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瑜
哈尔滨市江沿小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助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而要想真正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有效达成,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到这一问题,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融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使其贯穿于整体教学流程。文章就针对数学教学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了具体探讨,文章将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设计;应用;分析
前言
数学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科目,同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需要用到相应的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环节就需要关注到这一问题。文章就从明确教学导向、处理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设计的环环相扣三个方面出发,阐述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明确教学导向,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思路
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想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1]。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环节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定位,要认识到自己并非是教学的主体,要想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主体性的调动才是前提条件。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上的评价和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分类,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建立明确的教学导向,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清晰的学习思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实际组织运算相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想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计算知识的过程中要能够掌握基础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的书写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借助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算法以及算理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最后,要将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到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算法与计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学生运算思考能力的提升,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通过建立明确的教学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学习思路更加明晰,为学生后续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想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任务量也会相对较大,对此,教师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就需要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等做好规划,保证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层层深入地呈现课本中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始终沿着教师设置的教学导向思路进行探索,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处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内容的编排情况来看,不同部分的知识点之间普遍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后一部分的知识学习中经常需要用到以往学习过的其他部分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处理,重视教学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促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一阶段教学内容的教学意图,以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教学意图为指向,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2]。
同时,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前后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好对前一部分知识的复习工作,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将所学习到的旧知识引入到新的学习领域中来,一方面能够实现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达成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几何相关知识的教学中,立方体的相关知识就源于学生在前一阶段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几何知识。对此,教师在实际进行立方体图形相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在教学设计环节做好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工作,将其与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平面几何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知识链接,借助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思路,也能有效实现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学生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待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续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所以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指的就是学生通过几个已知条件对一个未知的判断结果进行验证的过程。逻辑推理不仅包括严密程度较高的演绎过程,同时也包括可靠度相对较低的合情推理,基础教育阶段出现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等均属于合情推理的范畴之内。其中,演绎推理多数情况下用于学生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而合情推理则多用于学生进行数学发现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实际应用并无明显界限,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是协同作用的,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种都很难达成推理的目标。有教育研究人员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要想有效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几何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几何知识的学习固然对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数”的知识的学习则能够更好地体现数学知识编排环环相扣的特点[3]。因此,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这一问题,知识内容的呈现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使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的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促进后续数学学习活动的高质量展开。
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数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基础教育阶段涉及到的数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分数以及正数和负数几个大类,通过对这几部分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小数以及分数是在整数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整数主要用于对于个体数量进行描述,而分数以及小数则主要用于对于两个整数之间不足1的部分进行描述,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十分明确的逻辑关系。而正数和负数的分类则主要用于大于0和小于0小于零数的描述,对此,教师在实际进行数的相关知识的教学中也需要联系前后部分的知识,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数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点进行逻辑推理,进而实现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
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力,其不仅能够用于学生对基础概念的学习中,也能用于学生对于复杂数学问题以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需要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层层深入,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为学生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际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想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在明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做好教学设计,通过对学生进行层层深入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小芳.浸文化雨露,品数学甘甜——谈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小学数学文化课堂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20):34-35.
[2]刘海萍.挖掘教材价值 培育数学思维之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19):20-21.
[3]周倩.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运算素养的提升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