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22119921203XXXX
摘要: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工程实施时所使用的框架结构对最终建筑的整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需要不断提升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具有很多技术问题,使得很多建筑都不符合安全标准。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城市中的人口密度也在持续增长,给城市的土地资源造成了紧张的状况。为了缓解城市用地资源短缺的现状,城市开始大力建设高层建筑,提高建筑的容积率,保证更多人口能够得到安全的住所。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框架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质量也得到了重要保障,提高了城市建筑的综合质量。但是,在框架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技术实施的时候出现了多种问题,给建筑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特点来使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促进建筑质量的提升。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基础模块安装技术要点
在完成垫层施工后,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的单位需要让相关的施工人员每日按时对垫层的水平基础进行准确测量,保证建筑整体的综合质量[1]。施工人员需要灵活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基础平面尺,并利用相应的标记工具将暗柱角进行重点标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数据误差。在正确的安装基础模板之后,能够有效的提升基础模板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
1.2模板拆除要点
在建设建筑框架结构的过程中,模板拆除属于重点施工环节之一,对建筑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在拆除模板时,需要严格按照原本的施工顺序来拆除,先将后续环节中的支立模板拆除,之后再拆除施工过程中最初支立的模板。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先拆除承重能力较弱的模板,再拆除承重能力强的模板,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
2确定标高并定位轴线的技术分析
在定位轴线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是经纬仪,按照设计图纸对施工建筑横纵轴线网地面的控制线进行衡量,然后通过水准仪的应用,为建筑物周边的建筑与道路做好标高,值得一提的是和拟建筑物间存在的关系,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对地面标高进行确定。在施工中间,需要注意工作的认真程度,必须准确读数并且记录,工作人员开展放线和标高的工作时,需要反复地进行检查和测量,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同时,监督人员必须加强行审核,提高准确性。
3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
浇筑混凝土前,要开展振捣操作,此时,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振动棒施工的要点,与此同时,必须确定下列几个内容。如果柱体的高度大于3米,就要划分成两步操作。首次进行浇筑的时候,需要将串通向柱模逐渐深入,并对振动棒进行启动,如果柱底有浆液出现就要立即停止,切不可出现过度振动过度或是缺乏振动的情况。之后,第二次浇筑完成之后要开展振捣工作,此时,振动棒必须向第一层的泥浆下所渗入,一般以100mm为宜,如此一来,能够有助于泥层间咬吸的牢固性,同时,需要重视振动过度和振动缺乏的情况,切不可在磨具中放任自动振动,出现无人看管的情况,如此一来,还会使得混凝土的局部发生离析过度的问题,更有甚者,还会出现爆破模板的现象,即施工事故,必须有效地防止。
4框架模板的安装
安装模板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所规定的图纸加强操作,框架模板必須站在各个方向上开展垂直吊线,确保柱身垂直度,除此之外,网络边缘纵横的两个趋势都要进行拉线,如此一来,才可以确保证周围施工的准确度。
5钢筋的绑扎和管线的埋设、预埋操作
这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针对性地设计规范进行,结合标准流程做好操作工作,设计钢筋的绑扎工作和连接工作,如此一来,可以做好预埋工作的基础保障,对水暖电气和电管进行埋设的过程中,要防止两管道发生重叠问题,当该情况却是不能被避免的话,就要在管道的表面铺设宽度达到300毫米的时候,运用钢板和钢丝网带,发挥较好的承受效果,防止板面有裂缝问题出现。
6面板模板的安装技术
安装面板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支撑系统具有较大的承载力,确保坚硬的刚度和稳定的施工,如此一来,能够比较好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总体质量,确保侧面压力和施工整体负荷程度。还要对立柱的垂直位置进行确保,做好垫板的铺设,在上端设置有助于升降的托架。要顺着水平和横纵趋势进行拉伸,如果房间尺寸比36平米大的话,就要按照我国建筑设计的具体规定,在房屋中设计出剪刀支撑。如此一来,可以确保支撑稳定性,完善系统的整体运行。对框架模板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规范对起拱设施进行建立,并且在板缝间确保拼接完整性和严密性,使得表面更加地平整和光滑,一般而言,缝隙间的宽度是100毫米的,可以比较好地避免浆液出现露出的情况。
7进行浇水养护以及拆模的技术
在浇捣完成十个小时之后,框架可以对侧模进行拆除,运用随拆随用的塑料薄膜进行包裹,做好保湿和养护工作;但是框架梁与现浇板需要按照气温条件,结合规范规定对底模进行拆除,不能对模板进行加快,出现提早拆模的现象。
8梁、板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技术要求进行。如果梁大于500mm的话,就对其进行分层浇筑,一层的厚度要小于300mm;泵送商品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梁和板的话,布料杆必须均匀地进行布料浇筑,不能出现集中化的布料,通过振捣棒赶料的摊铺做法进行,这是错误的。因为商品混凝土的水灰较大,在浇筑之后需要进行二次振捣和2-3次抹压;其中,第一次是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运用木杠进行摊平之后,要选择振动棒与平板振捣器对梁与板很好地振捣,不能出现过振和欠振与漏振的现象,在振之后选择大拉板进行拍平;并且运用铁抹子进行首次抹压;半个小时之后,再进行第二次铁抹子的抹压,这次的抹压力度要大于第一次;除此凝结之后和最终凝结之前,要进行第三次抹压,此时的抹压力度要大于第二次,如果个别部位出现细小的裂缝,那么抹压之后就会立即闭合。这次抹压之后必须通过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梁和板表面,防止发生干缩裂缝的问题。
9墙砌筑填充的技术
在砌筑之前施工员需要根据工程的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与此同时,必须按照相关要求提出针对性地要求,例如,砂浆灰缝必须在8-12mm进行控制,砂浆的饱满度要大于或者等于80%,值得一提的是,填充墙和框架柱与剪力墙之间的交接位置需要按照间距在框架柱和剪力墙上安装膨胀螺栓,之后,焊接要与直径以及长度相符合,在砌体灰缝当中进行埋设;砌至距框架或者是现浇板的板底达到200mm的时候,要放置七天。
10结束语
综上所述,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建筑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方式,具有非常好的抗震强特点,同时,能够很好地符合当代建筑的要求。尽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与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具体的施工中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然而只要加强日常管理,重视施工当中的问题,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就可以为工程质量进行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建平.试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43):37-38.
[2]苗东明.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5):32-33.
[3]吕俊锋.基于改进PGSA的高层悬挂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施工模拟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