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9期   作者:张曼
[导读] 不动产登记对不动产管理的实效性高低存在直接影响
        张曼
        天津市市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 天津  300110

        摘要:不动产登记对不动产管理的实效性高低存在直接影响,确保不动产登记制度制定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不动产登记管理有序性及科学性。而想要达到上述目标,应该确保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管理工作(以下简称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开展相关档案管理工作时,难以有效发挥其实效性,因此积极探寻多种有效措施优化工作整体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管理;管理措施
        在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人们对于自身不动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不动产的登记管理也是国家重点的民生档案,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越发注重服务本身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通过互联网与不动产登记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解决目前不动产登记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能够提高不动产登记的效率,这样创新式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模式更符合社会需求。
        1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概述
        基于《物权法》相关内容,不动产物权的设立、消灭及变更等,均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严格登记,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简单来讲,不动产权属需要将依法登记作为前提。相关机构会将不动产的权利归属及相关法律事项均通过信息系统或者簿册开展详细记录,以创建相应的登记档案,形成对不动产开展相应管理操作的核心业务及重要手段。不动产登记档案,主要指相关登记部门在有效开展不动产权属登记、变更、转移、调查等操作的基础上,对存留的具有相应价值的历史工作凭证,利用的记载形式为不动产登记簿,其中存在一些经由文字、图表等记录的原始档案内容,具体的内容形式包括数据、声像等;载体形式包括磁盘、胶片等。
        2构建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管理的创新服务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模式中,完成一个不动产登记工作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开展,这样的不动产登记的效率十分低下,工作繁琐,同时也耗费民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创新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管理服务,从以前不动产登记的弊端入手,结合目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能够大大降低不动产登记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管理的创新服务,使不动产登记管理工作更加符合目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能够推动国家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管理的创新服务,有利于提高档案登记工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使得整个工作流程更为科学合理。
        3新形势下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管理有效措施
        3.1提高工作重视程度
        第一,优化工作认识,从根本上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及单位需要积极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及相关制度,创设出一套完善、科学的工作体系,合理设计档案管理流程,优化工作整体的有序性及可靠性。第二,在新形势下,相关责任部门需要实时了解和掌握工作相关的法律规定及政策等,同时,基于自身现实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档案管理细化操作,有助于优化工作整体质量。
        3.2推动档案有序化管理
        实际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明确认识到此项工作并非只是一项工作记录,也是相关业务办理的重要依据,具体开展限制、抵押、转移等业务操作时,都需要优先进行原始档案的查询工作。此项工作既存在体现物权登记公示的作用,也是权利人证明自身权益时需要依靠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户籍管理、权籍调查、法院诉讼、国土资源保护等相关方面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新形势背景下,保证档案归档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可通过组建档案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委派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是关键,有助于推动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平稳发展。


        3.3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加大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完善力度,提供充足的经济资源作为支撑,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如此一来,才可以做到有效优化工作质量及水平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例如,可优先投入一些资金,开展档案管理传统设施的优化和换新操作,利用现代化、高效率的新型设备代替传统的老旧设备,有助于降低各种设备问题出现,提高工作效率。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最关键的目的即为充分发挥档案实效性,完善档案资源利用及流通过程,优化相关工作整体水平。在新时期,为了达到大幅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整体质量的目的,应创设高效、完整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基于以往的档案管理收集模式下,各部门间缺少沟通,档案流通共享无法实现,而经由档案管理一体化建设,通过有效利用多种新型现代化技术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档案资源的科学共享,降低各种财力、物力等资源浪费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存在相关资源、信息获取需求时,也可以经由在线调取和阅览档案的方式,对相关信息资源开展有效的整合。所以,实际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应重视优化数据原有架构,创设新型、一体化的数据库,重视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研发力度,优化资源共享程序,不仅可提高相关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对优化不动产统一登记档案管理水平也存在积极影响。
        3.4设立完善的归档管理机制
        在实际开展各环节归档工作时,需要重视针对不动产物权相关的全部事项进行详细、正确、真实的记录,同时确保其格式等的规范性及统一性均符合规定标准。在开展各环节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归档管理机制,需要利用簿册对各权利人的名称或者姓名、物权的设立、终止和变更等操作的原因、物权种类与登记人签字以及物权内容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其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严格按照统一的书写规定及格式要求等开展上述内容的记录操作,严禁私自变更,或者出现混淆、遗漏等问题,确保法律的权威。
        3.5加大人才引进、培训力度
        在开展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操作时,重视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和实效性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员需要重视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并针对在职员工开展有效的培养和教育操作,利用多元化的招聘和培训形式,注重巩固和更新相关人员的知识体系,以便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时,应该引导其及时、科学地学习各种新型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发挥人才优势,优化档案管理整体质量。
        3.6有效发挥档案利用的实效性
        制定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现物权公示,经由正确记录档案信息的方式,将不动产权利的变更、归属等直观反映出来,同时面向全社会公开,有助于强化社会公众的认识,提高其设计和利用便捷性。所以,档案作为不动产登记的最终产物,社会各职能部门及公众理应具备基于自身需求对其进行合理查询和利用的权利。基于相关规定内容,应重视更新和优化《不动产登记查询方法》,并尽可能地满足相关职能部门及人员的现实利用需求,确保档案信息的利用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促使档案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谐社会构建。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形势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效性,优化相关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至关重要。实际开展各环节管理操作时,相关部门应重视优化自身认识、提升重视程度,同时,积极优化管理工作的模式及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培训力度,创设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而充分发挥各环节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夏建红.用高标准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优质高效服务社会——试论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J].城建档案,2019(05):91-93.
        [2]焦汉科,易家莉,刘振荣.不动产登记房地存量数据整合技术路线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19,26(01):132-138.
        [3]邓姝.不动产权利和登记类型二维视角下的不动产登记档案分类管理方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住宅设施,2019(01):7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