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6期   作者:李朝元
[导读] 土木工程建筑中必然会使用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
        李朝元??
        身份证号:23232619881018****
        摘要:土木工程建筑中必然会使用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有必要改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并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充分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之间的关联。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为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需要通过科学的实践、分析提高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力,并结合各类工程项目具体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内容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混凝土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围绕土木工程建筑要求,采取实效性的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优势,努力改善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及现场施工效率。
1混凝土材料建筑的优点
        混凝土建筑可塑性好,能够抵抗雷雨洪水等,而且可以按照我们所需要的结构将其与整体融为一体,总之,其完全能够抵抗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如在一些地区会建造混凝土建筑来减轻地震或洪水等灾害的影响,而且它有一定的可塑性,不需要再对其进行加工就可以按照我们想要的模型而变成可用的样式。混凝土主要包含石沙、水泥等材料,通过多种工艺制成,所以它也可以耐受得住温度以及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
2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因素
        2.1混凝土裂缝
        结合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特点,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这种现象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无法提高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首先,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由于其作为混合型的材料,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材料会受到自缩因素的影响,当施工结构的应力发生转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引发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无法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效果。其次,在土木工程的建筑中,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掺杂着较多的添加剂以及矿渣,这些材料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约束,长期使用中会引发工程裂缝,降低土木工程的施工效果。
        2.2材料配比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在具体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受到监督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以及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问题,导致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会增加工程隐患。而且,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人员,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会根据自己的习惯添加硅粉,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中,为了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效果,应该将材料的合理选择及科学配比作为重点,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3.1混凝土的配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工程结构,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混凝土材料需要进行科学配制,并结合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搅拌控制。正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含碱量0.6%以下的水泥,并使用部分矿粉掺和料、低碱外加剂等配料,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先开展混凝土试配,结合实际含碱量,选择有效的外加剂、砂石、水比例进行混凝土配制,重点检查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情况,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开展混凝土配置工作时,除了原材料的选取以外,合理应用搅拌技术,对于多数土木工程建筑建设期间的混凝土主要由商混基地提供,但实际施工中所使用的部分混凝土仍旧需要现场搅拌,搅拌过程中应保证选用的材料与商混基地的标准相同,确保现场搅拌混凝土满足相应标准。

混凝土搅拌前要先检查机械设备,保证搅拌工序稳定、持续,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管理,既要确保搅拌桶湿润,还要避免其因受潮出现故障。搅拌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规定开展工作,搅拌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混凝土各类标准,若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要及时安排二次搅拌,确保满足工程建设标准。
        3.2浇筑
        在整个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有许多,而对于混凝土的结构进行建造是最值得关注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浇筑问题又称得上是重中之重。浇筑工作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项工作需要明确细致的分工,并且需要工人有精湛的技术和长久的耐心。在整个施工进行时,因为其他情况会出现要将一定量的水加入到已经拌好的混凝土中,这种操作会使混凝土的粘稠状况变得较差,降低混凝土使用的效果,降低其与钢筋的作用力,在正式进行浇筑时,要注意浇筑厚度的控制,尽量保证上下两层能够被覆盖的彻底。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对天气状况多加观察和注意,尽量选择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施工作业,这样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所以,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相关人员就要多加掌握天气状况,以确保施工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控制,不能够中途停止施工,以免引起混凝土结块离析等问题出现。
        3.3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科学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一般情况下,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做到以下内容:第一,合理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并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进行水泥用量的测量及控制,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效果,从而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第二,在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中,当出现水泥与空气接触的问题,会使混凝土结构的热量降低,当这些热量进入到整个混凝土结构之中时,会出现热量传递的问题。第三,根据混凝土结构浇筑工程,在温度控制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影响因素,根据工程需求设定土木工程施工方案,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结合以往经验以及施工项目的特点,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温度,以更好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3.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并不是在整个工程建设结束后进行的养护操作,而是应该与工程建设环节保持同步进行。例如在配置混凝土时通过控制温度与湿度确定合适的材料比例;施工过程中若是遭受到恶劣天气应保证停工的及时性,待到施工达到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操作。在结构浇筑完毕后,应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为保证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应在浇筑完成后的第七天才能制定拆模操作,并应利用塑料薄膜将混凝土结构包裹起来,并对其湿度与温度等进行实时观察。
结束语
        从施工的整体性来看,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是需要严格进行保证的,而其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非常了解混凝土的相关信息及操作手法,并且保证可以在施工中顺利应用该手法,尽量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确保施工最后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促进土木工程建筑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金莲.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22):99+102.
[2]殷诚志.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16):122.
[3]杨亚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9(16):63+65.
[4]吴守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2):104-105.
[5]李肖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