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1期   作者:黄元为
[导读] 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而言,反腐反贪始终是国有企业需要开展的重点内容

        黄元为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550081  
        摘要: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而言,反腐反贪始终是国有企业需要开展的重点内容,切实落实国有企业监察工作,发挥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在新时代下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当下国有企业发展形势,对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基于问题层面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进行深入分析,为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提供理论层面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方法
        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有企业的发展对于能否实现社会持续性的稳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应当结合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调整与优化自身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助力。而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应当在当下突出开展、重点开展、高效开展,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效果。
        一、现阶段的问题分析
        纪检监察是党的纪律检察机关和政府的监察部门行使的两种职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既有利于日常工作、经营的有序开展,又能够实现对于国有企业的“源头治理”,提升企业未来发展中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但现阶段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共性化的问题。
        (一)党建基础薄弱
        党建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相关纪检监察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不强,思想意识、专业知识还欠缺,在为企业服务方面专业化程度不高上来。具体到实际中,如基于已经发现的一些同事存在一定的违纪行为,个别纪检监察人员,徇私情,帮助包庇违纪情况,不能够严肃的秉公处理,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埋下了安全隐患,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隐患逐步增多,最终转化为风险,对企业造成严重冲击[1]。
        其次则体现在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方面来。具体到实际中,基于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少企业存在借调、抽调人员来临时辅助纪检监察干部开展相关的监察工作,但是临时抽调的人手显然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无法落到实处,且由于其没有正确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反而对工作的开展及工作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工作效果不佳
        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常规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实际工作效果并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国有企业中,纪检监察相对处于一个“孤立”的状态当中,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与国有企业发展运营“两张皮”。基于此,前者的工作开展涉及不到企业重心,浮于表面,后者的发展运营找不到问题,存在隐患。
        此外,工作效果不佳还与开展工作的具体方法有关,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趋势促使国有企业在工作机制上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工作方法相对传统老旧,不适应当下新时代的工作发展需求,生搬硬套故而无法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


        (三)建设力度不足
        建设力度不足是指国有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不能严格落实坚持“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的发展要求,无法形成“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局一盘棋”大监督工作新格局,对于纪检监察建设力度表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的现象[2]。建设力度不足,导致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始终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导致纪检监察工作始终困在传统的监察模式当中,无法与新时代共同进步,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二、提高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分析
        围绕上述对于国有企业现阶段纪检监察工作的共性问题分析,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就是建立在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对于问题的具体解决策略,展开对于实际工作的优化与改善。
        (一)明确工作任务,全面从严治党
        党章是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出发点,监察法是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围绕这两点,纪检监察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监察范围与工作任务,对于重点岗位重点监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以严肃的问责推动责任的落实,不断增强公司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扩大来源、全面监察的基本工作形态。
        (二)创新工作形式,规范意识形态
        基于新时代的发展诉求,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要形成新的发展创新工作态势,结合实际需要,从工作形式入手进行创新,避免基于传统方法下形成的教条思维对于当下工作开展所产生的具体影响[3]。具体到实际中,首先要规范意识形态,根据公司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职责,落实好意识形态管理监督责任,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党政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其次,围绕工作主体内容,做好深化、公开、透明的工作要求,及时发现腐败现象,扼杀腐败苗头,坚决拒绝姑息腐败问题,形成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对于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形成从干部到基层的全方位纪检监察工作新形式。
        (三)权利制约监督,保障群团组织
        权利的制约与监督首先要建立在关于企业自身权利的合理分配方面,在岗位与岗位之间,要形成权利均衡,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尤其是对于重点企业,要形成重点的监督工作,并将重点岗位的权利分解,从根源避免以权谋私的行为发生。其次是授权行为方面,对于领导人选的考核,除了过硬的才干,还要具备对于企业发展强烈的责任意识,形成对于企业建设的使命感与归属感,并对于领导层的权利能够稀释透明,实现“人人监督”的效果[4]。
        而在企业职工方面,则要坚持保障群团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围绕当下企业职工中的新职工,围绕新职工思想层面展开建设工作,尤其是重点抓好“青年讲堂”和“青安岗”活动,融入公司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发挥团青组织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不可谓不重要,除了能够优化企业自身发展外,还能够进一步保障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促使企业在新时代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稳步前行,问题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如何围绕必然,寻找方法,搭建途径,解决问题,优化结构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况德成.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作用及途径探索[J].法制博览,2019(02):160-161.
[2] 王洪祥.刍议加强和改进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途径[J].山东青年,2018(03):246-247.
[3] 张俊.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监督的难点和途径探析[J].青年时代,2018(09):60-61.
[4] 张鹏,玄有成.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路径分析[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8(08):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