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境外内派人员外事管理经验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江晓亮
[导读] 摘要: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近些年石化企业派往境外执行各项任务的内派人员逐渐多于从前。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海外分公司  广东广州  510725
        摘要: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近些年石化企业派往境外执行各项任务的内派人员逐渐多于从前。虽然,以上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石化加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已然加快,但也增加了境外内派人员外事管理的难度。因此,文章以中国石化境外内派人员的外事管理经验为切入点,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石化境外;内派人员;外事管理经验
        前言
        内派人员指因公长期出国(境)执行相关任务的人员,可依据工作性质将其划分为两种,即长期项目人员、常驻人员。由于石油工程服务项目作业区普遍位于偏远地区,而且内派人员容易面临着各种风险,尤其是近些年是境外业务规模的扩大,再加上利益矛盾、文化差异,从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均有可能对内派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加强与完善石化境内内派人员的外事管理,并且完善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保障内派人员的身心安全与个人利益。
        一、全面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外事、境外公共安全规章制度是中国石化总部的工作职责之一,并且对全系统外事及境外公共安全工作进行管理[1]。虽然,我国早已建立了《中国石化外事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因公出国(境)管理实施细则》,但目前石化境外内派人员显著多于从前,为了规范管理,不仅完善了境外公共安全制度体系,而且出台了《中国石化境外公共安全培训管理办法》与《中国石化境外公共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此后还推出了《中国石化境外内派人员外事管理办法》,对内派人员重新进行定义,并且明确内派人员外事管理的实施、责任主体。以上规章制度均具备可操作性、指导性较强的特点,再加上不定期安排检查小组分批赴境外,对境外公共安全工作进行检查与指导,有助于提升境外公共安全的重视程度。此外,各派出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与要求,优化本单位内部工作流程,严格组织单位出国(境)人员参与境外公共安全培训,而境外机构需要保证外事管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由专人对内派人员的证照进行管理,定期汇报内派人员的动态情况,以便总部进行监督检查。
        二、定期开展境外公共安全培训
        中国石化作为我国军事外交机构归口单位,需要组织各内派人员开展境外公共安全培训,专业讲解公共安全、境外公共安全风险类型等相关知识。同时,联合国内顶级安保公司共同开展培训工作,合理建设培训基地,组织各学院进行军事化封闭管理,一方面是增强全员的公共安全意识,提升其防卫自救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提高培训质量,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在培训方式方面上,采取通过境内与境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并且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操作的考核[2],在通过考核的情况下,为参训人员颁发证书,并且在外事综合应用系统中详细录入各参训人员的信息。若内派人员无有效证书,则禁止其出境,严格遵循“不培训不外出、培训不合格不派出”的管理原则。在建立完善的境外公共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基础上,采取科学且可行的管理手段,能够为内派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三、发挥外事综合应用系统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石化境外内派人员的外事管理方式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借助信息技术促进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2012年6月,我国正式上线外事综合应用系统,为总部各部门的信息互传创造了有效途径,使管理效率显著高于从前。

与此同时,外事综合应用系统还具备无纸化审批因公出国(境)、查询与统计内派人员情况、参与境外公共安全培训人员信息等功能,并设置了违规预警,一旦境外公共安全培训证书过期或没有境外公共安全培训证书的内派人员申请与上报长期任务,系统便会发出提醒,这一措施有利于充分发挥管理作用,促进管理效果的提高。
        四、全面加强规章制度执行力度
        针对内派人员中长期项目、常驻人员在同一个或多个国家执行任务的期限,外事管理办法已经作出明确的规定,要求内派人员在任务到期时根据规定调回国(境),或是轮换至其他国家工作,这项制定一方面能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然而,少数单位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仍有超期续派的现象存在,这一现象通常发生于常驻人员,有这类现象单位给出的解释主要包括没有找到人员接替其岗位、该人员经验丰富,且属于业务骨干、该人员十分熟悉境外业务等。一般情况下,常驻人员通常是从事国际贸易、境外事务的优秀人员,他们长期在境外工作,个人生活与家庭均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派出单位对境外机构进行设置前,应做好常驻人员轮换工作的长远规划,避免人员调离或流失对相关工作产生影响[3]。此外,派出单位需要高度重视超期续派这一问题,尽可能培养大量优秀的常驻人员,并且境内、境外要明确各自责任,树立大局意识,不仅要健全信息沟通机制,而且要加强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一旦发现派出单位存在超期续派的现象,则及时予以通报。
        五、更新外事综合应用系统信息
        由于内派人员赴境外执行任务的时间跨度长,同时部分内派人员可能会在执行任务期间申请休假。这种情况下,境外机构通常无法及时呈现出信息月报及工作汇报,为外事管理提供参考。因此,外事管理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内派人员信息的准确性及及时性。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石化总部可对现有系统进行更新与完善,设置内派人员单独管理系统,同时授权于派出单位、境外机构,在内派人员信息有变动时,允许派出单位、境外机构进入内派人员管理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一旦确认填报后,将无法更改固化页面,派出单位只能通过系统对内派人员的现状与历史信息进行查询,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完善管理方式与内容,保证各内派人员信息的准确性。此外,安排专人负责信息上报工作,并且对信息上报时限进行明确规定,要求负责人及时在系统中录入内派人员状态变化情况,例如内派人员休假、换班与调离等,以便相关管理部门了解与全面上系统内各单位内派人员的所有信息,实现动态管理的过程[4]。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外事综合应用系统也能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相关部门做出重大决策,尽可能避免突发事件对内派人员或财产造成的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石化境外内派人员在执行各项任务期间极易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甚至会伤害个人身心健康与利益,这就需要中国石化总部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提高制度执行力度,同时境内与境外高度配合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大局意识,为内派人员的身心安全与个人利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炳鹏.中国石化境外内派人员外事管理经验与思考[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v.20;No.95(02):53-56.
        [2]练铭祥.某石化企业境外员工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管理建议[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9,19(02):27-30.
        [3]张宇炎.石化企业驻外人员管理问题分析[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v.20;No.96(03):56-59+74.
        [4]李雷波.境外员工健康管理平台建设实践与建议[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8,18(10):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