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有效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期   作者:常叶林
[导读]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它能凸显集体观念,加强学生对集体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对比别人的唱歌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唱歌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助于自身音乐水平的提升。在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我们仍然只是将目光放在整体效果上,从而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通过合唱教学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审美能力和协作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合唱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本身的美,是每

常叶林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育红小学  655000
【摘要】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它能凸显集体观念,加强学生对集体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对比别人的唱歌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唱歌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助于自身音乐水平的提升。在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我们仍然只是将目光放在整体效果上,从而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通过合唱教学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审美能力和协作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合唱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本身的美,是每一位小学音乐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有效合唱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03-01

        引言:小学生对音乐的认识还很粗浅,他们只是对一些节奏欢快和节奏感强的歌曲更感兴趣,但若要让他们整齐划一地进行演唱就很困难了,因为会听、懂得欣赏并不代表能够很好的表达出来。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合唱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用歌声去传递情感,并且提升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呢?笔者结合实践教学做了以下研究。
        一、多样化练“听”方法
        1. 以培养兴趣为目的的作品聆听
        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无论是旋律、内涵,还是思想、主题,特点都十分突出,所以我在选择音乐作品时,会从教材本身入手,然后根据所选歌曲的特点(如节奏、韵律等)寻找与之相类似的课外素材,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2. 以建立“立体”听觉为目的的声部层次聆听
        各声部间和谐音响关系以及音准问题在合唱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听辩和弦与复调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训练中需要注意将各声部按层次剥离开,让学生尝试去哼唱每一个声部的旋律,这对建立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并不是对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同样的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整齐划一地合唱同一旋律就已经很不错了,声部层次聆听可以当成是拓展训练。
        3. 以增强和声体验为目的的干扰性聆听
        关于这部分内容,如果按照专业要求去训练,学生会显得很吃力,这里所说的干扰性聆听更多是培养学生在唱歌过程中的专注力,使节奏变得更加稳定。教学时经常会发现有学生唱歌跑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围的同学,纠正错误是一方面,老师还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在唱歌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4. 以体会合唱感染力为目的的对比性聆听
        对比性聆听主要是指将合唱与独唱、齐唱比较着进行聆听。在对比性聆听训练中,我们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音色、音量、和声等方面,让学生去感受合唱的丰满例题的和声与丰富的表现力,比如蒙古族长调民歌《牧歌》。对比性聆听训练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合唱独特感染力,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热情。



        二、多样化练“唱”方法
        1. 带有娱乐性的基础训练
        所谓娱乐性是指,老师在教学中尽量不要使用较为专业的方法进行教学,应当选择带有一定趣味性,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比如在进行发声训练时,为了锻炼学生的横膈膜,可以让他们学狗叫:“汪!汪!汪!”,这样也能使腹部变得有弹性。再比如,用打哈欠的方法教学生如何在唱歌时打开喉咙、放松下巴,这样会让学生对发声训练产生更多的好感。与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相比,带有娱乐性的基础训练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2. 多种形式下的合唱教学
        多种形式主要体现在人员数量的设计上,比如在教学《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一课时,我先是安排每6名学生为一个小组,采取小组对唱的方式,一个小组唱完一段后,再由另外一个小组紧接着唱第二段,以此类推。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唱歌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时候他们能听出一些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去纠正,所以在整个练习结束后,我会针对每个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详解,然后再让他们重新唱过。除了小组对唱外,我还尝试过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具体还是要根据所选曲目内容和特点而定。
        3. 乐器伴奏的融入
        在合唱教学中,仅有正确的发音和新颖的形式是不够的,因为在正式演唱时,音乐伴奏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融入了乐器伴奏声。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融入乐器伴奏显得极为不适应,很多学生为了提高音量忽略了音质,甚至出现跑调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我可以将伴奏声调小,但这样又有新问题出现了,即学生习惯了清唱,习惯了按照自己的节奏走(音调),在音乐伴奏下,他们变得不会唱歌了,合唱效果也没有以前齐了。可我觉得这是好事,因为这让我认识到,以清唱为主的合唱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以及提高合唱教学的效率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在那之后的合唱教学中,我全部以乐器伴奏的方法来进行。
        三、合唱教学中的评价
        合唱教学评价是小学合唱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需要被贯穿至整个教学过程中。初识评价很多人会认为是对整个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或许在一些科目教学是这样,但在合唱教学中,我们不能等全部教学都结束后再给予学生评价,因为这样并不利于纠正错误,以及对他们唱法的指导。我认为,若想提高小学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做好实时性评价,比如录音评价。在学生每一次演唱时,我都会把他们唱歌的过程录制下来,要么单独播放给他们听,要么让大家一起来品评;在多人齐唱时,我会鼓励大家相互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进行自我评价,最后通过反复演唱和录制,对演唱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提升学生合唱的能力。
        结束语:
        若想使小学生的合唱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需要他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持之以恒的去训练。其中,听音和发生等基础训练是很重要的,也是合唱教学,甚至是整个音乐教学最为重要的部分,所以为了能够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新鲜有趣的小游戏,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表现和所掌握的音乐知识与唱歌技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会有助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菊. 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卢世凤.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有效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J].黄河之声,2019(22):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