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鼓励的方法促进小学德育的生长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 谭健
[导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为了 促进人的自我发展。
        谭健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康小学        广东广州   510620

        摘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为了
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小学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
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
作用。结合我校的省级课题——《基于生长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在
生长德育学科,开展运用鼓励的方法促进小学德育的自主生长研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长、鼓励的方法、爱与信任、观察效果、群体影响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经典著述《教育的目的》中开宗明义说:“学生是有
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为了促进人的自我发
展。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
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
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
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二、生长教育理念的内涵
        生长教育源起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理论,其内涵在于尊重生命的主体
地位,遵循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保护和激发个体内在的成长动力;充分调动学
生主动发展的灵性,让学生的智力、品德、体质等方面正常地生长,使他们的潜
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够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为自己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打
下基础。
        三、理解鼓励的方法
        鼓励教育又称赏识教育,是一种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以自信、
自强、进取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方法。多采用鼓励式教育是符合学生心
理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一种方式。 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帮助孩子塑造良
好的性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鲁道夫.德雷克斯在《教师挑战》一书中指出:鼓励就是老师清楚看到孩子
的实力和能力,给孩子传递真实、客观、乐观的信息和态度。尊重本身就是一种
鼓励,信任就是鼓励。鼓励的方法很多,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四、运用鼓励的方法促进小学德育的自主生长研究  
         结合我校的省级课题——《基于生长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在
生长德育学科,开展运用鼓励的方法促进小学德育的自主生长研究。
        (一)运用鼓励的方法离不开教师的尊重、爱与信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是除了孩子的父母之外,第一个对孩子
专门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师生关系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当教师用尊重、爱与信
任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孩子就易于接受教育的影响,反之就会影响
教育效果。而师生互动方式在课堂上与课后都能具体表现出来,比如:教师一句
鼓励、宽容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慈爱的动作都能传递出爱;课堂上对学
生的关注、鼓励;课后与学生的谈话沟通;教师跟家长的沟通与反馈等都是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与人相处的能力,使学生更好融入集体之中。
         (二)运用鼓励的方法需要教师不断观察效果
         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鼓励,鼓励的方法是否有效果,需要教师不停观察
效果,而不是机械地学习。比如对学生良好的意志、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教
师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和评价,把鼓励传递给学生。二年级的灵子同学每节语文
课都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听课,举手发言,课堂行为规范,在我的持续的关注
和鼓励下,她成为班级文明行为习惯的榜样。对小学生尊敬老师,礼貌教育的
培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把学生的闪光点放大,给学生正确的自
我评价。小浩同学在礼貌上有很好表现,每天进校门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出校
门时向老师挥手说再见,我不断称赞表扬他,增强了他的自信心,拉近了师生
关系,惊喜地发现他对学习有兴趣了,课堂上发言主动了。
         (三)借助群体影响加强鼓励的效果
         一个孩子的基本需求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具有生物机制和要求的生理机体,
其次是一个遵循心理机制的心理实体,最重要的是想要有归属感并在群体生
活和社会气氛中行动的社会人。所以群体中同伴的赞许显得更重要。教师可以
使用群体影响,通过鼓励的方式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产生良好教育效果
的叠加。比如培养学生学习的品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横向对比,
当学生有点滴进步就及时进行鼓励。
        二年级的小泽不是个头脑灵活的孩子,语言表达也比同班同学发展慢,说话
和读课文咬字不清,有点结结巴巴,各科成绩都处于合格边缘。但他性格温和,
乖巧听话,每当我上完语文课,他都会来讲台默默地把我的书,麦克风,红笔收
拾好递给我,每次我都会对他说谢谢,新冠疫情学校复学后,我问他:小泽,回
学校上课开心吗?线上学习期间你好努力哦,每次作业都能拍照上传给老师批改,
有错误还能及时订正后上传,你真棒!从他闪闪的眼光中我能看出他的快乐,语
文课上他很安静听课,还开始举手发言,书写跟上学期比较有明显进步,更让我
惊奇的是他的看图写话,居然写了长达13页的童话故事。我把他的进步在班级
家长群进行分享“小纪写了13页长的一个童话故事,真让我惊叹!这孩子返校
回来后,学习积极性很高,作业完成很认真。”我在班级里鼓励他,分享他的童
话故事。老师对他的肯定和鼓励,增加了他学习的自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时
隔几天后,班级再次出现一篇长达13页的写话练习,13页的故事啊,不要说故
事写得是否精彩,能让一个二年级学生坐下来写完13页的写话就是一件不可思
议的事情!更何况书写工整,内容有趣。我在家长群分享到:小敏对大自然提出
了五个疑问,每一个疑问都进行了解答,好比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孩子们的创
造力是无穷的,令我惊叹!老师正是借助了家长和班级群体的力量,将鼓励的力
量传递给更多的孩子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教育奇迹。
        教师不但要充满热情,关爱学生,而且要善于鼓励孩子,在日常的教学活
动中,寻找学生身上品德的闪光点,通过鼓励和群体的影响,营造正确价值导
向和充满爱的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激发每一个学生自主生长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生长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教师:挑战》[美]鲁道夫·德雷克斯  著
[3]《教育的目的》[英] 怀特海 著
[4]黄杰波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鼓励式教育[A].《科技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