费用,且在车主预约过程中收取一定额度的订金,确保所预约停车位在预约时间内被真正使用,避免恶意预约闲置城市停车资源问题的出现。
        2.2构建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的客户端
        ⑴在城市智慧停车模式客户端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构建实名认证与车辆认证体系,对停车位的出租人所提交个人信息与车位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对城市各区域公共停车场的停车位总数、收费标准与企业资质进行核查、对车主的个人信息与车辆信息进行核查。并创建个人账户体系,在其中收录注册各方的姓名、联系方式、车辆信息、地址信息。值得注意的时,出租人与车主的名下都可登陆多辆车辆信息与停车位信息。
        ⑵构建空闲停车位智能推送功能模块。在车主使用城市智慧停车客户端软件过程中,需要打开GPS实时定位功能,并向客户端提交预期的车辆停放预约时间段、停放总时长,而客户端人工智能技术则根据不同车主的车辆实时位置、停车预期要求进行数据分析,并向车主推送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空闲停车位实时信息,并开放订金预约渠道,车主可以从所推送的诸多停车信息中,选择适宜的停车位,并交纳一定额度的订金进行预订。
        ⑶增设在线支付功能模块。为保障停车资源预约的真实性,避免出现恶意预约导致停车资源闲置问题的出现,以及提高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的便捷性。因此应注重构建网络在线支付功能,例如开设微信、支付宝以及银联的网络支付渠道,车主可以在预定车位、缴纳后续停车费时进行在线支付。
        结束语:
        解决停车难、停车乱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极大考验,需要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随着闲置车位的信息资源逐渐融入统一的数据平台,这些停车大数据的价值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统计,通过高效运用和分析,停车大数据将提供底层数据支撑给智慧交通系统,最终为智慧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康正宁,周振华.试论“互联网+停车”模式[J].上海经济研究,2017(03):115-122.
        [2]张慧新,鞠凯,侯云飞.石家庄交管局携手石家庄智慧泊车共创便民停车新模式[J].城市公共交通,2018(09):72.
        [3]张春菊,李冠东,高飞,史超,朱少楠.“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研究[J].测绘通报,2017(11):58-63.
        [4]张春菊,李冠东,高飞.“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研究[J].测绘交通,2017(11):58-62.
        [5]黄溅华,刘海峰,李翔.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停车云服务实践研究[J].交通工程,2017,17(05):46-51.
        [6]范汝城.基于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停车发展趋势展望与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3):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