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1301841991020153**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系统工程技术应用的方法与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电子电路设计中系统工程理念得体现其次重点介绍系统工程技术在电子电路系统设计环节的应用方式,并将设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做出整理,帮助设计人员高效完成任务
关键词:系统工程技术;电子电路;系统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TN02 文献标识码:A
1系统工程技术理论与方法
将管理运筹以及控制等方面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工程技术由于该技术涉及领域众多,因此在应用环节中需要根据使用需求做出调整,将不必要的程序省去,有效缩短系统构成所用时间对电子电路进行设计时,会出现大量不确定因素,需要计算分析,系统工程技术了帮助设计师快速判断需要重点研究的项目,制定出合理的优化方案 电子电路系统设计需要有确定的目标,再对各组成部分优化处理系统工程技术会将设计中的影响量整理下来,依次做出比较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入的抗干扰功能系统工程还可在电子电路中形成功能网络,传统设计理念只是对局部电路进行加强处理,缺少模块之间的配合,从设计方案分析以及足够成熟,但使用时很容易产生阻碍影响应用这一技术后可有效解决配合不当的问题,使电路设计方案更具有可行性,电子系统运行控制成本也会有明显减少
2 电子电路设计中体现的系统工程理念相关性
2.1元器件的集合性
元器件是电路组成的基础部分,在选择准备阶段引入系统工程理念可帮助元件形成一个集合只有在相互配合的状态下元器件功能才得以实现,这也正是系统性的体现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一些不必要的元器件会被替代或者省略掉,以此来追求运行环节的简便,系统工程在形成初期会帮助设计人员确定不必要的部件,并对实现功能的模块组成进行简化处理以电子电路系统设计层面对这种形成进行分析,可以称之为元器件的集合性。
2.2组成要素相关性
系统是由不用功能设备组成的,根据使用需求这些电气设备在供电环节中会独立存在明确电路的导通原理后可以对系统进行有效设计,既可以为控制环节提供便捷,又能在使用功能上做出进步,电子元件的导通原理相似,由此可以将系统工程技术中的相关性引入其中可以确定重要组成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降低导通线路的复杂程度。
2.3电路系统层次性
电子电路运行指令由控制模块发出,信号通过传输与接收装置后被功能模块感知到,并做出相应指令这一环节中体现出了电路的层次性质,系统工程技术同样具有严谨的层次划分,这一特异性为技术应用提供了空间系统工程理念引入到设计工作中,可以将设备运行不同阶段产生的参数变化记录下来,明确影响因素后方便技术人员制定出调节方案,电子电路在使用过程中也更安全稳定。
3 现代电子设计的发展展望
电子设计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和进步。其发展过程如下。电子设计技术的原型是分立元件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人员的不断研究它被转换成服务器端嵌入(Server Side Include,SSI)。SSI是一种由电子芯片组成的电子系统,这种电子芯片的出现一时改变了电子设计的历程,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这种由电子芯片组成的电子系统已不再使用并成为历史[2]。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微控制器MCU已经开发完成。微控制器MCU在电子系统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克服了数字电路系统中的许多问题。
复杂逻辑功能的实现导致了电子系统智能水平的质的飞跃。因此微控制器MCU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电子设计有质的飞跃,对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是我们新的电子设计技术也在不断出现,因此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仍然乐观。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发展的物质条件,并且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不仅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子产品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人员的研发势头强劲,相关企业部门也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推动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电子设计技术仍然有着很大发展空间。
4系统工程技术在电子电路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4.1对设计系统的仿真
在我们设计做电子系统的时候通常不知道设计的电子系统能否实现我们所需要的功能。在这个方面,现代电子技术所具有的仿真功能使得我们能够验证设计的系统是否有错。同时也能够验证我们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有效。在进行模拟之后,设计人员可以运用现在电子技术所具有的测试功能进行验证,通过相应的布线,输出和文件记录输出对这些方式进行一个对比研究[3],再将我们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进行比较,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我们系统的设计模拟并验证我们所设计的电子系统能否实现所需要的功能。系统仿真实施步骤大致是,首先,我们在系统中输入信号,在信号输入之后,利用系统进行仿真,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输出信号,将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进行比较,这时候观察输出信号是否实现我们的逻辑功能。如果没有实现我们所需要的逻辑功能,那么我们在这个设计平台上再进行相应的设计,同时根据测试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找到错误的所在,方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4.2 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是电子系统中经常使用的电路,它经常与检测电路共同使用,通过报警电路的检测,我们能够发现系统所出现的错误,以及是否能实现我们所需要的逻辑功能,通过现代电子技术的模拟,我们可以将报警电路更细致化。即通过现代电子技术的模拟,在系统平台上不断调试报警的线路,来增强报警线路对信号的有效处理,同时使信号更加敏感。因此现在电子设计技术对改变报警电路的有效性和灵敏性,发现新的报警线路的方法,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报警电路大多是通过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而设计而成,在规模上较小,同时灵活性比较差,不能很好地实现报警功能。但是现有电子设计技术不断调试的新型报警电路,就能解决由传统的数字系统所设计的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第一级信号收到扫描电路中。扫描的电路标准是当有10次信号超过标准时的时候就报警,在其他情况下安装计数器,当计数器累积到一定次数后就进行报警。再者就是观察在规定时间段的信号变化情况。最后就是安装定时检查控制器,每经过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自检复位。
4.3 逻辑优化
逻辑优化综合是电子设计技术在电子系统中应用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逻辑功能的集成优化,可以在电子系统的应用和使用方面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发展电子系统的智能化,增强电子系统。各种特性促进了电子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逻辑综合是指将较高抽象层次描述转化为较低抽象层次描述。目前,电子设计技术可以利用合成器对源代码进行优化,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它还可以转换逻辑电路图对于门级电路,生成一个网络表文件,提高电路性能,增强逻辑综合,有效地进行逻辑优化,发挥重要作用。
结束语
系统工程技术在电子电路系统设计中应用是依据系统工程理念建立起来各种方案和策略的概念,并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对这些策略和方案进行辩证,从而完成了设计问题的环境设定,然后再运用优化技术求出方案或策略的更确切结果但是这种优化一般不可能给电子电路设计过程带来创新解法,只是在预设限制条件下优化方案并且,在优化过程中要不断汇集评价可能增加的各种信息,以期待得到更适合的设计方案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吴昱城.电子电路的发展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1):110-111.
[2]李佳俊. 智能电控锁控制系统设计[D].南昌航空大学,2015.
[3]罗广存.EDA技术在现代电路与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和实践[J].电子制作,2014(24):64.
[4]李元胜. 电动汽车电路系统设计与Multisim仿真[D].青岛大学,2014.
[5]武恒宝. 直流电子负载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