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德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因工程量多、面广的特点,也使得输电线路施工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管理,使其贯穿于工程全过程,从而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重要性
1.1能够使整个项目的收益明显增加
如果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可以得到加强,那么施工的效率就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在投入资金相同时,会使项目的经济收益得到大幅提高,同时,还可以切实有效地对电力工程的投入资金进行监管与控制,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1.2能够有效地缩短项目工期
通过有效规范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与技术,可以使施工中的操作更加准确,进而使影响施工的各项因素得到有效协调,减少施工中时间的浪费,使输电线路的施工速度得到快速提升,从而有效缩短项目建设的工期。
1.3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对于一件工程来说,它的施工技术能够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问题,技术先进,设备优良,项目就能够高质量竣工,反之,项目就会因为技术的不成熟而出现各种失误,最终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对于电力工程来说,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水平,可以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尤其是严格地监督管理也会让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去操作,从而大大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2.1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基坑开挖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首要工作,基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后续施工环节的质量,因此要加以重视。在基坑开挖前,需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地,并对现场地质、土壤以及周围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做到对当地岩土环境、地下水、地表水、地下管道等了然于胸,并能结合输电线路施工条件来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的基坑开挖点。同时,要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选择适宜的施工设备,并严格按照工程项目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施工。
2.2杆塔施工技术
杆塔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线路工作的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工程在恶劣天气的抗压能力,如果其质量存在问题,还会影响电力传送的工作质量。另外,一些施工条件客观不允许,如线路横跨的两个地区距离比较远,或者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不能布置线路。所以,现代工程中使用铁塔替代钢筋混凝土的杆塔。杆塔工程施工时,需要先设置好两个铁塔之间的距离,然后再进行铁塔的搭建。现代中国的铁塔工程的组立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并且有多种的施工方法。杆塔的强度不仅由材料本身决定,还由其组成结构决定。杆塔需要保持较强的刚度,使其可以承受一定的拉力、压力。另外,杆塔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由于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杆塔智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但是塔身还是会抖动,不能保持牢固。因此,一定要保证杆塔的稳定性,提高杆塔的强度,确保线路长期稳定的工作。
2.3架线施工技术
架线又称之为布线,是输电线路工程中极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在架线前必须要结合导地线的位置,对放线张驰度进行调整,首先应备好轮径大、具有强耐磨性的滑车,同时确保导线直径与滑车轮槽直径相符。其次,要做好对导线和钢芯铝绞线磨损面积的控制,一般不超过5%。当破损面积超过5%时,则需要将线路切断后进行重新连接。而在紧线环节,首先需要确定弧度值比标准值低,接着再循序渐进地扩大弧度值,待导线稳定后对弧度值进行检测,确保弧度值控制在标准值范围内。
在开展电压等级为330kV及以上的架线工程时,必须采用张力放线,同时要注重坚决不允许导线拖地,当然,在一些低压架线工程中也常常会使用张力紧线。不论是在放线、紧线还是安装附件的过程中,都必须要做好导线磨损的预防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磨损发生率。牵张机械能够确保导地线一直保持张力,有效提高了导地线的展放效率,但是这类机械也存在一定弊端,即设备庞大且费用昂贵,维修难度也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放线滑轮的轮径选择一般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0倍。
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工作要想稳定推进,就必须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应加强前期调研工作,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所需的数据进行合理测量,并确保所测数据的精准性。其次,根据分析所得数据科学绘图,并确保所绘制的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相符。图纸绘制完成后,还应做好可行性分析,从多种角度去验证图纸的合理性,并由专人对图纸进行审核,确保图纸详细、合理。组织开展施工方案研讨会,听取多方意见,不断完善和修改方案,对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来,做好事前控制。再次,按照施工图纸准备所需材料,提高材料进场要求,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符合合同要求、施工图纸规定的材料方可入库。同时,要适应相应的紧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出现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确保工程项目能按进度完成。最后,根据项目情况、工项目规模大小、难易程度,对施工班组进行优化,确保人员配置的合理。
3.2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根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流程》,不断完善输电线路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项目安全施工。一方面,要做好安全任务分解工作,根据工程项目预先设定好的安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将安全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落到到具体的施工班组。同时,还应根据施工项目情况,制定适宜的安全规章制度,组建专门的安全施工监管小组,由项目部负责人担任组长,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并担任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技术人员负责现场监管,各班组对各自的施工项目、环节和流程的安全进行负责,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每次施工作业前都应组织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参与,不得无故缺席,确保每一位与会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要求,明白施工安全风险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作业过程中能按要求规范操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3定期做好线路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做好后期维护和检修是确保输电线路持续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施工完成后还应当加强线路日常检修工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绝大多数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时常会受到冰雪、雷电、风雨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致使线路断裂、杆塔倒塌等情况发生。因此,技术人员在后期线路维护和检修时,应当仔细记录好每一段线路的实际情况,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夯实的技术,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做好报备,快速采取应急方案,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电力故障。并坚持做好“常规维修”和“特定维修”两项工作。第一,做好常规维护工作。在线路常规检修和维护工作中,可采用预防性试验,加强对不合格电子设备的检查,并坚决禁止其进网,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从而避免出现因设备导致的线路故障。第二,积极开展特定维护工作。在重大节假日、特殊环境等节点,对重点线路和特殊线路提前进行维护和检修。
结束语:
总之,电力工程作为国家的基础民生工程,在今后也将面临新的工作形式。特别是电网建设任务逐步饱和,电力施工企业应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在总结现阶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施工作业和区域化管理管控模式,一方面实现对核心资源的统一调度,另一方面保障工程的优质性和安全性。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还可以对施工和管理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筛选出最佳的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1]于元绪.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舍,2020.
[2]丁旭.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概述[J].科学技术创新,2019.
[3]杨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相关技术要点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