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 20013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行业也不断创新和向多元化发展。目前,在现有的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施工项目中,施工难点主要在于结构模板施工,特别是高支模板施工。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应用
一、高支模施工的主要流程
1.1规划检查工作
高支模施工的技术指标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项目开展之初必须先完成准备检查工作。一方面是要了解项目周边的工况环境,在方案设计中规避可能存在的隐患;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技术交底,以具体的考察资料和数据来论证可行性。承建单位首先应该对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技术员考察施工现场,给项目的落实提供保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指导和监理工作。比如建材的使用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支模构件的尺寸是否符合项目需求等,以此来确保工程的质量。
1.2安装落实环节
安装工作是高支模施工的重中之重,也是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发的重灾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安装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在落实和管理上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其不仅需要大量的建材、设备以及工人,而且还涵盖了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问题,因此对承建单位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进行地基的压实处理。由于支模结构的自重以及建筑项目的荷载,许多工程在投产使用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滑移。这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建筑的质量,而且还极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通常而言,业界会采用预压以及换填等手段来改善土质,给高支模项目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合理的设置支顶的间距。这就需要技术员进行周密的计算,确保整体结构的应力均衡。
1.3验收以及拆卸
高支模在建筑中承担着辅助建设的功能,其稳定性与契合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有序进行。因此,在安装完成之后就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保障建筑项目的开展。技术人员应该以国家标准为指导,对各构件和支顶进行全面的检测,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在项目收尾竣工阶段,高支模构件也应该功成身退逐一拆卸。据行业内的调查数据显示,拆卸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不在少数。在拆除清场时,一方面高支模构件尺寸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倾斜、掉落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已完成工序造成破坏,影响到项目的交付。所以,为了减少甚至是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笔者建议使用可组装的支模。如此一来,不仅给拆卸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在其他项目中也能够循环使用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
二、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
高支模方案必须按要求按有关规定经专家小组审核后方可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按审核通过的方案对作业工长进行技术交底,由作业工长编制作业指导书对作业班组工人进行作业指导技术交底。依据方案对支撑系统材质的要求由工程部填报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必须写明所需材料的规格、尺寸及材质等要求。对按计划进场的材料必须经项目部质量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不合格材料坚决不进场,不使用。进场材料必须按规范堆放在防雨防晒棚内,防止堆放不利造成材料变形、开裂、锈蚀或虫蛀。
2.2支撑系统检查
支撑系统搭设前,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部门检查楼板情况,并留下记录。支撑系统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并留有记录、资料。材料员、质量检查员对进场的钢管、扣件、顶托等的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对材料表面观感、厚度等进行抽检。承重杆件的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并在监理单位见证下取样送检测机构检测。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完成后,对扣件进行紧固力矩抽检,抽检数量为扣件数量的10%,不合格率超过抽检数量10%的进行全面检查整改,直至合格。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总监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支撑系统搭设前,将工程部位、搭设时间及经审批的专项方案向沈阳市质量安全监督站报备。
2.3施工过程监控
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作业时,施工员必须“跟班”监督。发现支撑系统材料或搭设方法不符合规定时,及时制止、督导作业人员整改。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木枋腐蚀、虫蛀;门型架、钢管及配件锈蚀,必须清出场外,严禁使用。支撑系统搭设完成后必须经质量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砼浇筑前按规定必须报公司安全部,组织专门小组检查支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经自检合格后,按要求在砼浇筑前24小时报监理单位验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对支撑系统进行监护,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2.4模板的拆除
拆除每层楼板模板前应将该层砼试件送试验室检测达到规定的强度并呈报监理公司审批。非承重模板(墙、柱、梁侧模)拆除时,结构砼强度,不宜低于1.2Mpa,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面受损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时要经验证后并确认可以拆除,且要待砼强度达到相应的规定值。拆除前必须由安全员组织人力设置警戒线,并做好宣传工作。拆除顺序由外到内,逐步有序,自上而下,步步拆除,不能中间开花,乱撬乱拆。拆御的钢管要待拆除停止后方可让人进入现场搬移。钢管不能扔掷防止飞射伤人,应传递而下,职工不能站在悬臂物件上拆卸,严禁在同重直平面上操作。拆底模时要预防大面积松动撬落。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支撑拆除运走,妥善堆放,防止踏空、扶空而跌倒坠落,临边的断枋、短枋短料及螺栓应及时清入构筑物内,严防坠落伤人。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口,应在拆除模板后立即将洞口盖好。严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三、完善高支模施工的措施
3.1重视建筑高支模施工验收以及质量检查
在模板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模板的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施工,严格执行交付制度。在施工前,施工组织必须有一份施工计划和一份书面形式的技术资料。其次,对于质量问题,应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模板的施工质量。
3.2安全防范措施
(1)为确保安全,高模架安装不仅严格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以下因素:最外排的柱子应高于框架体和地板表面1.5米,间距30毫米。水平杆必须连接到密网安全网,以保护它们不受边界限制,并防止在高海拔地区发生坠落事故。(2)尽量在白天进行混凝土浇筑,便于观察变形情况和组织施工,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时的浇筑速度,将浇筑从两侧延伸至中间,并先浇注梁混凝土,然后返回到浇筑地板,确保模板支架受力均衡。每层不得超过500毫米。大截面梁的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为确保施工过程中高模板的均衡装载,浇筑混凝土时人员应分散,不得在支架上堆放钢筋或其他材料;不应允许混凝土在排放口积聚。(3)在地面高层地区,应使用临时围栏与周围区域分开。围栏应牢固可靠,围栏高度不应小于1.2m。在高模施工期间安装,拆除和浇筑混凝土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隔离区。
3.3加强施工现场和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管
加强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按照“谁负责审批”的原则,监督和帮助企业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完善安全生产组织,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在谁施工,谁负责的管理模式的,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结语:
在建筑工程当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正得到广泛的运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现场的施工当中,施工人员应该严格遵照施工规范,进行规范化的施工作业,做好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做好工人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从而更好的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帅毅.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190.
[2]贾联栋.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
[3]朱畅.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排架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