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帅
菏泽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当中,电气设备的使用十分普遍,不仅能够提升房屋建筑的服务能力,还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在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当中,消防的配电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当下提升相关工作的质量是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消防配电设计;
引言
建筑消防安全与人们工作生活的健康安全密切相关,若火灾事故发生时建筑消防配电系统的质量难以保障,喷淋、排烟、照明、报警等功能无法发挥,后果将不堪设想。基于此,对建筑电气设计之消防配电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有重要意义。
1消防配电设计的重要性
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与居住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电气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方面。社会公众对用电需求量与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近几年电气火灾类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频率不断增加,且事故救援难度较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巨大。建筑消防配电设计的主要分为配电系统、联动控制系统、自动报警系统这三方面的设计。再加上建筑电气设计与暖通设计、给排水设计、建筑整体设计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现阶段消防配电设计的局限性,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采取各种措施优化消防配电设计,有效提升配电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使其能在事故发生时发挥出其最大效用(自动防火、火灾报警等),有效保护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进而确保建筑工程整体发挥出其最佳性能。
2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的种类
2.1树干式设计路线
树干式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会在电气系统的线路产生故障时阻碍其他线路的工作,即对其他线路的工作产生影响。为避免此种现象的产生,工作人员可以在使用树干式设计方案前,对建筑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实际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电气设备和线路使用稳定性提升方案,促使电气线路充当设计切换过程中的干线,保障切换任务更加稳定精确地进行。
2.2放射式设计路线
目前,我国建筑设计师在安排建筑电气系统的配电设计时,大多偏好采用放射式设计。究其原因,主要是放射式配电设计具有两大优点:一是放射式设计模式下,某条线路突发故障,其他路线仍保持平稳运行;二是放射式设计模式下的配电设计具有集中性,管理难度低,配电稳定性相对偏强。然而,此种配电设计并不完美。相较于其他配电设计路线,放射式配电设计下的电线损耗、开关损耗相对较多,需求的有色金属也偏多,以致配电设计整体耗能偏高。
2.3链式设计路线
链式设计方案与树干式设计方案存在相似之处,两者间的差异主要是配电工作的可靠性,链式设计方案较树干式略差,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设备和线路都出现故障问题,不仅会给后续电气和线路设备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也会增加。
2.4混合式设计路线
混合式设计是放射式设计、树干式设计、链式设计相互结合形成的建筑消防配电设计路线。此路线拥有以上三种配电设计的优势,应用稳定性与安全性相对偏强。目前,我国建筑消防领域主要采用此种配电设计路线以开展消防建设。
3.消防配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供电系统的设计不合理
供电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是影响建筑电气工程安全、质量的直接因素。在实际的设计施工工作中,供电系统设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高压回路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采取的供电方式不合理,特别是在进行高压回路设计时并未完全严格按照相应的等级来设计回路,而是采取传统、老旧的手动方式,高压侧母联开关处于连续投入的状态,这不仅不能有效提升消防配电系统的高效运行,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正常运行。
3.2电源监控设备缺位
正常情况下,建筑消防监控员可直接通过部署在建筑各角落的电源监控设备实时监督和控制各类消防设备,及时避免设备故障或其他问题引发的火灾风险。但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电气系统时,都未引入并安排装配电源监控设备,以致消防监控员无法及时发现消防设备故障问题,找准火灾源头,快速控制火灾,促使火灾带来的生命财产安全风险越来越严重。
3.3供电设备的选择不当
供电设备的质量是影响消防配电系统设计与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施工单位与设计人员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供电设备。复式断路器是供电系统中主要的电路保护设备,但由于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力线路超重运行的情况,很容易使电力系统的消防设备瘫痪,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消防电气设备就很难在短时间快速启动运行,甚至完全不能启动运行,严重影响用户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
4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常见问题和控制要点
4.1供电系统
(1)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消防供电工作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配电线路,保障相关工作的稳定性,如建筑的消防配电设计人员,在设计配电线路时,选择的是质地优良的原材料,保障了线路原材料的不燃性结构和内部保护层厚度>30mm,且每根电缆能够承受100%的二级负荷,耐压值>450V。该工作人员在线路敷设的明敷过程中,使用的是密封式金属线槽和管套配合保护,而在暗敷时,严格检查了线缆的不燃结构厚度,每一根都>30mm后才进行施工。(2)在配电设计中设置合理的电源监控设备保障配电工作的稳定性。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当中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建筑消防配电设计中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最少需要持续10min,而消火栓等设备的供电时间需要达到180min,自动喷水系统为60min,火灾疏散标志的照明为30min。同时还要定期检查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后续的消防配电系统电源使用提供良好的保障供电系统.
4.2电源系统
电源是建筑消防配电系统的运行基础,如电源的供电能力不佳,或存在断续供电的情况,将会导致喷淋、排烟、报警、照明等设备系统处于相对失能的状态,进而对建筑、人员的健康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在设计实践中,相关人员首先要保证消防电源的专用性,即在市电供应被迫中断的条件下,消防电源仍保有稳定、持续的应急供电能力,以确保应急照明灯、排烟装置、喷淋装置等设备设施的能源质量,为人员逃生、火灾扑救提供有效支持。其次,应根据建筑体量、系统规模、规范应急要求等多种因素,进行电源设备容量、数量的合理设计。
结束语
总而言之,消防配电系统是一个联通一体的建筑电气体系,其供电、输电、用电等各个环节的设计成果存在缺陷问题,都会对建筑整体的消防安全性能产生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在实践中,必须要坚持全面性、适应性的工作理念,结合建筑实际情况进行线路材料、敷设方式、电源性能等方面的合理设计,以确保消防配电系统整体处在高质高效、稳定可靠的良性状态中,为建筑的火灾防护与应对能力提供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熊凌峰.建筑电气设计之消防配电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20(08):63+65.
[2]陈晓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J].建材与装饰,2020(08):107-108.
[3]房宁.关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64.
[4]王久庆.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J].科技风,2019(31):120.
[5]杨宜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分析[J].河南建材,2018(02):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