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意义及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潘巨祥
[导读] 摘要:农业机械化就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借助机械化设备,使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明显提高的一种现代化生产模式。
        平南县上渡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广西贵港  537304
        摘要:农业机械化就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借助机械化设备,使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明显提高的一种现代化生产模式。笔者在文中结合农业机械化在应用和推广过程中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农业生产
        引言: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变革,传统的家庭生产模式已逐渐向规模承包经营转变,这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对于连片耕地来说,农机具有高效、优质、经济性好的特点,受到了生产经营者的广泛认可。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人力劳动的负担,就需要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程度,使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上来,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是必然发展趋势。现阶段,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都开始机械化、自动化,使耕作、播种、收获等多种生产工序变得更加精确和便捷,也为农业生产的效益提升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1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
        农业机械化是指农活操作由使用人畜力转移为使用机械,手工劳动被机械操作所取代的过程,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 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作业机械化,如农作物的耕种、排灌、植保、收获,渔业的放养、打捞等;(2) 产品运输和加工的机械化;(3) 农业基本建设施工机械化等。其作用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
        2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现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与竞争力。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农业机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除了种植,还可以洐生代工、深加工等产业,这些产业就需要到农业机械。例如,广东、广西地区稻谷早晚就收割季节雨水较多,稻谷收回来后难以自然晒干。于是就有农民购买烘干设备,建烘干作坊,有偿为农户提供稻谷烘干服务,收费合理,解放了农户的劳动力,得到了农户的极大好评。
        (3)能够有效提升粮食产量。采用机械化进行有效的灌溉,提升灌溉有效性的实现;依靠机械化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进行综合治理;运用机械化进行施肥,更可以提升肥料的利用率与吸收率等等,都能够有效的提升粮食的产量。可见,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对于粮食产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3 农业机械化推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重视程度较低,推广面较窄
        农业机械化应该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才能发挥出其应有效用。农业机械应用既要在农业生产之前和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也要在农作物深加工方面普及机械化。当前相关单位对于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多限于现有的机械推广,极少做深入的研究,引进、开发适合本地区的农机机械。若不能将农业机械的应用价值普及给广大农民,那么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应用优势不清楚,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就难以普及。
        3.2 农机推广体系不完善
        农业机械的推广理应有着健全的制度体系作为有力保障,这是保证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但是在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中相关制度体系往往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说对于推广人员的培训不到位,使得推广人员的业务能力较低,不能够将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要点告知农民,农业机械得不到良好的保养和维护,使用上也缺乏科学性,将会极大的制约农业机械功能的发挥,其使用寿命也会急剧缩短。除此之外,农业机械推广体系的不完善还会造成责任不明的问题,推广人员对于自身在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中的职责不甚了解,不注重完善自身知识技能,将无法就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对农民做出正确的展示。


        3.3 新形势下农机推广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农机推广人员只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为目的,不注重知识的更新,事业心、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主要精力没有真正集中到考虑如何能用更好的工作方式、方法把农机推广事业干得更出色、更好,积极性不高和技术力量
        3.4农民购买力偏低及农业机械的产出不明显
        农民是农业机械的主要操作者,他们在购买农业机械时除了要考虑农业机械的价格,还要考虑机械的产出。有些实用的农业机械的价格仍偏高,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价格更是超出了农民的购买力。农民投入资金来购买农业机械时,还要考虑成本回收周期及机械产出,回收周期长、产出不明显的农业机械,抑制了农民的购机热情,这也是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4 加快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建议
        4.1 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农机项目
        加大农机推广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机购买补贴政策宣传,增强推广面。持续开展农机示范点推广,做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带动的推广。加强扶持力度项目实施规范化、引导农民自觉选用新机具、新技术、增强推广效果,提高推广效率,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广泛开展。
        4.2 发挥基层农机推广队伍的重要作用
        基层农机推广队伍主要职能是承担着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服务、农机使用、维修及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业机械主管部门需要多形式、多渠道提升农业机械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有计划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鼓励农机推广人员学习各项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相关技能。还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完善推广。
        4.3 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力度
        农民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体,要定期组织农民进行学习,向他们宣讲新技术,对农民进行专业化的指导,提高农民的机械化操作水平。对于一些思想比较先进的农民,可以举行培训班,配合农机推广人员的推广。提高他们整体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是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的前提。相关部门可以邀请农机技术人员开展一系列讲座,向农民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他们对农业机械使用的热情。也可以安排技术人员走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如何操作及维修农业机械,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率,真正让农民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福利。
        4.4 加大农机服务需求信息发布量
        农机的价值就在于使用,要定期发布农机服务需求信息,让农民闲置的农机发挥更大的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农机服务队跨地区作业,就像北方的收割机忙完本地区的收割作业后到南方地区来作业,增大了农机的产出。
        4.5 建立农机安全管理制度
        逐级设立农机监理机构,配齐工作人员,深入到乡村开展农机安全检查管理工作。全面地掌握和监控农业机械的安全作业生产。
        5 结语
        农业机械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广大农机推广员持之以恒的去做,并且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推广体系,全面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参考文献:
        [1]李灿,唐仕勇.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机,2011(11).
        [2]陈晓菊.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方式分析与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16):61.
        [3]娜仁图亚.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河北农机,2014,57(10):15-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