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盛峥1 邢晔2
[导读] 摘要:笔者以即将建设的湖州师范学院智能工科楼为例,通过走访调研本市多家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总结了PPP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建设过程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后续建设过程几点思考。
        1.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2.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笔者以即将建设的湖州师范学院智能工科楼为例,通过走访调研本市多家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总结了PPP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建设过程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后续建设过程几点思考。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PPP建设模式;政府投资项目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来湖州师范学院视察时提出的“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服务地方”办学要求,更好的弥补学校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关键缺项,为早日建成“湖州师范大学”提供条件支撑,湖师院校党委决定启动智能工科楼建设。笔者作为校园建设部门的一员,通过集体讨论、交流访谈、专家咨询等形式对智能工科楼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智能工科楼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由于学校办学资金紧张、湖州市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等实际情况,智能工科楼的建设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的模式,计划总投资为3.8亿元。
        (一)成立PPP工作机构
        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PPP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PPP项目推进。我校也成立了PPP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小组,由两位副校长担任组长,计财处与建设处的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使用部门、后勤、采购、设备等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
        (二)PPP前期稳步推进
        根据湖州市PPP工作专班的统一安排,我校计财处抓紧筹备PPP前期准备工作,对项目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多次会商。同时还与上海、杭州等地多家PPP咨询公司进行了接触,就PPP项目的包装、两评一案编制、服务内容及收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校PPP项目的咨询服务招标文件。截止目前,第三方咨询机构招标工作已完成。
        (三)使用部门提出建设需求
        智能工科楼由A、B、C、D4幢单体及1幢辅楼组成,包括智能制造、数控加工、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发酵中试车间、代谢组学研究室等。据统计,拟建的智能工科楼地上建筑面积约32300平方米,其中A、B楼分别为8400平方米,C、D楼分别为7000平方米,辅楼15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40000平方米。
        (四)后续工作扎实推进
        2019年4月,由设备处牵头初步制定智能工科楼实验室功能定位、需求方案;6月,两次召开实验室建设务虚会,讨论建设定位、规模等;7月,召开实验室方案协调会,讨论建设内容和规模;8月,召开实验室需求布置会和协调会;9月,形成建设需求方案,召开专家论证会,提交学校审议。目前,校园建设处根据学校初步同意的需求方案,已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概念性方案的设计。
        二、智能工科楼项目建设存在问题
        (一)建设需求问题
        学校和实验设备处前期的主要聚焦点是建设方案,但对不同类型的每间实验室的具体需求未进行深入的详实的分析和论证。同时,学校此次拟纳入PPP模式的还有智能工科楼的实验室设备,此项工作涉及156间实验室不同规格、参数要求的众多仪器设备,工作量巨大而复杂,此项工作还未正式开始启动。
        (二)项目结构问题
        由设备处牵头汇总的实验室功能需求中对于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做了较高的要求,使用部门要求各单体、各楼层均须有无柱空间,这无疑增加了建筑设计难度。设计单位提出所有需要无柱空间的实验室最好全部布局在首层,否则结构设计难度较大,建设资金投入较大、且设备不易运输。


        (三)文化融合问题
        我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将“明体达用”作为校训,学校校训已内化为我校的办学特色,更是对胡瑗教育思想的传承。我校东校区黑白灰的“水墨江南”色系虽然很好的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古典特色,但是如何更好的、更全面的将胡媛文化融入智能工科楼的设计,如何在东校区黑白灰的“水墨江南”色调中加入一些活泼元素,将是本次设计的难点和重点。
        (四)建设模式问题
        一是PPP的初心问题。近年来,很多社会资本方只着眼于短期的工程利润,从而改变了PPP为社会提供长久效益的初衷。二是监管难度大。项目公司成立后,学校和政府的角色转变为对项目的建设以及运营进行监管,学校作为使用方却并非是投资方,真正的投资方是社会资本方,监管难度可想而知。三是风险因素更加多变。PPP项目的实施对于价格一般无法进行精准的控制,由于没有清单、分项报价等资料信息,极易出现概算不可控,资金供给出现问题等情况,造成工期滞后或项目停滞。
        三、智能工科楼项目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一)加强领导,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本项目集成度高、综合性强、涉及专业多,统筹协调性难,还有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运行体制问题。为扎实有序推进项目,学校应成立智能工科楼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安排项目建设工作,研究决定项目建设重大事项,督查项目建设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管控,确保模式合规
        做好PPP项目合作者的遴选工作。编制好竞争性磋商文件,并在实施采购前,进行充分论证,特别要事先明确后续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双方的责权利情况。通过事先的科学设计,做好合作者的遴选。学校需对PPP项目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相关绩效评估结果也可作为对合作方的考核依据,也可形成后续PPP项目的参考依据。
        (三)精心准备,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一是加强论证,力求建设需求科学合理。对于涉及到的156间实验室以及各自实验室的层高、荷载、用电、用水、用气等,还有部分实验室有无柱、避光、防振动、防辐射、防静电、降板、洁净等特殊要求务必进行科学、合理和有效的论证。二是单独选址,保留完整地块。建议选数字图书馆以南原规划1号学院楼地块进行项目建设。该地块周边建筑现代感强、年代新,新建的智能工科楼能融入周边的建筑群,该地块的周边为工学院、生科院、医学院,智能工科楼的实验室及可研用房主要为这些学院所用,地理位置上也方便这些学院的师生科研使用。三是注重文化,要求传承创新。创新设计理念,既要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又要注重创新。决不能仅仅只有黑白灰的传统“水墨江南”色系,也不能让建筑本身只带有我们学校自己的烙印,而是应该让“胡媛文化”渗透于建筑本身的同时让建筑物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统筹推进,确保项目及时落地
        建议学校尽快确定智能工科楼的地块选址,相关使用部门尽早完善设计需求,以便设计单位能够尽早提交概念性方案,争取按照原定计划让PPP项目早日入库。
        四、结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是充分挖掘学校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发挥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功能,形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通道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建设高校实验室时,如何避免常见问题,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应该成为下一步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邵烨荣.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7(15):185.
        [2]罗频捷.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管理中心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6):254-257.
        [3]郭小雁.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2):225-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