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5期   作者:王冰
[导读] 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王冰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朝阳  100022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而因其技术特点,造成流程复杂,配合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拌和与浇筑更可以合理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而混凝土材料因其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量巨大,所以其原料质量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文章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作为基础性施工技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效果影响着道路桥梁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区域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施工人员必须从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标准着手,做好混凝土配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与养护,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从各个施工细节加以管理,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材料是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照适当比例进行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以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是当前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应用混凝土进行施工建设,大致具有以下几个优势:①原材料丰富,混凝土在混合配比期间所需要的砂石水等因素较为常见,因此,原材料的采购相对简单,成本较低。②可塑性强,混凝土属于胶凝材料,在硬化前可以结合施工需求进行塑造。③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在经过科学配比后的强度极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工程当中则能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④耐久性高,一般来说,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加之后期不断进行养护,能够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⑤功能丰富,随着现代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材料逐渐更新迭代,诸如机敏型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等应用,能够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赋予工程新的属性,完善工程整体功能。道路桥梁工程当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的结构配置、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方面内容,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有助于缩减工程施工周期,并加强工程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施工前准备
          路桥施工中,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直接关系到后期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施工前,应和设计单位、监理部门、建设单位协商与审核图纸。假设发现图纸问题,应第一时间沟通,采取有效方式解决问题,保障施工完整性、合理性、科学性。正式作业前,工作人员应按照施工图纸情况明确施工内容、施工计划。以此为基础细化工程流程,予以后浇带、施工缝施工足够关注。此外还要做好技术交底,保障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充分掌握与全面了解技术,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机械材料与设备在进场前,需做好仔细检查,确保所有设备都有稳定状态。采购材料的时候,材料的性能、质量必须满足规定。碎石料应当选择拥有均匀色泽、高级配、高强度的。骨料粒径控制在0.5至3厘米范围,含泥量控制在1%。要彻底清除里面的杂质,按照水泥级配要求,合理选择减水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比例。混凝土配比直接影响着最后的质量和效果,故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混凝土初凝时间、塌落度与水灰比控制。
          2.2严格控制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最初环节,在此过程中,主要是要进行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需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1)科学进行初凝时间的控制,最佳的初凝时间往往在7-8h;(2)坍落度的控制,将坍落度控制在90-100mm;(3)含气量控制,一般要将该指标控制在1.7%以下。

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需结合道路桥梁的施工标准,对市场上各种原材料的性能与质量加以对比分析,选择最佳的原材料,比如,在骨料的选择上,尤其要关注骨料的含泥量、粒径等指标。
          2.3模板施工
          在路桥工程项目的模板设计中,要考虑模板的安装与拆卸,确保其便捷性。在混凝土的浇筑和施工过程中,模板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整个混凝土结构更加牢固。所以在模板设计时,要考虑模板的刚度、强度、稳定性,避免出现混凝土外流等情况。应尽量选择更加耐腐蚀和吸水性良好的模板材料,同时确保表面的光滑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要求来调整模板形状,保证模板与螺栓的紧密性和牢固性,避免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因模板问题出现裂缝,造成施工安全隐患。
          2.4混凝土浇筑工艺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期间,混凝土经过选材和拌合后,则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浇筑,而为了保证浇筑质量,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材料运输的管理,严格把控送料时间,结合工程实际条件,以逐车测量的形式进行处理,在浇筑施工前,应当搭建施工平台,并做好清洁处理工作,防止杂质和污染物质对浇筑过程造成的干扰,并对通过洒水方式,确保混凝土能够与基础承台紧密结合。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应当进行反复检查,排除其中所存在的隐患与问题,经过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2.5混凝土振捣
          振捣是混凝土作业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路桥工程质量。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严格控制混凝土送料时间,以免初凝情况发生。此外要做好塌落度测量工作,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此外分层浇筑中,要保障浇筑厚度小于振动器高度20厘米。路桥施工中,主要有两种振捣混凝土方法。一种是人工,另一种是机械设备。要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与控制混凝土振捣力度。要以快插慢拔为原则振捣施工,避免漏振动、过振情况出现,确保混凝土振捣足够均匀。完成上述作业后,需二次振捣,以免有气泡出现在混凝土中。
          2.6混凝土后续养护工作
          混凝土终凝完成后,需要做好后续养护工作,要求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看管施工现场,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麻绳或者草帘,同时做好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一般在初期养护2~3d后可以去除麻袋或者草帘,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需要结合具体的天气情况以及工程项目施工要求来进行,通常混凝土整体的养护周期不得少于14d,待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可以停止养护工作,并将混凝土表面的杂质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混凝土,做好路面的保洁与清理工作。整体路面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依据相关标准检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并采取分段检验或者抽样检验的方式,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此外,除了相关硬性标准规范,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与控制也很关键,实际管理中,施工方以及监理方应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责任感。
          2.7明确标准,提高检测能力
          铁路项目建设中需要涉及到的施工材料,种类繁多。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后,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具体的规定进行有效的检测,对材料的基本情况展开系统化的分析与判断,严格的依照国家的具体标准开展并落实检测细节。检测人员要熟悉产品标准、验收规范,吃透图纸,制定检测方案,明确检测实施细则。让每个检测人员清楚、掌握检测标准。
          结语
          近年来,随着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逐年增加,为发挥道路桥梁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工程单位越来越注重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的基础性技术,其施工包含了多个流程,需从各个环节加以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提高混凝土的总体性能。
          参考文献
          [1]刘杰,朱征.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14).
          [2]梁晓军.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9):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