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及解决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4期   作者:谭全
[导读] 以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为背景,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一些弊端
        谭全
        四川省广汉市金广学校    618300
        摘要:以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为背景,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一些弊端。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意识形成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应用题是一个学习难点。本文就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及解决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解决对策
        
        前言: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当中,分数是高年级的一项重点。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在解决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点拨作用,帮助学生排除解题中的障碍,使学生能够通过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入理解。
        一、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解题障碍
    第一,思维定式问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都相对局限,一旦掌握某种解题方法和思路后,容易形成定性思维。如果面对经过条件经过调整的应用题,就难以正确解题,出现错误。例如,在“一个服装店对一种衣服进行促销,按照原价的六五折出售,已知现价比原价低了300元,那么衣服的现价是多少?”这道题中,很多学生会在解题中出现明显的思维定式问题;第二,审题问题。分数应用题当中通常包含较多干扰条件,对于学生解题没有任何用处。设置这些条件旨在考查学生对于题干信息的理解能力。很多学生会掉入这样的“陷阱”当中,将精力用来分析无用信息上,而忽略了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第三,思维顺序的干扰。在分数应用题中,倒叙给出条件是常见的方法。学生在读题时会对数量关系形成疑惑,影响其解题思路。如果学生无法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则会出现解题错误。例如,一种盐水用盐和水按照2:25的比例,配置成216克盐水,现在需要加入多少克的盐,能够使盐和水的比例为1:5?
        二、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解决对策
        (一)重视引导学生的思维并开展线段图训练    
        数量间关系是分数应用题的一个特点。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在解题中很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难以正确分析数量间关系[1]。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向课堂中导入一些形象化且具体化的元素,比如,线段图,对学生解题加以指导,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正确分析题干中的数量关系,定位关键信息。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例如,教师讲解到“现有甲和乙这两个数字,二者的比为7:9,总和为64,的甲等于的乙,计算甲和乙分别等于多少?”这道分数应用题时,可以采用线段图法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分别用线段表示甲和乙这两个数字,将代表甲的线段分成7份,但是,因为甲、乙的分子与分母不同,可以将乙转化为,并将乙线段分成9份,的甲和的乙相同,能够得到甲:乙=7:9,所以,甲=64×=28,乙=64×=36。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解题思路,提高其解题的正确率。
        (二)强化开展审题训练
    小学生在计算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审题是关键环节,也是解题基础。如果学生在审题环节对题干中的条件只形成了模糊的印象,那么即使解题思路正确,也比较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因此,学生在审题中,应该仔细找到题中的标准量与对比量,从而了解解题要领[2]。例如,教师讲解到“妈妈给小明买了60块糖果,其中是软糖,其余的是硬糖,那么硬糖的数量是多少?”这道应用题时,学生在读题中,应该认识到60作为标准量,也表示总量,而的软糖则是对比量。所以,可以在二者之间建立数量关系,即通过60×(1-)来求解,结果为硬糖的数量是45块。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当为其设计题干信息较多的分数应用题,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侧重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小学阶段,以数学课堂作为平台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日后学习难度更大的数学知识产生影响。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较为灵活的年龄段。这就使得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抓住数学课程的特点,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从更加全面以及多元化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并逐渐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为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提升其解决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很多小学阶段的分数应用题都不仅仅包含一种解题方法,而是能利用多种方法来解题[3]。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习题特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程度。
        结论:综上所述,分数应用题对小学生而言是一个学习难点。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解题障碍,并重视引导学生的思维并开展线段图训练;强化开展审题训练;侧重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本文对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及解决对策展开的一系列探讨,希望能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司贺勤.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为例研究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解题技巧[J].学周刊,2019(35):79.
[2]马进福,侯曙霞.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9(16):42.
[3]傅四清.浅谈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J].才智,2018(14):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