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9期   作者:陈密财1 陈思伟2
[导读] 公路工程建设不仅影响城市经济的运行,同时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保证公路施工的质量至关重要
        陈密财1  陈思伟2
        1.身份证号码:37078519920718**** 山东济南  250000
        2.身份证号码:41022219900520****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不仅影响城市经济的运行,同时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保证公路施工的质量至关重要。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是沥青路面,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路面经常出现坍塌、破损及下陷等问题,严重威胁城市交通安全。为此,应高度重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运用,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保证公路工程达到合格标准,进而精细打造优质工程。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技术管理
        引言
        当前我国在开展沥青路面工程施工项目时,需要充分重视摊铺问题以及离析问题。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时,需要不断规范施工操作流程以及施工标准,全面提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根据在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有效的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1案例概述
        以某项目为例,共计建设11条公路,2条非机动车道,公路面积大约为20万m2。工程作业中组织施工人员、运输车和摊铺机等资源,进行沥青路面摊铺作业。通过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作业设备进入现场,落实作业前的技术交底、施工试验、人员安全教育等,使得操作人员对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和控制要点等,有着较好的掌握。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方面,围绕粘层油喷洒、沥青混合料拌和以及运输等内容,制定完善施工方案,实现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2.1原材料准备
        (1)SBS改性沥青:采用具有资质条件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产品上应标注相关说明,包括产品名称、代号、生产工艺、运输与存放条件、使用方法等,在使用之前,还应对成品改性沥青进行检验,确保各项技术指标达标。
        (2)集料:采石场生产过程中应清除干净泥土夹层、
        覆盖层,保证集料无杂质、干燥、无风化。同时,集料的颗粒形状良好,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及强度。公路沥青面层碎石可以采用反击式破碎机或圆锥式破碎机进行二级以上加工。
        (3)填料:沥青混凝土的矿粉是由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磨细获得的,应保证其中无杂质,且干燥、洁净。矿粉中0.075mm的颗粒含量应超过85%,确保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
        2.2混合料配比
        在公路路面施工中,需要用到沥青混合料进行铺设,其有助于提升路面的韧性,为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行车体验。沥青混合料主要应用沥青、骨料、填料、水等进行配比、拌和。需严格把控多种原料的投放量,保证温度与时间,使混合料充分拌和均匀。一般情况下,每次的拌和时间在50~80s左右,并还需对混合料的拌和状态进行观察,不可存在花白、粗细料分离的现象。并且,应使混合料温度保持在160℃左右。若温度控制不当,造成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混合料的使用。在对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也应做好精细化管理,车厢内不仅应涂防黏薄膜剂,还需加设篷布,确保沥青混合料温度符合铺设施工要求。
        2.3摊铺
        制作沥青路面,摊铺为关键环节,作业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彻底清理干净,营造良好的工作面。对于底、中面层,运用走线法开展作业;表面层运用平衡梁法,依据拌合站的生产能力,进行作业速度的调整,实现连续操作不停工,同时不随意调整作业速度。根据现场环境温度的高低,对摊铺温度进行调整,控制在110℃~165℃范围内。使用的摊铺机要预热,使得熨平板温度超过65℃。运用双机梯进式工艺施工,2台作业设备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也不得超过20m,同时严格把控两幅重叠宽度,不得小于5cm,不可以超过10cm。实施摊铺作业质量把控,要进行现场检查以及记录,同时将获得的信息交代给操作人员。考虑到部分边角区域无法使用机械作业,则转换为人工作业。实施的质量控制方案,要围绕材料和摊铺机运行速度等因素,采取管理措施,防范质量的发生。以往的路面施工实践反馈,若摊铺机行驶速度过快,受到熨平板的作用影响,极易使得路面杂质颗粒被卷起,造成空洞或者坑洼等问题,无法达到路面平整度的要求。依据设计的施工方案,布置路缘石,保障宽度与温度等各项指标都处于合理范围。
        2.4压实
        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摊铺施工完成后,应立即使用机械进行碾压施工。压实分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正常施工时碾压温度为110~140℃,且不低于110℃;低温施工碾压温度120~15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65~80℃。碾压速度应慢而均匀。初压时料温较高,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复压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不宜少于4~6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终压可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停振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少于2遍,直至无轮迹。在连续摊铺后的碾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碾压施工阶段,极易存在反复碾压、漏压等严重的问题,会导致路面均匀性不合格,需要做好明确的标注。大型压路机碾压阶段应设置合理的便道,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压路机型号,具体的碾压速度详见表1。
       
        表1压路机碾压速度控制表单位:km/h
        2.5路面接缝处理
        ①根据梯队施工的特点,运用热接缝工艺,实施碾压操作时,预留20~30cm的宽度,不进行碾压操作,当做高程基准面,给后续摊铺施工操作奠定基础。结束剩余路段的摊铺施工后,骑缝碾压,实现消除缝隙的目标。②若按照半幅作业方案施工,采用热接缝方法则不适用,要运用人工方式顺直刨缝。开展操作前,对边缘位置要进行清理,利用沥青进行处理。执行摊铺任务时,于完成作业的面层上,将重叠宽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把控作业的质量。选择适宜的路面碾压作业方法,做好路面质量的把控。③按照质量检验检测方案,对横接缝进行检查与处理。完整摊铺操作后,检验路面平整度,若没有达到沥青路面施工标准,则组织施工整改。
        2.6沥青路面质量检测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施工单位应积极开展质量检测工作,主要对沥青路面和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动态化管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如果存在任何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部门应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并落实到工程实践中。在路面施工过程中,首先保证施工材料质量过关,做好公路用料的检测工作,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认真监理。施工完成后,严格根据施工手册的相关规定以及预定的技术方案做好定点、定段检测,相关的检测结果应如实报告给公路主管部门,任何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都不能隐瞒。对试验检测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应明确。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既为公路施工建设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不仅应认识到路面建设的重要性,应用有效施工技术保障施工水平与质量,还应做好施工管控。通过技术创新、完善管理机制,提升作业人员综合素质等,使沥青路面建设符合或高于预期,以便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确保后续养护工作的有序推进,从而提升公路使用率,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栋.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3(24):302-303.
        [2]孙培吉.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价值工程,2019,38(28):23-24.
        [3]刘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尝试[J].消费导刊,2018(3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