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傅晓慧
[导读] 在新时期环境下,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对教育体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傅晓慧
        南丹县第二小学,广西 南丹 547200
        摘要:在新时期环境下,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对教育体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音乐教学往往较为忽视。现阶段,音乐教学受到了小学教育的关注,并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就为其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下面,本文就针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和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学价值;教学策略

前言: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来说,它提倡对学生天性实施解放,并非单一性把音乐知识当作教学的唯一元素,而是在教学期间实现对游戏、肢体动作、节奏和韵律等内容的综合。它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享受和体验多元化和丰富化的教学内容,并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音乐中,在学习兴趣培养的同时,对他们音乐素养实施培养,对音乐潜能实施激发,从而实现高职高效的音乐教育效果。
         1.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
        根据心理学发展分析,此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强调,它更加适合小学生心理以及生理发展的规律,对他们的音乐学习需求进行了关注,这样就能够积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加和投入音乐活动中,并有效实现对他们音乐素养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根据音乐教学的价值分析,此教学模式是和人类的审美规律具有一致性的,它的教学过程能够实现人们对音乐的想象、体验、感知、理解和情感体会等,将其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与欣赏中,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体会快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促进他们音乐思维的发展,对学生音乐的视野能够实施有效拓展[1]。
        根据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分析,此教学模式的思想是借助音乐活动,对学生音乐爱好实施培养和挖掘,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体验来体会愉快的情感,且通过动作以及语言的表达来深化学生对音乐的深刻的感受,这是能够促进小学生的肢体协调以及语言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发展的。


         2.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策略
        2.1肢体动作的节奏训练
        在音乐课堂中,为了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实施提升,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可以通过动作节奏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期间把身体当作乐器,对身体拍打或者通过特定的动作实施节奏性练习。比如,在进行《好朋友》一课的教学中,对《你的名字叫什么?》曲目就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拍手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的身体保持轻松,把双手放于胸和腰间位置,且一手不动而另一手按照曲目的节奏进行拍打,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对曲目节奏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跺脚等方式进行训练,它和拍手的训练具有相似性,而跺脚因为具有更好的力量变化,通过跺脚可以对力度大小实施控制,来体现节奏的强弱,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2]。
        2.2游戏教学
        因为小学生具有着显著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游戏活动十分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活动来开展音乐教学,来让学生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对音乐内涵和魅力实现感受,培养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同时音乐游戏教学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具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聪明的小动物》一课的教学中,对《动物说话》曲目就可以通过动物角色的扮演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设置,让他们分别扮演曲目中的动物,并投入到曲目的演绎中,同时还可以对曲目中没有涉及的动物鼓励学生自主创作,来对其它的动作实施角色表演,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3器乐训练
        在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模式中,器乐训练是重要的内容,通过器乐训练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加深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比如,在进行《种太阳》曲目的教学中,在学生对歌曲熟悉后,可以加入一些打击乐器对歌曲实施伴奏,还可以借助有旋律性的音高类乐器进行伴奏,按照学生情况实施乐器的选择,可选用同一个音或者按照不同阶段学生情况,进行音的增加,从而循序渐进促进学生音乐学习[3]。在教学中使用乐器,能够对教学内容实现丰富,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乐趣,促进他们音乐思维的自由和表达性发展,对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实现有效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情和需求,不断尝试此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创新,从而切实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玉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运用[J]. 北方音乐, 2016, 36(023):66-67.
[2]宋洁, 苏丽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研究[J]. 戏剧之家, 2016(3):86-86.
[3]郝德伟.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 000(003):11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