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鹿角中心学校,湖南 岳阳 414107
摘要:如今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应该及时作出相应改变,同时相应的班级管理也应该积极的为日常教学所服务,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将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结合也是教学任务之一。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实现初三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初中数学;初三年级;班级管理;有效结合;主要路径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结合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班级意识不足,归属感有待提升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即学生的班级意识不强,学生对自身的归属感不强烈,这不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而信,很多学生还没有从初一、初二的学习状态中调整过来,学生之间还没有形成团体意识,这大大影响了班级凝聚力。因此出现了在数学课堂之中,由于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心情烦躁,进而导致学生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或争吵,但是其他学生却并未进行劝阻,只顾低头做自己的事情。这不仅影响了班级内部的团结,也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进而影响了班级内的学习氛围;不仅如此,还会阻断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而影响其他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家长的配合程度有待提升
实际上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较大。虽然其对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还不成熟。很多学生急于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表现自己独特或个性的一面,这就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增加难度。一个班级中有几十名学生,每一个学生在性格特点、学习状况以及对学习的态度上都有所差异,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与成绩,就需要深入地了解与认识学生。同时,教师还应在日常数学教学工作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家长进行沟通,发挥三者的共同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现阶段家长对中学生的教育的配合程度还有待提升。虽然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良好的方式方法。以初三数学家庭作业为例,很多学生对初三数学知识感到困惑、根本下不了手,而在家庭中家长自身的能力也不足,不能给孩子良好的辅导。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效果不佳,有些甚至是原封不动地拿回学校,学校与家长之间并没有良好的配合。而有些家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给学生请了家教,但实际上这与学生所接受的在校教育没有很大的差异,家长只是将自己的责任转嫁到了家教身上。由于家长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身心发展情况有细致的了解,因此无法与学校教育进行良好的配合。
二、初三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结合路径
(一)深入学生,加强沟通交流
为人师,应当以爱为先。
无论是开展初三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还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教师都应当用爱托起工作。在教学与管理中教师都应当关爱学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这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开展班级管理的前提。初中生想象力丰富、思想发展跳跃,且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尊心,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因此,初三数学教师不能在数学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曲解学生的行为,也不要“一竿子打死所有人”,对学生予以否定,而应当深入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某位学生突然发出很大的声音,学生们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了他身上,学生望向老师的目光也有些忐忑。虽然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中断了教学活动,但教师不要直接批评学生。教师应当化解当下情况,隐性提示学生做法错误,让他尽快回归课堂学习状态,在课下和他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这种行为的动因。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更被学生理解,也能保留学生的自尊心,能实现教育、管理工作深入学生内心深处,从而优化教育、管理效果。
(二)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策略
为了加强初三数学和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教师要重视基础,突出教学重点,化难为易。在初三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结合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在定理公式知识点推导过程中,要重视对其中蕴含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的讲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图形与性质》时,教师要围绕着重点难点知识来展开,明确课堂知识的重点、难点,用简洁的板书引起学生的重视,也可以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法、提问教学法等,使数学教学成为充满智慧的创造性活动,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进而促进初三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
(三)实施“三线合一”的管理模式
初中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很难抵挡住手机、游戏、电脑等诱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因此,想要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不但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管理与督促。第一,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首先应当明确班级制度,对上课迟到、没完成作业等现象进行严格管理,明确相关的奖惩制度,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约束其学习行为。为了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三数学教学质量,班主任可以在教室旁听,用班主任自身的威信来约束学生行为,使其可以集中注意力听讲。第二,数学教师可以将班级管理的问题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与困难,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进而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第三,家长应当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积极与班主任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学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数学教育也是学生日后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初三学生而言,由于面对中考的压力、课业负担较重,由此可见,加强初三数学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艺洁.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融入数学教学[J].长江丛刊,2015(14):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