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喜彬
身份证号码:371502198802*****
摘要: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帮助电力企业节约资金,减少人力的使用,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实现了越来越快的应用,正是电力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前进和发展才推动了电力系统的更新和完善,而计算机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电力事业发展较快,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是电力系统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之前的运行模式与当下生产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出入,所以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资源,于是就产生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科学有效的科技成果与计算机技术来把关和控制好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而实现电力系统更加安全和可靠。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1.1便于远程监控,及时排除故障
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营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监控,一旦电力系统的某个变电站或者传输线路发生故障,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第一时间查找和确定故障位置,系统将故障信息及时反馈给终端操作平台,操作人员再将反馈信息传达给电力系统维修人员,便可以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使电力系统恢复正常运营状态。
1.2便于集中控制,优化资源配置
电力系统包括输电系统、发电系统、变电站以及配电站,复杂庞大的电力网络使得每天发生较大的信息量,如果采取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各个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的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各个运营系统,这就容易使局部电网出现运行不畅的情况。而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将这些分散的信息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处理系统,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筛选功能,及时剔除冗余信息,进而结合可用信息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电力能源。
1.3抗干扰能力强,信息处理速度快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涵盖了光互连技术、总线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仿真建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多种技术类型,这些技术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使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接收运行状态信息,而且信息的传输速度极快,运算处理速度极快,不仅提高了终端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故障排除时间。此外,受到区域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电磁波干扰,造成信息传递中断,但是,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规避这一问题。比如光互连技术,主要利用波导光与自由空间光的互联技术,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外罩,使系统故障率降到最低点。
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在电力工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部件故障或系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及时有效诊断和排除故障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一项难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工程故障诊断中能发挥优势,当电力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时候,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及时侦测,并立即切断发生故障设备的电源,避免出现连锁反应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降低电力工程的损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当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精准反映电力工程的故障位置,并及时反馈给电力企业的技术控制中心,系统会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所传递的信息分析故障类型,并根据故障诊断结果生成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对电力设备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故障诊断结束之后,电力企业需要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除此之外,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还能对电力系统中设备的电压、电流等进行实时监控,从而避免出现二次故障。
2.2仿真技术的应用
当前,我国仿真建模技术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中。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应用仿真技术,能提升电力系统的电力传送速率,确保电力传送的准确性。另外,工作人员能利用这项技术对各项数据和信息等进行高效的管理,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稳定性。采用该技术分析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故障,能及时找出故障原因,提高故障排除的效率,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不仅如此,应用仿真建模技术还能模拟实景,有利于工作人员更好地控制电力系统。此外,在电力系统生产和建设中,仿真技术的灵活应用能对系统中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等进行检测。
2.3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我国变电站建设和工作中有所体现。将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相整合,能促进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和控制,有效管理变电站的系统设备和设施等。将其他技术手段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能高效收集和精准处理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并实现对变电站系统运行的远程实时监测,如果变电站系统中某个设备或者零部件出现故障,能自动预警和系统维护,保障变电站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有利于促进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样一来,就能降低系统故障的维修成本,并提升系统故障的检修率,避免产生更大的不良后果。除此之外,这种自动化和机械化的运行方式减少了变电站系统工作应用的人力资源,对推动我国变电站的现代化建设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在这种发展形态下,以往变电站系统运行中所应用的电磁设备逐渐被淘汰,具有权威性的计划装置被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建设中,促进了变电站系统设备的集成化和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
2.4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由于电网的运行状态和配电质量具有紧密的关系,因此必须确保电网的平稳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供电服务。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检测,第一时间预警运行中存在不良因素干扰,保障电力调度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能提升电力调度的效率,迅速采集和处理信息,在电力系统中发布或执行命令。如今,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飞速发展,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如自动化系统中的显示器、服务器等,其性能和质量都得以完善。在电力生产和传输的过程中,电网的自动化调度能对这一进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同时也能对电网电力的波动情况和负荷变化进行监控,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参考,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系统运行中的隐患,从而大幅度降低配电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配电和用电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目前人们生产生活与电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于电力系统当中可以更好地保证供电的稳定和连续,还可以科学地规划好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推进电力系统,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并且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丁国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9(18):153-154.
[2]王玉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6):147-148.
[3]赵航.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3):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