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凯运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省 610031
摘要: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以及覆盖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征地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好征地移民安置规划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基于此,本文以水利工程建设为背景,从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角度入手,分析了影响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工作的要素及相关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接着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经验提出几点对策,希望对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问题
1水利工程征地中移民安置规划工作的影响要素
1.1生产安置规划
建设单位对移民安置区域的环境容量进行分析,是进行妥善安置工作的前提条件,此项分析工作大致包括安置的人口、方向、生产、行业、项目以及土地承载能力。分析人员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作为基础,遵循中、长远发展的原则,针对环境容量做出尽可能切合可行的安置方案。其中,种植业区域(即有土安置)中环境容量的分析较为固定,容易获取相关的数据定值,但是,第二、三产业安置区域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对于潜在资源的预留,然后再进行环境容量分析。而单就土地承载力的分析来讲,土地作为生产资源以及环境要素,必须保证能满足移民需求,才能够降低移民风险,使移民安稳地实现向第二、第三产业安置的过渡。而对于土地的划分则要充分地考虑到国家的现行政策、当地的耕地状况、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而其他安置方式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安置、投亲靠友安置、自谋职业安置、一次性补偿安置等。其他方式安置应由移民户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经所在村组同意和地方政府批准。
1.2确立搬迁规划
为了保证移民群体具有良好的生存条件,移民安置规划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搬迁的规划,即为移民群体构筑完善的住房建筑以及基础设施设备。就安置住房的建设规划来讲,工作单位可以针对移民群体的不同情况,新址选择应在合理的耕作半径内,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新农村或小城镇建设选择安置地点。同时应与城(集)镇、专业项目、工业企业规划相协调,形成良好的规划布局。新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源、交通、供电等因素,同时应广泛听取移民和安置区居民的意见,必要时应采取听证的方式,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对新址进行多方案比较。集中居民点新址应开展地形测绘、地质勘察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调查水源水量、水质、引水条件等。
1.3专项复建规划
水利工程征地时可能涉及到专业项目包括交能工程设施、输变电工程设施、电信工程设施、广播电视工程设施、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管道工程设施、国有农(林、牧、渔)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文站、矿产资源等。专业项目的处理方案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对恢复改建的项目,应按原规模、原标准或者恢复原功能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所需投资列入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概(估)算。因扩大规模、提高标准(等级)或改变功能需要增加的投资,不应列入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概(估)算。
2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不统一
目前我国的水利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存在许多问题,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缺乏具有针对性且统一的标准。有些涉及不同区市县甚至跨省的项目,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并不统一。典型情况是针对同一个水利建设工程,因为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的差距,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等费用在不同区域差距会很大。这样会导致不公平现象产生,业会让征地群众产生失衡心理。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将很难开展。
2.2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未落实到位
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前期工作准备不到位,这里就四个方面进行叙述。首先,就政府而言,目前我国对水利过程建设中的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并未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得征地移民安置的前期工作没有法律依据,工作难以开展;其次,就移民项目的设计方来说,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浩大,工作难度大,地方政府在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过程中,对安置方式的确定尚不够充分,使得征地移民工作实施过程难度增加。
第三,就工程施工单位来说,一味追求进度会导致容易忽略被征地区移民的意愿,使得征地移民工作出现抵触和不满情绪。第四,后期扶持不到位。国家虽然对移民安置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实行全过程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移民管理机构对移民安置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情况进行监督。但真正落实到地方,执行力度相对薄弱。
3优化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途径
3.1统一政策规范和标准,高效落实
在解决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安置问题时,应当树立国家政策法规的权威性,体现其强制性。实践中,要想确保征地移民安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应当密切结合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移民安置工作,对现有的法律规制进行完善和健全,使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并且确保政策法规之间的统一性。与此同时,移民安置过程中还应当立足实际,针对移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保证移民安置后能够正常生产生活,保障机制应当健全和完善。
3.2坚持“先移民、后建设”的原则
坚持“先移民、后建设”的原则,确保移民安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结果直接关系着该工程项目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二者之间是连带关系。由于移民安置工作的效果会对水利工程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基本工作原则,即“先安置好移民,后开工建设”。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合理进行移民安置的重大意义,这样才能确保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要想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好移民安置问题,确保移民安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①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特点、征用地顺序确定项目建设征地范围内的移民搬迁顺序,准确拟定移民安置周期;②制订移民安置具体实施方案,以确保移民安置工作能够有序进行;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完善落实后期扶持工作。
3.3要解决同地不同价问题
有些线型项目,会涉及不同区市县甚至是跨省,由于各地补偿标准不一致,会导致同项目不同补偿标准的问题。现行条例没有规定统一的补偿补助标准,引发移民失衡心理。影响了移民搬迁安置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稳定。要逐步实现水利工程征迁安置补偿向市场化方向转变,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合理协调行业间、水利工程内部区域间的征地安置政策,最大限度体现土地价值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建议将实行同地同价政策纳入政策法规的修改范畴。
3.4建立移民安置长效管理体系和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移民安置是保证社会稳定以及工程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还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建立长效管理体系,统一部署、统一管理。比如,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建立综合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在移民安置过程中遵循“因人而异”和“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广泛听取移民的意见和心声,并且采取有效的方式,比如农业安置、非农业安置、农业与非农业相结合安置、其他安置等方式。非农业或者农业安置并举的方式和方法,保证移民迁移以后的生活质量和长远发展。同时,还要根据工况特点及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一套长效的移民安置机制,以确保计划的实施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4结束语
做好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而为了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的高效优质开展,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为了使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能够从实际出发,把国家相关的移民政策法规能落到实处,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就从征地区和安置区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确保设计内容真实、有效,从而为移民工作顺利推进和降低项目区社会稳定风险提供有力的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不断发展,移民工作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入细化,因此,水利工程中必须重视且做好征地移民安置的规划设计工作,为水利工程快速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欣烈.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问题探讨[J].珠江水运,2019,000(005):99-100.
[2]谢东明.百色水利枢纽移民安置规划与环境地质[J].广西水利,2019(3):5-8.
[3]聂振,黄莹,阿茹娜,等.苏南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关键问题及技术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