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韩建明
[导读] 近几年,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促使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顺应改革的要求,根据数学课本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转变自身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手段,同时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模式数学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与知识积累,培养出全面性人才。

韩建明    慈溪市逍林中学  315321
【摘要】近几年,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促使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顺应改革的要求,根据数学课本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转变自身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手段,同时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模式数学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与知识积累,培养出全面性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36-01

        引言
        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与其他阶段相比,知识内容更加复杂,也更加具有难度,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很难适应。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并且,高中数学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数学思维,这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基础。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伴随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标准而出现的,并且,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高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与中心目标。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在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数学技能提升的基础上,依照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提升学生的品格与个人能力。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核心素养的培育十分重要,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有助于教师合理教学理念的形成。核心素养观念的推动,让高中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也促使高中数学课堂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场所,而是全面型人才的培育场地。而是核心素养的推动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现如今,高中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面临的严肃问题,在核心素养的推进下,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已经放在了学生的数学技能与数学思维的培养中。三是核心素养实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在核心素养理念推进下,高中数学课堂更加注重学生思维与实践的培育,并致力于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进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学目标的设立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整个高中数学课堂的质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将核心素养为教学中心点,并与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结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基本初等函数》这一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准备。首先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并理解函数的含义与简单的计算方法。然后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主思考能力,不要总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行进,因此教师就要在备课阶段进行问题的设定,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实现自主能动性的提高,符合核心素养理念。最后,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通过课堂情景的创设,向学生展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相关问题的解答,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
        (二)革新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教师也要进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突破过去的教学模式,对现阶段的高中数学课堂进行丰富与创新。教师可以围绕核心素养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课程要求,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还可以利用多样化手段进行知识的传授。例如,教师在讲解《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课程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手段进行教学,先通过多媒体投影向学生展示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较为抽象的概念一目了然,再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通过直观清晰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通过这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从而推进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注重课后复习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课后总结时最为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与数学知识的掌握具有直接关系。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课后复习不仅是课堂知识的延展,也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全面的整理。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推进下,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构架进行关注,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应该增加课后总结反思环节,让学生自我反省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完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数学课堂也应转变教学方式,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关键中心,数学教师也应改善教学目标,从以往的提升学生成绩转变为提高学生的品格与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进程中,必须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堂情境的创设,并注重学生的课后复习反思环节,从而全面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实现全面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思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J].中华少年,2020(05):185+187.
[2]王录金.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策略[J].中华少年,2020(02):205+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