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 吴荣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吴荣
[导读] 摘要:国有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宁夏第一建筑有限公司第八分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国有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管理成效关系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财富的增长,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内部有效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两者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提出了国有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
        引言
        企业文化虽无形,却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伴随着改革开放,国有企业的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而思想政治工作从来都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具有优良的思想理论传统,对凝聚员工精神之力至关重要。如何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联性,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两者合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共同推动企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领导层管理能力的不足
        现阶段,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进步,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多数国有企业也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体系和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员工的薪资福利制度管理,为优秀人才提供相应的条件。尽管如此,目前还存在部分国企在管理方面存有落后的思想,一味的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将其与自身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这些问题都限制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1.2对象复杂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的轨道。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国有企业生存发展压力也日益加大,容易导致部分企业员工价值观的迷茫。随着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构成的多样化,新型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及新生代员工的出现,也带来了多样化的员工构成形式;加之企业员工文化层次、工作性质的差异等,国有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到来,国有企业员工获取信息途径更加自主化和多样化,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员工中出现了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等现象;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影响,部分企业员工出现重个人利益,轻集体意识,甚至放弃了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进而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背道而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国有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也从另一面反映了开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推进企业管理的重要性[1]。
        1.3认识不足
        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足,与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关,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度有关,也与国有企业政工干部对自身工作的定位有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地追求投资经营效益最大化,在企业管理中倾向于强调员工工作业绩与个人绩效挂钩,而忽视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需加强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精神文化内涵的培养。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关系理解不深入,是企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企业管理工作难以同政治思想工作有机融合的重要原因,制约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提升[2]。
        2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融合的有效途径
        2.1在领域上实现融合
        所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能够实现在多个领域的融合,作为企业决策和发展内核——核心机构和重要领导之间的结合。

通过这两者的融合,加强对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根据这两者的工作优势,实现在活动形式上的融合,挖掘和彰显工作内容的优势和作用,将生产经营和培养目标方面进行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一齐发挥作用,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
        2.2在思想上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并将其内化为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企业文化的内容,固化于企业的各项规范及制度体系中,最终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员工工作开展。这样有助于丰富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建设,从而推进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3]。
        2.3通过建立协调统一的工作模式,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两者的服务主体都是人,要通过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模式创新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减少员工对企业的抵触情绪,舒缓工作压力。通过思想治政工作引导员工树立正确导向,与国家、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与企业管理效益有机结合,突破彼此利益纠葛的障碍,形成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长远发展、有机平衡的新局面。任何一个有梦想的人都想要能够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别是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要将他们的个人理想融于企业精神,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让员工充满活力与自信。只要员工的精神饱满了、心态积极了,才会更好地感染外界人士,将优秀品牌理念传递出去,激活内外精神驱动力,提高经济效益。
        2.4从精神层面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企业文化的主要任务是营造积极向上、敢于拼搏、具有潜力的品牌精神,这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任务之一。作为基层群众组织,企业党组织、青年团组织应当认识到市场新形势,充分理解新情况新要求,全面凸显政治工作优势、主题教育成果,深入细致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来。通过多元化的工作形式,协同企业战略部署,做好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为员工建立人生规划提供思路,丰富他们的职业生涯,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突出精神价值功能,企业品牌就会发光发亮[4]。
        2.5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认同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毋庸置疑成为国有企业领导和员工关注的核心问题。员工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度,旨在强调企业员工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重要性的认可程度,国有企业借助企业员工的认同感,创新并优化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国有企业发展。
        国有企业在进一步打造企业认同感的基础上,也需实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以此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二者的融合旨在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凝聚力建设为载体,实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增强其工作的实效性。在这一总目标的指导下,推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国有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发展[5]。
        结束语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意味着要统一目标认知,推动管理创新,营造积极向上发展的企业形象,促进员工素质与企业文化相匹配,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同煤集团云冈矿王婷婷.浅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N].朔州日报,2020-07-18(002).
        [2]李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思考[J].公关世界,2020 (12):13-14.
        [3]陈兴强.新时代国有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6):86-89.
        [4]吴金湖.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现代企业,2020 (06):114.
        [5]栗琳.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现代企业,2020(05): 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