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平 王宁宁
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250000 中天泰和国际工程勘察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2500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资源丰富但是人均有量少,节省资源、充分利用资源成为当务之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逐渐增加一些节能措施,不仅可以节约能耗与水资源,还可以实现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
1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的重要意义
水资源紧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是不同组织和结构都在致力推进的问题。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是否合理,关系着建筑以后长期的用水耗能问题,建筑是人们用水的主要场所,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关乎水资源、能源的长期消耗。加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节能问题,能够有效推动节水节能工作的前进。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献一份力。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节水常见的不足
2.1给排水管道问题
从我国很多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现状来看,其很多都是直接将给排水管道预埋后就不再做其他的处理。但是,受特定环境和管道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管道容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生锈或老化现象,或是管道接口阀门出现松懈现象,而一旦再遇到用水高峰期,大量的水流动产生较大的水压力,对管道和阀门造成巨大冲击,则会导致管道破裂或阀门处漏水,从而致使大量水资源流失浪费,同时也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用水。
2.2计量设备不完整
目前,国内的贮水计量结构发展相较于其他施工环节依旧非常迟缓,粗放型的测量系统针对大多细节位置均未做好计量准备,因此造成每年有很多水资源未通过计量部分便白白耗费掉。如此不仅无法得到更好的综合经济利润,针对国内的给排水节能节水来说也会有很大影响及损失,因此一定要引起关注并优化。
2.3卫生器具不合理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而伴随物质生活的丰富,人民的用水量也在逐渐增加。卫生器具耗水是居民的主要日常用水之一,现在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设置了卫生器具,而且,为了可以随时应用,许多卫生器具均是24小时提供流动水的,这在无形之中就加大了水资源的消耗量。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
3.1优先选择先进的新型材料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先进的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需要合理应用这些新型材料,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并让节能减排设计发挥出最好效果。现阶段,排水管道中主要应用的新型材料包括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以及钢塑复合管等,这些材料能够有效防止被腐蚀后出现生锈,继而污染水资源的现象,还可以避免出现漏水现象,节约了水资源。特别是刚塑复合管的耐腐蚀性能、强度以及密封性能都非常好,而且内壁比较平滑,自身重量比较小,使用寿命非常长。同时,安装简捷,不容易出现水资源泄漏现象。另外,使用竖向排水管时,可以优先选择具有螺旋型消声性能的管道,它和塑料与钢排水管相比,优势非常明显,尤其是柔韧性能和抗震性能很好,可以有效降低噪音的干扰程度。
3.2合理控制水压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要求的给水系统压力进行设计,这个标准的水压就是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如果超过这个压力值,会导致给排水系统发生超压出流及能源的浪费。
首先,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准确测量给排水系统的供水压力,优化给排水系统设计,将给排水系统的供水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禁出现超压出流的问题。其次,优化给排水系统管网设计,采用分区供水等方式节约能源控制水压。最后,在给排水系统安装减压阀,控制单位时间内给排水管道中的水流量。给排水系统管道发生渗漏是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最常见的问题,和施工工艺、工程设计和施工材料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也容易导致管道发生渗漏。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优化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材料,最大程度地控制和消除给排水系统管道渗漏问题。
3.3充分利用雨水
雨水利用主要将收集雨水实施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建筑物收集雨水结构为导管将屋顶的雨水引入地下的雨水沉沙池,再流入蓄水池,并使用水泵送入杂用水蓄水池,经过加氯消毒后送入中水道系统,其可以有效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对于大型公用建筑、居住区、建筑群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及一些其他生活用水用途。厂房雨水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将雨水进行适当处理后用于补充部分生产用水。绿色建筑小区采用以渗透管、渗透性检查井、透水性地面、下凹式绿地及雨水浅草沟为主的雨水渗透工艺,可以有效增加雨水下渗量,对补给地下水、降低城市雨洪威胁及改善小区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
3.4中水利用
所谓中水主要是指来自市政中水供水管网的水或者是来自建筑生活的排出的污水和废水。其中生活废水可以包括冷却水、沐浴排水、洗漱排水以及厨房排水等。通常中水处理系统是指用于收集优质杂排水作为水源的系统,经过系统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应用于非饮用水当中。中水可以应用于生活、市政以及环境等范围内的非饮用水中。我国建筑的排水量中生活废水所占份额非常可观,如果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成为中水,用作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比如用于冲厕所、绿化、建筑施工以及消防等,以此来替代出等量的自来水,对于缓解城市的用水压力,具有极大的意义。
3.5选用优质的卫生设备
卫生设备就是用水大户,因此对其进行科学选取是达到节能节水目的的重要途径。大多数人平常很少会关注卫生设备的耗水问题,加上水费较低,因此觉得影响很小。但长期累积后,所消耗的水量是巨大的,因而,在规划给排水系统时,要尽可能采用节水性能好的产品,如几升容量的箱体、虹吸式与虹吸涡旋式清洗的坐便器、新式节水开关等。
3.6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效利用太阳能是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有效地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够实现给排水的节能节水。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配水管、循环管/泵、给水箱、储水箱以及集热器等关键部分组合而成,按照集热器自身的特点,将太阳能热水器分为两类,分别是真空管型、平板型。真空管型太阳能热水器,其结构十分简单,价格低廉,能够在玻璃管中直接进行水的渐热,借助落水法获得热水,各地区均能够全年使用,有着抗冻、耐压、耐冲击的优点;而平板型热水器的抗冻性较差。在建筑工程设计中,采用小型热水器一般是借助自然单循环的模式,借助集热器进行加热后运输至用户家长以供使用。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国家对于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用水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采取必要的行动,不断的发展和优化建筑给排水节水系统,使之发挥应有的节水节能作用,从根源处断绝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现象,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够给建筑行业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0(07):48-49.
[2]刘庭强.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3):127-128.
[3]荆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措施的探析[J].江西建材,2020(0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