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1期   作者:鱼 丽 李 娜
[导读] 目的 研究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实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
        鱼 丽 李 娜
        延安市人民医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 研究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实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1-2019.12我院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采纳“护理差异性”随机分观察组(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护理前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睡眠质量评分较低;观察组并发症率(6.66%)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 ERAS护理能提高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
        引言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属于外科领域护理新理念,其目的为缓解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促进快速康复,核心环节主要为减少创伤和应激伤害。胆囊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疾病,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是手术。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黄疸、发烧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会产生极大的威胁和影响。因此,患者必须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根据病情进行积极治疗。本研究选取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90例,旨在探讨研究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实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1-2019.12我院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是23:22,年龄23-74岁,均值是(48.36±5.26)岁;病程1-8年,均值是(4.46±1.35)年;其中单发结石24例,多发结石2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是25:20,年龄24-75岁,均值(48.41±5.32)岁;病程1-9年,均值(4.58±1.26)年;其中单发结石26例,多发结石19例。两组比较(P>0.05)。①纳入:经CT、B超确诊为“胆囊结石”者;均行腹腔镜保胆手术;临床有剑突下腹胀、食欲减退及疼痛等表现;胆道通畅、胆囊壁光滑,囊壁厚度≤3mm;胆囊无萎缩;体征平稳、意识清晰。②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上腹部手术史;免疫系统、凝血功能障碍;胆道系统肿瘤;手术禁忌症;认知、精神障碍;临床资料不完整。
        1.2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症状,给予相应的指导,告知注意事项等。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在实验组中,具体如下:
        1.2.1建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小组:需要组建护理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医师及护理人员等,共同制定出快速康复护理的措施,并对初步的护理计划进行明确,由专业人员进行修改与完善。制定护理方案之后需要对小组成员加强培训,以便能够全面掌握护理技能,将其熟练应用在临床实践中。
        1.2.2入院后护理:在患者入院的时候,需要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并陪同患者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快速康复护理的相关内容,讲解医院相关制度、主治医师与病房等情况,需要正确指导患者深呼吸,并告知正确咳嗽方法,告知患者术后放松的方法与技巧。并对术后康复运动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解,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掌握。
        1.2.3手术前护理:需要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流程进行详细讲解,对手术需求进行分析,以便告知患者术前6h禁食,术前4h禁饮。并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对手术需要的各种医疗设备准备充分,并核对无误。需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对治疗成功的病例进行讲解,促使患者治疗信心的提升,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治疗的希望,确保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
        1.2.4术中护理:患者进行全麻后采取平卧位,术区消毒铺巾,先取脐上缘1?cm切口用气膜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4?mmHg气腹。置入套管后在腹腔镜明视下分别在剑突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处置入1.0?cm、0.5?cm套管。探查肝、胃、盆腔是否有异常以及胆总管直径,提起胆囊壶腹部,解剖胆囊三角,先分离出胆囊管后用hemolock夹毕并离断。

再解剖出胆囊动脉,用hemolock夹毕后,用电钩离断胆囊床,彻底止血,查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胆囊管残端是否存在异常。经剑突下切口取出胆囊,缝合切口。
        1.2.5术后护理:清醒后进行口香糖咀嚼;术后6h予以清流质食物,术后1d予以半流质或流质食物;c.早期活动:麻醉清醒后,进行体位转换,转为半卧位,床头抬高15°~30°,术后6h协助进行下床活动,第1d进行下床4~5次,时间为5~10分钟,逐渐延长活动时间以及增加离床活动次数。d.引流管:不进行常规放置,当炎性水肿、术野渗血显著时予以留置引流管,病情稳定48h,将引流管拔除。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症状、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症状
        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生活质量
        护理前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3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率(6.66%)低于对照组22.22%,P<0.05,见表3。
        
        3讨论
        FTS护理干预是指多种有效干预措施发挥协同效果,以缩短康复进程的护理理念。本研究中,FTS护理干预中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开展,提高患者认知度,安抚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同时利于术后护理方案顺利实施。在手术过程中受室温、补液、冲洗液影响,可导致患者出现低体温,而低体温可加速机体代谢,严重时可诱发凝血障碍、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在FTS护理干预中通过室温维持、补液和冲洗液加热保暖,减少患者发生低体温风险,进一步改善康复效果。在术后护理过程中,FTS护理干预主要针对术后疼痛患者予以针对性干预,从而减轻疼痛,利于术后恢复,达到早起下床活动目的。此外,FTS护理干预首先给予口香糖咀嚼,利于刺激胃肠道功能恢复,早期进食有助于提高机体营养支持,进而缩短康复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运用FTS护理干预,可明显加快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FTS护理干预需要确保每一项措施科学性、有效性,不可盲目制定护理措施,应先进行相关资料查证后,将措施运用至临床护理中。
        参考文献:
        [1]王小波.腹腔镜胆囊切除或保胆取石胆囊结石患者该如何选择[J].幸福家庭,2019,(17):57.
        [2]冷观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效果如何[J].保健文汇,2019,(12):137.
        [3]宋永倩,王丽萍,王志民,宋艳,刘荣.康复护理联合临床预防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114例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2):98.
        [4]杨颖.胆囊结石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1):188-189.
        [5]吕思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296-2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