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飞
青海大美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 西宁市 8100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目前,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管理不仅是提高生产质量的基础,更是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就要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为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保证,加强对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和维修保养力度,不断发挥机械设备效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保养
引言
现代化生产中,机械设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受到广泛关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来提高设备的应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期限,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
1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重要性剖析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顺利完成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包含多方面内容。机械设备的各种运转调试,运行故障与安全隐患的排除等。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种类较多,有效的维修保养非常关键。工程机械正常作业,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完善工程工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机械设备管理中,必须以全面性的管理策略完成维修保养工作,施工工艺需要在机械设备的支持下完成,如果不能及时将机械设备中的问题排除,会为施工安全埋下隐患。
2机械设备当前的维修保养与管理现状
2.1没有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在一般的民营企业,由于工厂在器材的管理上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因IC在一些厂房的设备存在闲置的问题,放置的环境也不符合相关的规定,闲置的厂房都有阴暗和潮湿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质量。机械设备一般都是铁质或者钢制的,放在潮湿的地方机器容易受到腐蚀,零件也会脱落和损坏,特别是在操作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事故,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就会严重影响产品生产的速度和质量。
2.2维修技术水平较低
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能力。由于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不够,还停留在以往的维修经验之上,这就造成了维修技术难以进步,难以与时代相匹配,一旦生产企业引进使用更加先进的设备时,在维修和保养中就会出现技术支持问题。对机械设备的故障的维修缺乏实践能力,故障解决实效性无法满足生产要求,这对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造成较大影响。维修技术的滞后,影响到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效果。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和磨损等现象,机械设备的保养就是在机械设备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故障排查和养护,提前预防容易发生故障的机械设备。由于技术水平不达标,在开展机械设备保养时,会忽视出现问题的机械零部件等,对存在故障隐患的机械设备部位无法有效探查。如果机械设备中的某个零件出现了磨损和松动,在正常的养护作业中,需要及时进行更换。但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对这些潜在的问题发现不及时、不全面,这个零件在机械设备生产运行中一旦发生脱落,不仅容易造成严重的生产损失,还容易对操作人员产生安全威胁。
2.3管理意识不强,缺乏管理经验
设备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管理模式过于滞后,流于表面,这种现象在非公有制经济中表现较为明显,从根本上说也是由于传统产业的经营者没有认识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在生产建设中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而忽视了由于机械设备故障而带来的影响。综上可以看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管理意识,并且缺乏相关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水平较低,是导致目前我国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存在问题的关键。
由于在实际生产建设中,缺乏机械设备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管理经验不足,对机械设备的保管也存在欠妥的行为,存放机械设备时,一般都会把机械设备存放在空置的厂房内,但由于厂房相对比较潮湿,所以很容易因为受潮影响机械设备的性能,导致设备零件氧化或者腐蚀生锈等,破坏机械性能,给企业带来损失。有些厂房即使符合存放机械设备的条件,但由于缺乏管理人员和保管经验,也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性能。
3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措施
3.1制定强保养和零等候的工程制度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的过程中,要以“强保养”为核心,制定相关的养护制度,加强对生产设备的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要以“零等候”为核心,加强对辐射设备的管理,这类维修人员要对设备的软硬件进行增补与完善。其中,“零等候”主要指设备在发生故障以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间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间为零以及等候维修资料时间为零,进而不断提高维修的效率。在我国生产模式不断机械化的背景下,一定要根据设备保养的现状和企业发展的特点,制定和完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将维修保养费用降到最低。
3.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中,每一项工作的进行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努力。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态度等都对维修保养工作的实现有直接影响。企业要加强对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技术人员应对机械设备故障和日常保养的能力。机械设备培训应当以具体的设备为基础,每个不同的机械设备都有着不同的操作和维护说明,相关企业可以将与设备配套的说明书作为培训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和创新,使设备维修人员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去理解和掌握维修和保养的原则、注意事项等。对于新采购的设备,可以聘请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作为培训主导,将新的机械设备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这样可以强化维修人员对新知识的领会程度,避免过于依赖经验引发的维修和保养问题。
3.3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
机械设备由于长期处于高速运行的状态,磨损、老化、腐蚀等问题比较常见,这些问题都会对机械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引发故障。机械设备的故障经常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损失的程度是没办法预计的,所以一定要从源头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加强机械的性能,延长使命寿命的同时,也是在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由于机械设备本身不同的工作性质,所以其内部各组成零件的性能和强度也都不一样,影响因素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相同,因此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时必须要有针对性,清楚掌握每一个零件的性能,针对设备故障独特的改造特性制定维修和保养方案。
由于机械设备的独特性决定了平日加强机械设备养护力度的重要性,一定要遵循细心管理和养修并重的原则。在日常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每天都对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并且定期进行全面养护,认真填写养护记录,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检修人员沟通,对检修需要的配件,要提前准备以便缩短维修时间,保障工作效率。对机械设备的保管,也要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明确责任与义务,防止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推托,严格落实责任问责制。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占有很大比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一些局限,尤其是维修养护方面,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引进新的维修技术,迅速完成零部件磨损修复或者更换处理,科学应对机械设备现场故障处理,提高维修专业性,通过有效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积极落实维修养护措施,从而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申兵飞.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9(11):93.
[2]李鹏飞.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管理探析[J].装备维修技术,2020(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