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桂秀
广西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桂林 541199
【摘要】目的:通过优质心理护理,观察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重症患者相关指标,判断其疗效。方法:治疗组患者实施优质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心理辅导、预防并发症、适宜运动训练等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患者明显更优,且保持着较高的满意度,两个指标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改善CCU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满意度等方面,优质心理护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心理护理;CCU护理;满意度
CCU是专门对重症冠心病而设计的,又称做冠心病监护病房(1)。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原因是因为胆固醇或者其他物质粘附在动脉壁上,导致动脉内径变窄甚至发生堵塞,从而影响血液向心肌的供补,心肌因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缺血或者缺氧,甚至坏死。(2)。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21世纪以来,我国冠心病病死人数呈增长趋势,特别是农村地区,死亡率明显上升,至2015年已超过了城市水平。其中城市居民死亡率为110.67/10万,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10.91/10万(3)。在CCU护理过程中,冠心病患者因为剧烈的疼痛致使言语交流上可能出现障碍,而又加上需要借助如无创机械通气设备,且时常会发现病友因为疾病而离世等各种各样的因素,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患者因为压力过大,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因此在CCU护理工作中,需要提高我们的护理服务质量。本文对优质心理护理进行了研究,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本院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重症患者中,筛选出80例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抓阄的形式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如下:
治疗组:男女比例65:47,年龄最大76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52.8岁,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5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66:46,年龄最大75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52.6岁,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4例。
通过统计学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筛选标准:通过症状、影响、实验室分析确诊为冠心病重症;无其他干扰研究的疾病;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伦理协会受理并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是包括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心理辅导、预防并发症、适宜运动训练等常规手段。治疗组在以上常规干预手段基础上,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住院环境干预。给治疗组患者独立的病房,给予最好的病床,根据患者的喜爱布置房间的温湿度,色调等,病房周边禁止喧哗和吵闹,增强患者的住院舒适感。交流语言干预。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上,以平等的朋友身份思考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及时为患者解除疑惑。做到轻言细语,无所不聊,问无不答。言语当中,给患者传递一个能治愈的积极信号,务必协助患者建立信心。心理干预(5)。做足患者病例研究工作,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数据,改变患者对病因的不良认知,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同时,向患者解释有关疾病的知识,让患者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疾病,降低患者对疾病的继发性焦虑。同时通过倾听,鼓励和支持等技巧向患者传递积极情绪,增进治疗依从性。护理时间干预。从护理团队中抽调一支能打硬仗,能吃苦耐劳的护理小组,建立4班三倒工作模式,确保患者身边每时每刻都有护理人员在场,及时为患者按摩身体,舒缓情绪,解决疑惑等。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以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评估
使用生活质量量表,其中总共包括8个项目,32个小条款,主要涉及生理、躯体运动、精神状态、语言逻辑、情感、疼痛、活力、生命体征等,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3.2 护理满意度
通过本院特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判断护理期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问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各组总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将所有研究对象的观察数据分组录入至SPSS21.0软件包中,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方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治疗组患者满意人数为56例,基本满意为50例,不满意患者6例;对照组患者满意人数43例,基本满意47例,不满意患者22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png)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发现,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患者表现更优,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
.png)
3. 讨论
优质心理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护理工作素养为原则,是目前医院护理干预的重要组成(6)。因为冠心病患者年龄偏大,身体组织器官处于一个衰老的阶段,且发病具有突发性和严重性等特点,做好优质护理预后工作,可以缓解患者情绪,稳定病情,帮助其更快的恢复(7)。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采用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后,同时通关满意度调查问卷显示,治疗组患者对我们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吃苦耐劳精神都赞不绝口,口碑得到了肯定。相比对照组,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呈现出一个质的飞跃,提高了14.3个百分比,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引以重视的数据,我们在保证患者治愈率的同时,也需要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提升硬实力。同时,通过生活质量量表显示,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这一结果表明,优质心理护理在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表现更好。对比两个观察指标,均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采用优质护理相比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好。
4. 结论
优质心理护理在CCU护理工作中,既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花梅.心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8(4):123 ~124.
(2)徐永健,葛均波.内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的图书.
(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发布[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7(04):54.
(4)刘丽华. 浅析现代护理模式的护患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0):115-117.
(5)刘宁,孔鹏,郑婵燕,周志聪.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02:154-156,159.
(6)陈杰丽.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08:238-239.
(7)杜桂华.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