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思路与创新 王健潇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健潇
[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步伐,其中地铁作为城市交通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有效建设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步伐,其中地铁作为城市交通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有效建设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作为地铁施工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地铁这一交通设施的有效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合理的设计能够为地铁车站的施工质量提供基础保障,但是设计工作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自身的设计思路予以明确,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创新,使其服务性变得更高。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思路;创新
        引言
        地铁车站是指一个城市在地下建造的车站,其自身在地下铁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也具有解决客流集散、换乘的重要作用,而且地铁车站对于整条交通线的安全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因为地铁车站建筑基本上是建在地下,而地下空间的构造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也因此,相关单位在对地铁车站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明确地下空间的构造情况,同时还要结合地铁车站建筑的实际建设要求,及其所要发挥的作用,对其进行创新设计,确保地铁车站建筑的实际效用。
        一、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车站换乘设计缺乏合理性
        地铁本身就是一种交通设置,其自身的存在就是为乘客的出行提供便利。不过,在地铁换乘设计这一方面,相关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乘客换乘的便利性,在落实以人为本、服务大众以及弱势群体等理念时,没有做到位。在一些地铁中,乘客进行换乘时,需要爬上爬下,并且还要穿过比较长的隧道,这种没有与直接换乘通道相连接的设计,增加了乘客的换乘负担,若是老弱群体进行换乘,就会非常辛苦;若是上班族进行换乘,则会耽误较多的时间[1]。
        (二)车站功能性没有得到综合性开发
        在很多城市中,地铁通常被当作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而且其车站也只是为乘客提供换乘功能的站点,其自身只具备交通功能,由此可见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地铁车站建筑进行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车站的其他功能,通过也没有将相关商业元素有效融入到设计理念之中,这就使得车站出入口的商业设施比较少,从而导致地铁车站的综合经济效益比较低。
        (三)地铁车站设计缺乏长远考虑
        当前,不少城市的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建设,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就包括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造成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与建设之间相脱离。也因此,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部分设计人员缺乏长远性的考虑,比如,地铁在今后的发展情况、地铁在整个城市交通网络中的规划等,对于各地铁之间以及地铁与其他交通设施之间的换乘情况,也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这就导致最终建设出来的地铁车站,在换乘方面存在问题,出现了过长的换乘通道,不仅给众多换乘乘客带来了不便,同时还提升了地铁车站的造价成本[2]。
        二、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思路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地铁车站平剖面的设计
        第一,地铁车站规模。所谓的车站规模,就是指整个地铁车站的面积、成熟以及尺寸,在对地铁车站规模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地铁车站的人流量高峰值,并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对车站规模予以合理设计。若是经济条件运允许,设计人员则要尽量扩大车站的规模,以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拥堵的情况,避免影响到人们的乘车出行。
        第二,地铁站厅设计。设计人员在对地铁站厅的位置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车站自身的地下深度、人流情况以及周边的环境,这些都会对站厅位置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是展厅位置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则会造成人们出行的不便,同时也会致使车站出现难以管理的情况。另外,在进行站厅的布置时,要考虑到车站的形态、站台的形式等多个方面,通常有以下几种布置情况。一,将站厅的位置设在地铁车站的一端,这样的设置形式通常被应用在地铁终点站,且车站一端的位置离城市道路相对比较近;二,将站厅的位置设在地铁车站的两侧,而这种形式的站厅基本被应用在侧式站台之中,一般比较适用于客流量相对较少的车站;三,将站厅的位置设在地铁车站上层,这种布置方式基本被应用在地下岛式或者是侧式车站中,而且能够承担相对较大的客流量;四,还可以将站厅的位置设在地铁车站两端的上下层之中,其适合应用在具有较大客流量的车站之中。此外,在对地铁站厅以及站台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还需要将站厅合理划分成付费区以及非付费区这两大部分。与此同时,设备房与管理房必须要设计出来,要保证数量的充足性,对于进出站口进行科学规划,尽量增大二者之间的距离,以免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
 
        第三,站台层的设计。在对地铁车站站台层进行设计时,要使得站台的有效长度内为乘客的使用区域,并且可以将这一区域划分为上车、下车、候车区以及乘客疏散通路这几部分,这些部分的划分与站台本身的形式相关。在岛式站台中,乘客疏散通路一般都被设置站台的中间,其两侧则作为乘客上下车以及候车区域;在侧式站台中,其内侧为乘客疏散通路,而外侧被设计为乘客上下车与候车区域。
        (二)地铁车站空间环境的设计思路
        相关设计人员在开展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忽视乘客的感受,以至于设计出来的空间相对较为窄小,而且车站内部空间的灯光数量也存在不足,光线比较暗淡,从而造成地铁车站建筑内部呈现出一种阴暗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乘客的心情受到不良影响,降低乘客在地铁车站中的安全感。面对这种情况,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地铁车站建筑时,需要考虑到乘客的实际需求,对车站空间环境进行合理设计,适当增大其内部空间,也可以在车站内部放置一些绿植,并且增加一定数量的灯光,提高车站内部空间的明亮度,这样则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的环境氛围,促使乘客在车站中能够保持放松的心情状态,有效避免乘客出现压抑感。
        (三)合理增设地铁车站建筑的功能
        对于地铁车站而言,其自身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人流量非常大,而且在地铁车站中比较常见的行为就是滞留与通过,在这两种行为之中,通过占据大部分,而滞留只是乘客的短暂行为。因此,在进行地铁车站的设计时,需要保障人们能够在地铁车站中快速通过,且畅通无阻,避免通过与滞留这两种行为出现互相影响的情况。另外,设计人员在设计地铁车站建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乘客的需求,通过增加车站的功能,满足乘客的需求。比如,设计人员可以在地铁车站内部设置相应的储物箱,为乘客提供临时寄存的功能,减轻乘客的负担。此外,设计人员还可以在地铁车站中划分出一定区域,增设早餐厅以及便利店等,以此方便上下班的乘客购买早餐,也能够为部分乘客提供急需的生活用品。
        (四)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设计思路
        在设计地铁车站的出入口时,需要提高其自身的分散性,这样能够方便乘客出入地铁车站,同时还能够对聚集起来的乘客进行快速疏散。另外,设计人员要将出入口尽可能的设置在公共交通线路的交叉处,以此为乘客换乘提供便利性;也可以将地铁车站的出入口设置在商业区,将地铁车站出入口与商业区有效衔接在一起,方便购物的人们乘车,也方便乘车的人们购物。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对地铁车站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这一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其具备较高的实际效用。因此,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重视,并且还应要求设计人员转变传统的设计思路,并根据当前地铁车站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计思路的科学创新,以此提高整个地铁车站建筑的施工质量,使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高整个地铁交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琼.地铁建筑设计的思路与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3200-3201.
        [2]韩宇.关于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原则与创新的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14):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