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桦
华电佛山能源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100
摘要:低压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安全风险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周期和安全性能,工作人员需要提前识别安全风险,落实针对性的防护对策,避免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低压电气设备安全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降低措施,保障低压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基于此,以下对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技术;方法研究
引言
虽然电气作为能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得到普及,但是电气设计存在问题同样会给人身和设备安全造成重大威胁,所以设计部门一定要不断提高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低压配电控制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较多,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各种安全影响因素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时进行故障排除,从而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提升燃机电厂的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1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在电气安全设备管理中,技术管理人员应秉承以下的几个原则:(1)生产安全第一原则。在电厂生产中,技术人员应将设备安全运行作为技术管理的第一要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技术管理工作。这也是我们此次技术管理研究开展的基础原则。(2)技术管理统一化原则。标准化与统一化是当前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坚持安全管理统一化原则,即电气设备在设计、采购、安装使用以及维护管理中采用统一技术标准的原则,确保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现。(3)确保技术创新原则。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技术创新工作的发挥着重要技术支持作用。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技术人员应在传统的管理技术基础上做好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如采用新型的电气设备、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监控质量等,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
2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2.1人为因素导致的设备故障问题
在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以及安全意识直接影响了设备的稳定性。如果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存在违规作业的问题,就会导致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在实践中要合理的规避各种违规作业行为,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2.2电气设备质量问题
有些企业或者单位,在选购低压供配电电气设备的时候,对设备的质量把关不严,导致一些不符合基本使用标准的电气设备运用到了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中,虽然这些设备最初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更为严重的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出现。所以要把好电气设备质量关。
2.3越级跳闸
越级跳闸是所有电厂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中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并且是一项难题。燃机电厂也不例外。当一级的配电回路出现较大电流造成的短路故障,往往其他保护装置起不到作用,也会短路,从而造成大范围的断电,情况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该项问题目前在我国还未得到解决,所以需要对该问题加大研究力度,并且借鉴国外较为先进的经验。如何防止越级跳闸,着重采取的有效方法,是重中之重。
3提高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利用有效制度,确保设备安全
在电厂运行维护中,有效的管理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电厂技术管理人员应在原有的安全制度基础上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利用制度模式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其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了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管理责任制度。当前我国燃机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建立,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岗位责任制度、人员责任制度以及责任倒查制度等内容。(2)工作日志管理的制度化。工作日志是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安全管理中应将设备运行维护日志制度化,制度内容包括了日志内容、技术参数规范化以及日志书写规范等,确保日志在安全管理作用的发挥。
3.2完善安全管理原则
控制低压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过程,注重设备选型工作。控制供电环节和用电环节的安全性,尤其需要提高用电过程的安全性。提高电气人员的设计能力和设备操作能力以及监测监控能力等。加强监督电气设备技术,及时排查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定期落实试验检测工作,试验检测各类电气保护情况,定期巡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升级更新电气设备。
3.3加强设备维护管理与安全队伍建设
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设备维护管理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工作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点。(1)做好基层队伍建设。在电气设备管理中,日常设备控制与维护基层工人是安全工作实施基础。因此安全管理应以技术工人、班组为单位,开展安全技术、制度等培训工作,确保安全工作的开展。(2)形成良好的技术人员培训模式。在新电气设备安装使用、设备更新等工作阶段,电厂都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同时技术人员应在本企业设备应用实践基础上,做好相关的理论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技术操作的结合。(3)提高管理者安全意识。电厂设备安全管理者是安全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当做好企业管理者安全教育工作,培养提高管理者安全意识,进而从管理层面提高电气设备安全质量与效率。
3.4完善电气设备管理制度
建立采购管理制度,在采购电气设备之前落实风险评估工作,确定设备技术指标,控制电气设备采购合同,到货之后需要验收电气设备质量,加强入库管理。建立电气设备维护管理制度,规定各项检查项目和检查标准,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工作要求落实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建立设备保护装置管理制度,配置保护接地和接地网,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建立电动器具管理制度,根据管理要求配备和贮存检验器具和电动工具等。
3.5合理筛选漏电断路器
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运行中的承载力问题,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际运行中,为保证运行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设置漏电断路器。针对漏电断路器的选择,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结合燃机电厂的结构情况,明确选用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标准,参照短路故障时的漏电数值,选择额定限流大于漏电数值的保护器。在漏电器选择上,应当通过多种接触模式加强防护,发挥整个低压供配电的设计优势。设计人员在选择合理范围后的额定电流后,应当熟悉掌握配电系统末端漏电保护器的种类及型号,使漏电断路器额定电流大于整个电力系统断路下的外漏电流数值。
结束语
为了加强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首先应该合理设计变压器,从而减少电能的损耗,同时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增强。其次,应该合理设计电压,考虑燃机电厂实际情况,在满足人们正常用电需求的同时增强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再次,应该合理选择漏电断路器,保证接地保护装置的安全。最后,要合理设置接地保护装置,从而保证燃机电厂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党涛.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J].河南科技,2019(28):118-120.
[2]林杰克.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J].门窗,2019(04):94-95.
[3]尹基臣,姜姗.低压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及防护思考[J].南方农机,2019,50(01):233.
[4]钱晨.浅谈低压电气供配电与安全管理[J].农家参谋,2018(21):202.
[5]沙明.低压电气供配电与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0):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