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铁投广润物流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党员管理逐渐出现若干问题,比如主动性欠缺问题、形式主义问题。这不仅是由于教育培训刻板单一造成,也由于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的缺陷。因此,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做好党员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与时俱进,科学定位,也需要建立健全监督引导机制,同时多种教育手段综合应用以提高党员管理工作的品质和成效。
关键词:国企;党建;党员;管理;策略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员则是党基层组织中活的“细胞”。只有每个党员充分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组织才能展现战斗堡垒的强大战斗力。只有每个基层党组织做好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工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党建工作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风险与隐患。
一、国企党建中做好党员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主动性欠缺问题
经济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不仅使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全球化发展大潮,也使外部环境的变动愈发深刻地影响着国内经济与社会环境。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日益严峻的竞争及长期难有彻底改观的世界经济局势给国企生存发展造成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困境之下,国有企业必须紧紧围绕生产经营重心展开各项管理活动。然而,正是由于不少国有企业的关注点过于集中于生产经营,导致基层党建工作渐渐丧失应有地位。其中一些国企党建的党员管理工作逐渐显现出各种问题。
比如主动性欠缺。由于对个人或小群体的物质利益等过于关注,造成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虚化、弱化,除非有工作任务或直接命令,否则难得主动提供服务。不仅如此,部分党员缺少进取精神,思想怠惰,工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一方面缺少品质效率,另一方面党性原则不强,见功利就上,遇困难就让。久而久之,这些党员不仅难以体现出党的先进性和榜样性,还连带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形式主义问题
欠缺主动性和进取心的基层党员工作不仅严重削弱了党在广大基层一线群众中的影响力,而且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出现基层党建形式主义日益严重的不良倾向。
比如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徒有其表。党的政策纲领与宗旨对这些党员而言如同耳旁风,入耳入口却不入心入脑。个别党员只能在口头上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充当着理论上的巨人,可在现实工作中则言不符实,成为行动上的矮子。
又如,部分党员习惯于“对上不对下”,只求所作所为能够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擅长在领导面前“作秀”,却对基层一线群众的现实要求不闻不问,或是对本职工作范围内的服务讨价还价,严重违背党的奉献原则与服务宗旨。
二、国企党建中党员管理问题的成因
(一)教育培训刻板单一
造成当前国企党建中党员管理工作问题的原因众多,其中较为典型的应是教育培训刻板单一。一些国企党建工作针对党员的管理长期一成不变,满足于简单的开会、做报告、读文件等极为有限的模式。虽然时代早已快速发展变化,然而这些党员管理活动鲜少出现根本性突破,导致党员管理活动与时代发展客观要求之间渐行渐远。当越来越多年轻党员加入,僵化的管理工作势必难以激发起新生代成员的认同。而这也是造成这些国企党建工作愈发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理论有余实践不足
刻板单一的教育培训除了严重降低党员管理工作的品质与成效外,还有一个显著的负面影响就是导致党员管理理论有余实践不足。这些国企的党员管理工作满足于理论宣灌,往往是党务人员在台上长篇大论的灌输,台下的党员群众心不在焉或置若罔闻。如此一来,党员管理便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一到实践环节便“此路不通”。不少年轻党员更因此而逐渐丧失党性原则,在具体工作环节无法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徒有其表的形式。
三、国企党建中做好党员管理的策略
(一)与时俱进,科学定位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企党建工作中的党员管理不仅是党的理论、政策和纲领的教育引领,同样也是针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关心和关爱。只有成为广大党员在关键时刻能够依靠的贴心人、娘家人,基层党组织才能得到最大多数基层党员的认同,才能更加具有归属感和凝聚力。因此,新时期国企党建做好党员管理的前提之一就是在与时俱进转换思想,科学定位,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还是为广大一线党员干部群众服好务的基地与平台。
只有在管理思想上树立起服务意识,国企党建工作才能着眼于新时期一线党员的真实诉求,才能基于扎实的服务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认识、实践能力。而这也是通过持续优化党员管理提高国企党建工作品质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建立健全监督引导机制
党的组织建设与党员管理不同于更加具体的企业生产经营,具有更多“务虚”特色,且针对党员干部思想意识的教育也更加隐性而难以直接见到实效。这就更加需要基层党建工作及对党员的管理活动加强监督与引导,通过内外联动提高党员管理水平。因此,新时期国企党建做好党员管理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督引导机制。
比如,严格制定以“三会一课”为框架的常态化、长期化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不仅要将其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体系,而且需要严格记录考核,将其作为考核评价的组成部分。
又如,鼓励党外人士和普通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管理活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习惯于对上不对下的党员或许能够在领导面前营造起良好的形象,却往往在普通群众面前原形毕露。这种有群众参与的监督才是更具力度和实效的监督。不仅如此,通过群众的深度参与,国企基层党建工作与党员管理的实际情况能够为更多普通干部职工了解,也有助于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开展组织教育工作。
(三)多种教育手段综合应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不仅让越来越多国人改善了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精神追求。新时期的国民生活不仅形式愈发多种多样,且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形式也正在成为广大企业职工劳动之外关注的焦点。因此,新时期国企党建做好党员管理也需要多种教育手段综合应用,将生活化手段应用于创新党员管理的过程。
比如在司空见惯的座谈会、读报告文件之外,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走出会议室开展生活化的教育引导同样至关重要。例如时下愈发受到追捧的红色旅游就是既有形式又有内容的创新党员管理和基层党建工作新选择。红色旅游不仅具有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基因,具有强化革命理想的积极作用,同时,以旅游的文化形式开展党员教育也更具渗透性,有利于提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结束语:
教育、管理和监督好党员的重点不仅在于具体实施手段层面的优化与创新,更需要结合时代发现特点了解和掌握新时期国企党员思想意识与行为模式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环境的变化已经深刻影响了新生代党员从思想到行动的方方面面,国企党建的党员管理工作就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需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尤其是一些国企的党员管理长期一刀切、大一统模式难有改观,必定影响党建工作中党员管理的成效性。新时期国企做好党员管理当彻底突破传统粗放模式下固化、僵化、单一化的弊端,探索一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且精细化的创新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国企党建做好党员管理的趋势与方向,也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甘泉.论国企党建中做好党员管理的反馈调节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19,(12):35.
[2]陈锐.新时期国企党建中做好党员管理实效性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9(49):8.
[3]郭守华.杨晴.张帆等. 国企党建中做好党员管理的策略研究[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3):9.
[4]黄高锋,李铁柱. 新形势下国企党建中做好党员管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9 (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