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1杨海恩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1杨海恩 2申彦忠
[导读] 摘要:针对电力公司来说,在其发展阶段唯有科学使用电力资源,优化电力工程管理方式,方可在最大限度上促进电力项目建设的稳定进行,由此,电力公司在发展阶段要积极迎接挑战,寻找创新发展体制,引入更为科学的管理思想,提高管理者的专业能力,认真研究企业运营阶段的基本状况建立科学的创新管理形式,进而为国家经济体制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身份证号码:23018219660304XXXX    2身份证号码:23030219750910XXXX
        摘要:针对电力公司来说,在其发展阶段唯有科学使用电力资源,优化电力工程管理方式,方可在最大限度上促进电力项目建设的稳定进行,由此,电力公司在发展阶段要积极迎接挑战,寻找创新发展体制,引入更为科学的管理思想,提高管理者的专业能力,认真研究企业运营阶段的基本状况建立科学的创新管理形式,进而为国家经济体制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推进,国内电力项目逐渐向国际化方向迈进,其管理模式也逐渐学习国外科学技术,但是,因为受到国情的限制,导致国内电力项目管理工作并无法完全适合国外的管理形式,所以,要求正视当前电力项目的管理模式,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寻找更新更先进的管理形式,以提高电力项目的管理效率,推进电力工程长远发展的步伐。
        1、电力项目管理的意义
        电力项目管理具有显著作用,属于电力项目的基本构成部分。电力项目管理中需要电力公司严格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来科学管理电力工程的全过程,保证电力系统的科学性,有效防止各种安全问题的出现。通过控制电力项目,电力公司知道每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任务,共同做好工程的科学管理,可以提升电力工程建设效率。因为电力项目管理涉及了项目监理管理、原材料控制、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设计管理,由此就使得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唯有妥善处理各部门间的联系,方可确保电力项目管理的质量及效率[1]。另外,电力项目管理活动通过综合化管理,可以规范电力公司的施工建设,保障电力项目按时完工,增加电力公司的总体效益。
        2、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模式问题探讨
        2.1业主自建模式分析
        业主自建模式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初电力企业发起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应用于监理制度建立之前,主要是业主对电力质量进行监控,负责项目的全部建设过程。多是由业主建立一个临时的管理机构,因此在管理上存在大量的经验缺失,技术上也落后,管理任务重,因此管理效率上不高,常出现电力工程管理安全问题。目前,这种方式已经逐渐被代替,采用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监理模式。
        2.2 CM形式
        电力项目管理传统形式中的CM模式是20世纪产生的电力管理形式,其是指业主把电力工程交给专业人士来管理,可以加快电力项目规划与建设进程,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采取CM模式来管理电力项目,既能够得到边设计边建设,还能够及时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在CM管理方式下,电力公司直接负责电力工程施工,业主和承包单位的合同采取承包模式一般是成本加利润。当前,CM模式在部分电力项目管理中的使用,但其依旧处在没有成熟的状态下。
        2.3 PMC模式
        PMC模式是集合了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的管理模式,省去了监理单位这一环节,工程承包商需要负责项目的设计、材料采购,并且进行施工。在这样的模式下,提高了工程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度,使得工程能够有序进行,是现今电力工程管理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模式。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3、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3.1 BT模式
        BT模式是共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一种优化与实施的全新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应用,一方面能为委托人提供全方位的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投资的回报、工期以及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缓解政府资金的压力。

与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相比,BT模式在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一,有利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参与方合理分担风险,BT模式倡导的是收益和风险在政府与参与方之间公平的共享和分担;其二,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并且也是项目的实施者,通过应用BT模式,能够减少政府投资的情况下,吸纳社会资金进入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从而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其三,有利于转变政府的职能,应用BT模式,可将政府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职能分化出来,有总承包管理和分包商管理进行项目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化,实现项目的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形成协调运转,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3.2滚动开发模式
        滚动开发模式是将管理分为若干个流域,建立流域化电力管理模式。使施工任何阶段都具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将管理任务下发到个人,提高管理的精准性。采用梯级管理模式,分别负责一个阶段的管理,并具有整体的管理理念,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的针对性,促进其专业化的形成。滚动开发模式强调管理的实时性,通过人工管理与计算机管理的方式来提高管理的效率。
        3.3 PDCA管理模式
        简称,指的是在探讨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数据库、图表等,综合体现得出结果,最后推动电力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过程,这种管理模式以人为主导。PDCA管理模式具体的意思是:一计划,即有针对性地制定方针、目标、措施等;二执行,即计划制定完成后,落实其中的各项工作;三检查,即通过有效的手段检查计划工作的落实情况;四处理,即总结经验、调整变动、制定制度。总的来说PDCA管理模式作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其中的措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在这个背景下,就需要管理能力水平较高的团队,来完成管理工作较大的任务量。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PDCA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同时也提高了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
        3.4创新EPC管理模式
        EPC管理模式被认为是现代社会最有效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与以往的方式相比,该方法强调人性化和高效化管理。通过电力企业人员的激发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在管理中,人才的专业性是管理执行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应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管理团队,优化团队组织结构,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可以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吸收专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并且每个企业要有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制度和体系,以促进EPC管理的执行,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效果。同时,应建立电力工程项目的评估、监督和考核管理机制,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面评价,在工程可行的基础上方可施工。并且要在施工之前对项目的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减少成本浪费,减少决策失误,确保管理效率。电力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在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保证质量,对任何一个环节都应严格把控,严格控制资源浪费。对企业而言,如何将管理理念应用于电力工程中,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才是电力工程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电力公司运行和发展阶段,因为社会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电力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并提高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促使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得到创新。电力工程关乎我国民生问题,与经济命脉密切关联,不管在施工技术方面,还是监督管理方面,都需要严格把控。为了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确保电力工程管理的质量,就必须不断改进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熊云梓.电力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 97.
        [2]张楠.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变主要措施[J].民营科技,2017(11):141.
        [3]刘秀丽.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1.
        [4]周宗波.电力工程管理创优中的控制对策[J].低碳世界,2017(26):135- 136.
        [5]李勇,周辽,周杰,叶隆,王昶,李翔翔.浅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J].今日科技,2017(07):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