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举
身份证号码:370112199109016***
摘要:房屋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平面间的缝隙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因为,建筑材料一般为混凝土,混凝土会受天气的影响而收缩和膨胀所以要以施工缝来解决这一问题,等到混凝土结构经过一定的时间,已经稳定住了之后,要对施工缝来进行填充,以此来保证建筑的质量。后浇带施工技术对建筑施工,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可以看出这种施工方法对建筑的意义。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屋建筑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1后浇带施工技术简单概述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计后浇带施工时必须着重考虑抗应力和重力。施工人员若是把应力当成主体,再加以辅助发挥应力作用,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效用。站在学术角度上来看,建筑工程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每个结构都可以高效的连接,原则上不发生裂缝情况。但是理论和实际并不是相一致的,现场施工中施工材料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沉降,这时后浇带施工应运而生,用于加强建筑物的安全性。后浇带施工前要进行有关准备工作,技术人员要按照施工现场的状况把控混凝土强度,同时还要初步预测混凝土结构维持时长,进而比较合适的情况下,展开后浇带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按照施工人员前期规划进行,可选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有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三种不同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选用。一般房屋本身面积偏大,混凝土易于受温度影响而产生一定的收缩,此时可应用伸缩后浇带施工技术。若是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主体结构和裙房产生沉降差,施工人员可以考虑选用沉降后浇带施工技术,如此可应对沉降差情况。温度后浇带大都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受温度影响而造成的裂缝情况。总之,后浇带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进行施工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建筑物质量。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2.1选用适宜的施工材料
建筑工程中进行后浇带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现场施工情况选用施工材料。具体施工时,施工人员须向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膨胀剂主要是应对混凝土收缩造成的裂缝问题。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要注意裂缝和积水并及时清理,进而保持后浇带施工表层的湿润度。为有效加强后浇带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遵循施工标准用合理的配比调制混凝土材料。在这之中,减水剂不容忽视,减水剂能够加强混凝土的延展性。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要展开模板侧边压力实验,降低混凝土产生裂缝情况的发生。
2.2注意受力结构的干扰
建筑项目中应用后浇带施工的区域大多是受力偏小的位置。如梁、板反弯点附近。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后浇带施工时要应用一定的方式对浇筑的混凝土展开加固工作,如此能够有效减少直缝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在两板上预留斜缝,用以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
3.1后浇带的施工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选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后浇带施工工艺设计要着重考量下列几个层面:①后浇带处模板支撑系统具有一定独立性,可与主体模板并列设计。此外,还要保障模板工作的独立性。施工人员要提前在相关位置预留清扫口。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拼接质量,不能存有缝隙,可应用有关材料加强模板间的密实程度,如此能有效减少漏浆、胀模情况的发生。②展开二侧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提前设计挡板,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模板拆除和清洁工作。③为进一步加强后浇带施工质量,要保障整体结构的密封程度。可应用砌筑挡水台的方式展开工作。
3.2后浇带施工材料选用
建筑施工中之所以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因为后浇带施工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性能。后浇带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注重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品质良好才可保障后浇带施工质量。在实际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为进一步加强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应采购质量合格经济成本较低的建筑材料。后浇带施工前必须进行准备工作,施工人员要处理建筑结构中的缝隙,减少水分流入施工缝的情况发生。后浇带施工技术开展前,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特性选用拥有膨胀性能的施工材料。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强度浇筑完成后会展开振捣工作,此时为加强振捣工作效率可加入减水剂,减少混凝土收缩膨胀等情况。
3.3后浇带详细施工流程
后浇带浇筑之前,先对其两侧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待达到后浇带的浇筑条件之后,方可开始后浇带的浇筑工作。浇筑过程中,要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层浇筑。每进行一次浇筑工作施工人员就须展开相应的清理工作,若后浇带内部结构中有碎石、碎渣、钢筋头等施工人员要展开细致的清洁工作。若混凝土中有凿毛,则需用有关工具剔除并用高压气吹扫。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要展开淋水湿润,湿润部分大都是后浇带侧面。接下来,施工人员要检测后浇带处架体,一般是对其进行加固和检验。此外,施工人员要保障混凝土材料质量并对其展开充分搅拌。后浇带施工是在热胀冷缩的基础上进行,受温度所限。只有温度达到标准后才可展开施工。
3.4垂直形式的施工缝
后浇带施工时,垂直形式的施工缝有着更为苛刻的处理标准,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要对其展开加固工作,减少混凝土漏浆、胀模等情况的发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人员要展开仔细的观察,初次凝固要应用压力水展开冲洗工作直到露出骨料,接下来需要清洗钢丝网。在上述工作中,为有效把控最佳冲洗时间,施工单位需要派遣技术人员展开实时观察,进而有效把控混凝土凝固时间,保障施工正常进行。
3.5温度方面
为确保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加强建筑物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展开混凝土浇筑工作。通常情况下,较为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温度是10℃。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后,施工人员需要把控收关时间,由于时间本身所具备不稳定性,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密切观察,但有时间限制,一般在浇筑完成两天范围内。一般情况下,收关时间在清晨或傍晚,该时间段气温不高,可以避免干裂情况的发生。
3.6后浇带保护及养护
后浇带施工完成后,需要展开保护和养护工作。保护工作通常在后浇带施工时进行,施工人员在后浇带两边安装防水砖内壁上用防水砂浆抹匀,上述工作达标后要展开封盖工作,一般选用木质模板和铁质盖子进行。若工程需要,可安装挡水带。后浇带养护工作要在浇筑工作结束的12h内展开,为期28d,在这段期间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并安装有效的保温装置。
结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施工工艺身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工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工程因为沉降问题等出现裂缝,提高工程质量。在后浇带施工活动中,工作人员要合理选择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工程后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蕾.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质量及进度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17.
[2]王双伟.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1.
[3]贾冬梅.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94-95.
[4]杨双双.建筑工程混凝土及后浇带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9(11):166+168.
[5]赵卫,黄宁,唐德双.超大型地下室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36-37.
[6]周永红,程帅.探析高层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9,9(1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