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9期   作者:史昊楠
[导读] 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而言,采取基于安全文化的安全管理策略可以使其自身采矿工程的展开更加安全高效
        史昊楠

        陕西涌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榆林 719400
        摘要: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而言,采取基于安全文化的安全管理策略可以使其自身采矿工程的展开更加安全高效。在本文中,将从构建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的作用出发,探讨应如何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来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从而使其生产效益得到保障。
关键词:安全文化;煤矿生产;安全管理

引言: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需要在特殊的生产环境下面临更多的安全生产问题。而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安全管理策略的构建则是以安全文化为核心进行展开。因此,必须要采取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措施来对其进行管控,以保障煤矿的安全持续生产。
一、构建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的作用
(一)保障安全生产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安全生产是其自身在进行安全文化构建时的核心内容,并且由于煤矿生产自身的生产环境以及煤矿作业复杂性的特点,使其想要实现自身的安全生产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要能够关注多项要点内容。比如,人员素质、设备质量、材料质量、地理环境等影响煤矿生产的要素。为此,只有通过安全文化的建立使安全意识能够渗入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细节当中,才能够有效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通过安全文化建立,能够令企业以此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安全预防工作,使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效能得到提升,并处理好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安全素养
        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运行来说,员工个人的安全素养是否过硬,直接决定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水平。而安全文化的推广与实施也可以为其内部员工培养起正确的生产理念与安全价值。为此,需要推动安全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帮助员工转变不良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观念,并使员工认识到煤矿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令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安全素质的提升,也可以使员工承担起自身所应付的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其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规定以及规范,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推动煤矿生产工作的高效与安全展开。
二、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策略
(一)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
        在落实企业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基于以“预防为主”的安全文化理念,要确保煤矿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可以将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的预防与风险规避落到实处。为此,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矿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头与安全生产隐患进行辨别与确认,以实现对矿区安全生产风险系数的准确评估,使煤矿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更具有着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应对,以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而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实现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危险源头进行辨认。比如,漏电问题、设备过载、地质变动、设计缺陷等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并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这些安全风险源头进行及时的检查与准确评估,从而使其整体安全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能够得到保障。同时,为了保障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质量,也要让矿区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具备能够准确辨识煤矿生产工作安全风险的能力,并且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与实践互动。此外,为了保障煤矿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效果,还可以由煤矿企业负责人定期带头组织相关的风险辨识活动。以某煤矿企业为例,其了提升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效果,而定期组织其业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按风险评估活动,并加强了对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使风险评估体系覆盖到了煤矿生产的每个细节与角落,并基于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文化,保障了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有效展开。


(二)安全行为规划化管理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中实现对煤矿安全问题的“综合治理”也同样是其核心的内容之一,而在煤矿工程中,员工能否保障自身的行为规范安全,是影响整个煤矿工作安全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便需要加强对员工生产过程中,各项不安全行为的防范与更正,从而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在此过程中,应从加强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出发,把握员工在实际工作项目活动的具体状态与想法,对其不规范的生产操作行为进行指明,并以沟通交流为主要方式更正其不良行为,而如果员工出现屡教不改的情况,便应当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对其行为进行更正与约束。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实际工程作业行为的监督管理,考察其岗位职能、设备操作、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标准,结合工作责任制度以及奖惩机制的建立,采取对应的奖励与惩罚措施,从而结合体制上的建设与管理对工作人员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以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效能。
(三)培养自主安全责任意识
        为了实现对工程项目安全问题的科学规范与调整,落实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就要在进行安全体系建设的同时,对矿区员工的自主安全责任意识进行培养,从而使其能够针对工程项目中的具体问题,自觉检查与发现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进行上报,以保障煤矿工程项目的安全展开。为此,就应从多个内容以及多个方向进行安全责任意识的整体推进与培养,保障煤矿安全体系与煤矿安全管理内容的落实效果。而在此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矿区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的引导,同时结合技术指导使其能够辨识煤矿工程中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危险源,讲解不遵守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的危险性。以某煤矿企业为例,其会在定期举办专题分析会议,来组织基层员工以及各层管理干部学习与分析容易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让员工能够认识到遵循煤矿安全管理规章的重要性,实现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并加强与完善员工的自主安全责任意识,使其积极配合企业展开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策略。
(四)完善安全绩效管理体制
        落实与完善安全绩效管理,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煤矿安全管理策略的落实效果。基于“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煤矿企业在采取管理策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并通过对管理措施的调整,进一步加强员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塑造以安全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氛围。为此,便需要对安全绩效管理体制进行构建与完善,并将矿区的安保部门、行政后勤部门、生产部门等部门均纳入到安全绩效管理体制的范围当中。同时结合对安全事故责任、安全隐患风险源辨别、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安全绩效责任的分配,使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精细化处理,令其每一个细节在出现问题后,都能够查找到与其安全责任相关的负责人或是部门。而在进行安全管理绩效成绩结算时,要确保其考核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以某煤矿为例,其在进行矿区安全绩效成绩计算的过程中,采取了区域考核法进行展开,通过对煤矿施工各个区域以及各个部分安全绩效成绩的分析与总结,来最终测算出矿区安全生产的成效。并结合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缺陷,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优化与改良,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
结论:综上所述,构建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能够有效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培养员工的安全素质。为此,就要基于煤矿生产的安全文化,采取建设风险评估体系、安全行为规划化管理、培养自主安全责任意识、完善安全绩效管理体制的策略,保障煤矿的安全持续生产,维护煤矿企业的生产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薛刚锋.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与防范措施[J].石化技术,2019,26(12):258-259.
[2]苗常青.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15):69-70.
[3]魏天龙.煤矿综采设备安装质量标准化管理研究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14):95-96.
[4]谢芳. 论煤矿企业中工会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意义[N]. 山西经济日报,2019-11-26(003).
[5]汪学忠.新形势下关于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1):63-64.
姓名:史昊楠。性别;男。民族:汉,陕西韩城人,学历本科,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现有职称:通风与安全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矿安全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