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批复之后,根据工程的不同性质和复杂程度,将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一起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承包商或联合体完成,最终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目标的工程承包模式。因此,对于业主和承包商来说,总承包模式的风险与传统施工招标模式具有显著的不同,准确预测和合理划分总承包模式的风险,是这一新型合同模式在公路项目中顺利实施的保障。
关键词: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风险划分;分析
1导言
设计与施工总承包模式是为了解决设计与施工招标分离带来的弊端所形成的一种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模式,其基本出发点是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高度地组织和管理,降低设计施工不协调带来的工期与投资风险。该模式最初起源于欧洲,目前在欧美地区广泛发展和采用,据统计,美国和欧洲建筑市场的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占据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呈现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较好优势。目前,该模式也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应用和发展,交通运输部从2006年就开始在多个省市开展设计与施工总承包模式的试点工作。
2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优势
设计施工总承包一般是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初步设计批复以后,根据工程的性质及复杂程度将设计与施工任务同时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商,最终达到所约定的工期、安全、质量等要求。由于设计与施工采取同时委托方式,这使得设计与施工脱节、相互沟通不完备等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及时调整设计与施工方案,能够有效地对工程的进度、费用及质量进行全面掌控。
2.1优化投资
传统建设体制下设计与施工分离,设计人员按照自己的模式工作,前期勘测获得的各种数据也难以让设计者满意,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变更问题,几乎每一个项目都会因为变更调整概算,非常不经济。设计与施工总承包模式下,施工单位较早地介入,因此会在前期就考虑好了施工单位的能力及方案可行性,因此可以将施工纳入设计的考虑范围,使得设计施工总承包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变更引起的造价失控问题。
2.2保障施工质量
由于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对最后成品负全部责任,因此其组织成员都是利益共同体,为了确保施工建设质量往往会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此外,设计施工一体化使得设计与现场相互之间协调更容易,确保了边坡、地基、桩基及排水等与实际情况吻合。传统的建设模式则将项目划分成若干段,大量的分包商介入使得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设计施工联合体的模式利用联合体的规模投入最优化的资源,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
2.3保证施工工期
传统的模式下设计完成之后才进行施工单位的招标,但是由于设计工作本身需要一个合理的周期才能确保设计质量,加上设计人员对于现场情况掌握不充分,使得整体的周期较长,当施工单位介入后施工单位需要很好地掌握设计意图,相互之间沟通存在障碍,因此整体的施工工期都比较长。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提前介入工程的各方面,并投入资源进行准备,因此非常有利于保证整体工程的建设工期。
2.4降低业主管理难度
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业主的职责减少,管理变得简单,相应的协调工作也较少,业主将项目管理职能的大部分移交给设计施工总承包商,可以有效地缓解业主在高峰建设周期下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有效解决业主专业技术人员不够的问题,总承包模式下业主的风险大大转移。
3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风险划分原则
公路工程总承包项目开展过程中,承包商承担的风险相对传统承包模式来说范围更大。
为保证竞标价格的优势,承包商需要承担更多无法预测的场地条件等方面的风险。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双方需要在合同签订前先对风险分担进行明确。业主与承包商间进行风险平衡分配对双方风险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具体的分配原则为:风险过程中能够将风险分配到对风险控制能力最强的一方。比如,工程项目中总承包内容包括隧道等多项地下构筑物,在合同签订中会将不可预见风险划分到业主一方,由业主进行承担。因为在无法进行预估的情况下,承包商由于对场地的考察和时间限制不愿意承担这方面的风险,假设在总承包过程中,业主方面的场地资料是准确的,承包商在报价的过程中完全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进行报价,但是一旦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必然会加大工程施工量,所以承包商的报价必然会过低,甚至造成亏损,因此,这部分不可预测的风险需要由业主承担,否则承包商无法报价,或者为了有效解决不可预知情况导致承包商报价高等,也会加大业主的成本。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总承包过程中不可预见的风险问题最合理的划分方式为由业主承担,对于这部分工程风险,可以在工程量清单上通过暂定金额的方式进行列出。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项目中如果通过合同条款满足合同工期、价格以及功能等方面的项目,招标人一般不需要遵照传统的承包合同条款,可对条款进行修改。要想保证合同的实施,需要双方在合同签订前承认相应条款,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在招投标文件中需要对承包商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进行明确,使承包商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就明确自身必须要承担的附加风险,而在这个过程中承包商也会出于风险的考虑,提高投标价格。
4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下风险合理划分对策
业主在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开展前,需要对工程施工中的各项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和判断,并在招投标文件中对业主以及承包商方面需要负责的风险责任进行合理划分。通过对公路行业总承包模式项目风险来源分析可知,总承包模式风险中包括设计、技术、自然、政治、政策经济以及一些不可抗力风险。通过对工程项目建设中风险的分类以及研究对风险划分的具体方案做如下分析:
一是设计风险:初步设计不完善存在初步勘测以及概算失误等方面的风险。施工图纸设计不完善,比如,文件中存在遗漏等,需根据审查意见进行图纸修改,由于承包人问题导致设计更改或者增加用地范围等。其中初步设计造成的风险需要由业主与承包单位共同承担;初步设计批准外增加的内容由业主承担,其他的风险则由承包人承担。二是自然条件风险:施工场地地质以及水文条件测量难度加大造成的费用增加,这项风险需要由业主承担。三是技术标准变更风险:施工中由于技术标准变更导致的工程风险。一旦出现技术标准变更,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由职能部门对风险问题进行组织协调。变更申请部门需要对风险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包括影响因素、范围等,做好变更前的准备和变更后的实施策略制定。四是工期延长风险:由于业主或者工程变更等导致的工期延误,风险需要由业主承担。但是如果由于承包商造成的施工延误,则需要由承包商承担。五是暂停工风险:由于业主造成的停工由业主承担。六是政策风险造成的施工成本涨落以及政治、不可抗力风险造成的损失,由业主承担。
5结论
综上,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下业主与承包商承担的风险发生改变,因此,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做好风险分析工作,合理划分业主与承包商间的风险责任,保证风险划分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郑葳怡.基于财政应急项目的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运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9):235-236.
[2]石良俸.浅谈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发展及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8):153+151.
[3]霍里斯,范贤芳.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分包及其招投标法律问题[J].交通企业管理,2017,32(04):84-86.
[4]黄硕峰.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实践与探索[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10):110-111.
[5]范炳杰.浅析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在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1(04):269-270.
[6]唐承福.设计施工总承包在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