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玩 读 写引领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走向深度学习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周黎黎
[导读] 现阶段的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自主性
        周黎黎
        江西省南城县泰伯学校  
        
        摘要:现阶段的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自主性,更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舒适、愉快的教学环境,促进其课堂学习走向深度。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这也是学生可以读懂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文章从探、玩、读、写四个方面积极探究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策略,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探玩读写;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通过总结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特点,其中较为突出的点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待数学这一逻辑变换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兴趣度还比较高,一开始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注意力开展数学学习;而另一方面,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为薄弱,在课堂中很难做到长久的注意力集中,而随着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会逐渐产生畏难心理,进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此,我们需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点的活动,在课堂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确保教学有效开展。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从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思维的发散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通过构建探究式、活动式、读写式等教学新模式,促进数学课堂的深化。
        一、创新探究式教学,加强师生交流沟通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且僵化,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教学活动都比较陈旧,学生只是简单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没有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得结论,只是单纯依赖于教师的介绍,开展的教学活动较为浅显,长久下去,他们对于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会被逐渐打磨消失。为此,我们进行授课时,要将课堂活动的主体交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针对数学问题开展讨论与研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入的形式,巧妙设计多种有趣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认同感;其次,教师可以在班内成立各个小组,通过小组之间的问题讨论、小组辩论等形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让师生在共同探究中将数学课堂引领到更深处。
        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位置与顺序》这节课的知识点时,准确判断物体的位置和顺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知识点,同时生活中有许多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教学案例为学生讲解,为此笔者借助生活中的知识与学生一同研究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森林运动会—跑步”的情景,利用这个情景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跑步的短视频,其中包括多彩多样的小动物形象,利用上述视频,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小动物的位置和排名顺序,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形式十分感兴趣,教学过程也较为顺利。接下来我采取问题引入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图中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的名次应该怎么排?怎们描述每个动物的相对位置?经过细致观察和深入探究后,大多数学生都找出了正确的答案。
        依据上述案例,我们利用生活中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将其设计成具有趣味性的教学问题,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将准备好的教学资源直观地为学生展现,并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探究相关问题,借此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二、依托游戏教学,推动数学课堂革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课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逐渐成为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内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度不够,思维能力也跟不上知识的深度,导致教师在讲解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时,学生都呈现一脸茫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被应用到数学知识的讲解中。

游戏化的教学新模式可以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下枯燥、单一的教学困境,营造出一种愉悦、轻松的教学课堂,让学生更乐于融入到教学环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点的认知。同时,游戏环节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以及兴趣特点,注重创新。游戏的创新对于多样化的数学课堂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创新才可以不断充实和丰富教学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快的玩乐中学会基本的理论知识,这有利于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多样性。
        例如,在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的内容时,先前学生已经学习过9以内的加减,因此在讲解时可以结合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开展复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针对新课的学习则可以根据数字的特性设计多样化的数字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在进行授课时就采取了游戏化的教学新模式,借此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以及兴趣。首先,在新课讲授之前,我拿出准备好的卡片,采取提问的方式,邀请班内的学生就9以内的数字加减展开数字接龙游戏,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接下来,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小明分水果”的辅助教学情景,让学生思考10根香蕉分成两堆可以有几种分法,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学生们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根香蕉和9根,2根香蕉和8根等等。最后我结合学生们的回答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依据上述案例,我们依据课本主题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巧妙地应用多样化的游戏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真正融入到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加强阅读指导,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于数学而言,学习不仅局限在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因为学生需要真正理解出题目原意,才能在做题时运用正确的知识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阅读对数学学习的作用显而易见。首先,低年级的学生加强对题目的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散,因为学生读题目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问题的过程;其次,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不仅对于数学学科来讲意义重大,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具有重要影响。数学课堂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参与的方式除了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是将自己的疑问甚至是质疑表达出来,因而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数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专业术语,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仔细推敲,才可以真正掌握,为此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也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聚焦数学计算,提高做题正确率
        小学数学教学重点是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学会如何计算数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由此可见,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步骤对学生的成绩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但在现阶段,很多的计算机工具出现,使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学生计算的正确率逐渐下滑,为此需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改变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的能力。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将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学生以理论为指导才可以开展后续的学习工作;其次,教师在讲解题目时,需要对学生易错的题型在课堂上开展系统的讲解;最后,教师将从自身出发,充分发挥板书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演化算式,以此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总而言之,开展深度学习是立足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实践。因此,我们应该不断革新教学理念,积极构建探究式、活动式、读写式等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逻辑思维、阅读写作等能力,促进他们多方面、多维度发展,进而达到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尹文军.例谈如何实现数学学习的“深一度”[J].教育观察,2020,9(19):132-133.
        [2]龙菲.初探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J].才智,2020(08):191.
        [3]王承发.数学深度学习要注重“四重”[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243+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