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贺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在当前的中职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也有必要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并应用移动互联终端的优势进行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中职;内科护理专业;教学方式;有效性
中职内科护理专业是作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专门开设的,注重内科护理岗位需求,提高护理水平,其相关专业的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以及实训。[]中职院校的内科护理专业教学作为实用性与教学性相结合的重点专业,应该在当前时代发展趋势下,结合行为导向教学的方法实现有目标、有方法、有质量的教学,才能有效提升中职内科教育教学质量。
一、中职内科护理专业教学结合移动互联终端的必要性
移动互联终端区别于传统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其优势在于移动便携、应用广泛以及性能全面等。而在内科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到不同中职院校在专业设施设备的配置上、师资教学的能力上以及对于内科护理专业课程的理解偏差上的限制,导致在中职院校内部的内科护理专业教学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互动性和实践性。因此,在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结合内科护理教室的基础上,中职内科护理专业课程还应以移动互联终端设备进行更好的课程优化、改进以及升级。对于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内部结合移动互联终端设备开展内科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符合中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课程要求
内科护理专业课程对于移动互联终端的应用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在此层面上,将课程与移动互联终端设备结合既能让学生尽早了解到对于移动互联终端设备在内科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领域,又能让学生进行较为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和教学。移动互联终端设备的相关应用在内科护理专业教学中只是以基础知识结合一定的内科护理基础能力进行开展,这对于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基础专业素养具有较为良好的意义。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文化层面、理论知识以及课程专业素养等方面较为欠缺,因此,结合移动互联终端如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应用和实践操作分析能够让他们尽快的适应内科护理专业课程对于互联网设备、智能化操作以及内科护理程序产生一定的了解,符合中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二)、提高中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教学质量
在中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课程中,老师的教育教学受到内科护理实验室教室的限制,不能时刻结合内科护理相关操作对学生所在学校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性操作演示,这对于中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在结合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基础之上,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应用智能化教学方式,从而不受场景设施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课程发布以及相关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相关理论专业知识之后能够及时将相关的内科护理技术与经验进行反复操作直至熟练为止。极大的提升了中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效的推进了内科护理教学的相关进度。
(三)、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对于中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课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将这门课程的实践与中职学生日后的职业专业素养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在当前“大智移云”的移动互联网终端时代,一定要在中职院校内科护理专业课程上以内科护理教学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终端设备为切入点,并最终广泛应用在不同场景、不同需求以及不同专业化角度的职场中。
移动互联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为这一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更应该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创新发展内科护理专业教学课程,培养出在“大智移云”时代所广泛认可的内科护理专业化人才。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训结合
中职内科护理专业所要求的实操性较强,中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科设置特点,在结合适度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在实训室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部分中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年限,在掌握学科核心知识的前提下尽早进入实习培训岗位,将所学与所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反复加深印象的同时,为以后进入职场提前打好基础。在学生考核、期末测评时也可以更多的加入中职内科护理相关实操的测试进去,如在期末考卷中加入内科护理操作相关题目,涉及相关内科疾病以及模拟内科护理学相关的题目等,重视从考核的角度去测试学生对于专业相关的知识掌握程度。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提升综合内科护理技术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中职内科护理相关专业人员往往不仅要处理涉及到电子仪表方面的工作,还包括有护理诊断、医护合作性问题控制以及内科护理相关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在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阶段就应该不断向学生灌输学习本专业相关专业知识的观念,多学习,多体会。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在学科设置上可以向中职内科护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和本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如: 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内科护理基础学科,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入手。而在实习培训阶段,就应该多运用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由中职内科护理专业本身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就必然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实操经验,所以更应该抓住实习的机会。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
在当前时代,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纸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职内科护理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步的趋向于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远程护理、无线管理控制等。因此中职院校的中职内科护理专业学生在中职院校期间就应该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出优良的职业习惯,这样在进入职场以后才会更加迅速的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并能进一步在职场得到更好的发展以适应自己的职业发展。
(四)、行动导向教学法提升内科护理专业标准化
在当前的中职内科护理课程设计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设计不规范、设计随意性以及设计不合理等现象。对此,根据我国的教育部在专业化教育院校内部的要求:在相关实用性、应用型以及中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计中规定,应该加强对于专业课程设计流程的管理,使得中职内科护理课程设计流程趋向于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首先需要在了解和清楚中职内科护理课程具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设计;其次,结合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相关特点,在对中职内科护理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和标准进行简单的具象化、模式化处理,使得部分专业内容更能够为大部分学生所接受。在中职内科护理课程设计过程中也需要结合相关的专业特点和特色,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内科护理基础学科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在结合相关的内科护理专业特点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内科护理学科。对于内科护理学科设计的流程应该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上,这样才能进行质量的同时保证内科护理学科的显著性和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及当下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应用优势可以从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习惯入手,为树立良好的中职内科护理专业学子良好的职业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龙开云. 中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探析[J]. 家庭保健, 2018, 000(015):174-175.
[2]李丽. 思维导图在中职《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的探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0(028):P.183-184.
[3]金霞霞. 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J].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8):00150-00150.
[4]蒋冬梅. 同伴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健康之友, 2019, 000(00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