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7231987012XXXX4陕西省榆林市 杨正攀 719000
摘要:从目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并非独立存在,其与建筑业的管理表现出较强的同步性,表明对建筑造价业加以深入探讨具有必要性。基于建筑行业的持续进步,公路工程造价的方法逐步具有多样化特点,本文则选择云南省的部分公路项目,整合概算文件等相关资料,针对出现超概算的成因展开分析,进一步探讨适用于公路项目的造价管理方式。
关键词:公路工程;超概算;工程造价
1.工程典型案例分析
本次研究共从云南省境内选取 5 条公路,以造价现状为出发点,总结变更情况,探讨其对于造价工作所带来的具体影响机制,汇总所得结果,此处则对其中的项目 B 展开针对性分析。
(1)估算阶段。线路总长 162.66km,沿线共建设有大桥 12735m/59 座,中桥5735m/57 座,小桥 1400m/36 座;因地形特殊性,隧道建设规模较大,共 12725m/25 座;分离式立体交叉 10 处等.全线在特定区域建设综合服务区,共计5处,隧道管理所5处。根据项目情况,估算总额58.603亿元,预计3602.79万元/公里,主要含建筑安装费 421519.304 万元、施工机具配置费 539.291 万元、预留费用 108069.926 万元等。
(2)设计阶段。线路总长 147.372km,施工内容有特大桥、大桥、中桥等不同规模的桥梁,涵洞 8247.6m,隧道 24595m.概算总额 69.33 亿元,预计 4704.51 万元/公里,主要含建筑安装费 519906.406 万元、施工机具配置费9281.469 万元、预留费用 81579.906 万元等。
(3)竣工阶段。线路总长 147.37km,沿线划分为若干个合同段,包含土建、隧道机电、交通工程设施、道消防、通信管道、绿化等多类细分工程,共由 18 个土建合同段构成,依据各部分基本施工状况,总造价为 589830.502万元,包含计日工、废置工程、水毁工程及格调整四部分。
2.公路工程超概算原因分析
从该案例来看,引发超概算的成因错综复杂,除了前期准备工作未到位外,还体现在建设不规范、施工管理未落实到位、违反规章制度等多个方面,且施工阶段的政策变动调整以及价格通胀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2.1参建单位的原因
(1)建设单位。缺乏高水平的施工技术,难以满足基础建设专业性强的要求,部分建设单位在人才配置上不够合理,工程技术人员紧缺且综合水平偏低;工程建设合同签订过程中未顾全细节,或是对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的选择过于盲目,诸如上述原因均容引发投资超概算的问题
(2)设计单位。工程项目的复杂度较高,合理的技术方案可为正式施工提供有力的指导,尽管前期经过全方位的勘察并形成相对完善的设计方案,但施工中存在大量多变性因素,导致设计变更现象的出现,尽管部分设计变更有助于减少投资,但经验表明超概算的问题更为常见。
(3)施工单位。以承包合同作为日常工作依据,施工单位在此基础上针对工程各项目标采取全方位的控制措施,包含质量、成本等方面,但从实际工作状况来看,施工单位多采取的是低价中标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诸如高套定额、设备采购高估冒算等问题普遍存在。
(4)监理单位。尚未形成完善的机构,人员的配置缺乏合理性,未引进高素质人才,导致队伍建设水平停滞不前;监理制度未落到实处,部分工作迎合雇主,缺乏足够的权力,以至于监管控制工作践行力度不足。
2.2 国家政策性调整的原因
(1)物价上涨。公路里程偏长,顺利完成整个项目施工作业所耗费的时间较多,但现阶段物价上涨速度极为迅猛,于本项目所在的云南省而言亦是如此。物价上涨并非某领域的特点,其广泛涵盖了劳动力、原材料、工业用电等多个方面。单位拨款筹资进程缓慢,缺乏充足的资金用于储备材料,因此在材料采购工作中主要实行的是随行就市的方式,导致后续阶段的施工成本明显增加并远超出预期。
(2)土地政策。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若存在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则必须报国务院审批,具体涵盖了农民规划、用地调整等工作,各自均对应特定的程序用于约束具体行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公路建设占用农田的面积相对较大,虽然上报国务院的方式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但在施加操作中矛盾频发,面对严格的批准制度时,建设工作中的多样性需求受到明显遏制。对此,在小范围的农田侵占中,常出现基层擅自调整的行为,对于损失。
(3)针对设计图纸的更改问题,仍在环境工程项目施工初期则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完善,施工后期更改项目图纸很容易造成造价超出预期的问题。如果存在无法避免的设计变更问题,需要科学合理预估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并且通过先算账后变更的方式把控工程造价。在设计变更过程中,即使不需要重新引用技术手段,但也必须引起重视并展开综合考虑,通过预估变更设计后的收益情况、施工费用增加,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索赔问题,综合所有损失展开合理的对照研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决定。总之在环境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禁止未形成图纸和方案的不合理设计变更问题。
(4)在环境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还会存在一些由于工期变更而导致的工程索赔问题,或者工程造价调整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计算工期缩短后所对应的最低成本,不断优化环境工程项目的供气成本。
2.3工程竣工结算控制
工程竣工结算管理是环境项目施工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该环节的结算审查力度与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效果。
(1)加强环境工程量的审核工作,环境工程项目造价审核人员应严格依照合同内容,合理把控整个工程项目预算之外的附加费用,针对施工阶段并未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工作量,或者施工签证并未按照合同规定,应对这种情况进行费用的核减。环境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同样需要重点审核,严格按照相应合同内容进行规范计算。
(2)对环境工程项目单价进行严格审核。针对环境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定额缺项项目,审核过程中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状况分析,最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工程结算。
(3).对环境工程项目的分项准确性展开严格审核。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人员,必须对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并且明确工程项目中定额项目的划分以及其中涵盖的内容。
(4)对环境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的取费程序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在提醒费用的核算过程中,必须针对当前国家出台的经济政策有充分了解,并且掌握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对各项费用的标准规定,在此基础上根据合同内容进行审核工作。针对环境工程项目合同条款中明确列出的费用,以及风险费用包含的内容,未依照合同条款履行施工约定,应采取费用核减。在结束环境工程项目的竣工审查工作后,应针对该工程竣工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结算报告,针对投资的使用情况展开细化分析,促使日后环境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更加完善和有效。
3.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是一项长期系统化工程,需要落实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主要包括投资立项决策阶段、环境工程设计阶段以及环境工程实施阶段,才能真正实现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达到理想化的造价控制效果。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不仅能够有效解决项目投资管理中的问题,同时有利于企业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 超 . 环 保 工 程 的 全 过 程 造 价 控 制 管 理 [J]. 低 碳 世界,2017(18):253-254.
[2]朱宇亭. 环境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措施研究[J]. 门窗,2017(07):204.
[3]刘世豪,彭英. 基于 BIM 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6):112-113.
[4]王俊娜.环境工程造价管理初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4):26-27.
[5]李美蓉 . 浅 谈 环 境 工 程 造 价 的 管 理 与 控 制 [J]. 建 材 技 术 与 应用,2007(0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