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
金泥集团公司干法二厂 甘肃 金昌 737100
摘要:青年人才是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也是企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保证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一直以来,中央企业始终站在对党的事业负责的高度抓好青年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全方位抓好青年思想引领、成长成才服务,源源不断地为党和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生力军。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青年员工的队伍快速壮大,如何加速青年人才培养,把他们组织好、引导好、教育好、管理好,激励他们听党话跟党走,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为企业、为国家贡献青春力量,是每个央企青年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国企党组织;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引言
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在日益复杂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青年人才是企业实现突围、发展的生力军。青年人才素质高低对企业的兴衰成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建设一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才队伍,确保企业发展后继有人,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是每一个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核心载体,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当前,国企正行进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中,改革发展正处在深水区和关键期。调研显示,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的青年人才队伍还不能充分满足深化改革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需要,青年人才成长机制不健全、青年人才队伍流失严重、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诚然,要打造一支稳定的高质量青年人才队伍绝非易事。我们培养的青年到底是块什么样的“璞玉”?我们要把青年培养成什么样子才算“不辱使命”?我们要怎么培养青年才能“得即所爱”?我们还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管理机制,才能不给他人“做嫁衣”……凡此种种,都是企业青年培养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研究的问题。
1当代国企青年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青年的价值观和发展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性格行为和生活方式上与老一辈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一是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中,以90后为代表的一代青年人挺身而出,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二是心态更加自信,渴望个性自由发展、能力被认可、价值被尊重,体现在职业发展上就是有别于以往,更倾向于“先有位再有为”。三是更加重视独立思考,对新思想新事物态度更开放更包容,不承认权威,反感单向的灌输说教,不喜欢“高大全”,不甘于被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束缚”。四是“朋友圈”意识强于团队意识,不囿于班组、部门、单位等传统的集体组织界限,更加注重“志同道合”“三观一致”,喜欢自媒体,擅长使用表情包、特定短语或自创的缩略语来表情达意。
2加强国企党组织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意义
青年人才的发展好坏决定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国企具备党管人才的独特优势,能够在青年人才的职业生涯中起到“领航人”的作用,公司党委为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搭建阶梯,通过科学合理的成长体系助力青年人才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实战经验。近年来,公司积极吸收来自985、211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通过实施人才规划和一系列培养措施,帮助他们快速转变角色,提升技能,融入到城建投资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以更高效的方式获得更好的成长,逐渐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骨干,满足青年对“干事成才”的需要。
3加强国企党组织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探索
3.1建立完善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
为培养青年大学生敢于争先的优秀品质,在建设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可以考虑建立如下两项机制。第一,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奖励机制,青年大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着手于学生生活、社团培养、科研培养和奖学金来建设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评价机制。通过评价,人们可以衡量自身的水平和能力,高校要想实现人才培养,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评选活动,譬如校园之星、文明大学生等,让一些高素质的青年大学生得到组织的肯定与鼓励。
3.2强化能力素养提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牢固树立“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工作定位,结合自身特点,打造朝天志愿服务品牌,培训青年志愿者上千人次。2017年我区在全省率先落实西部计划志愿者考核招聘为乡镇事业干部政策,被时任团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在全省推广。积极开展“我要上大学”“青春扶贫手拉手?奔康路上一起走”等共青团品牌活动百余次,助力优秀学生青年成长;实施青年创业就业SYE等项目助力青年创业就业;连续开展“明月寻佳人暖冬觅初心”等四届大型青年人才交友联谊活动,服务青年解决人生大事。
3.3党建引领,机制保证,把好青年人才“入口关””
一是坚持人才共识,建立培养工作机制。公司党委通过人才发展规划的持续宣贯,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共识。在此基础上,建立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明确各管理层级对人才工作的具体职责,实施定期总结和考核,将“人才工作做得好不好”作为衡量管理绩效的重要标准。通过各部门、各项目公司配合协作,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实行,企业逐步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成为现实,极大地增强了广大青年投身岗位成才立功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使得员工离职率逐年降低,对公司的整体满意度逐年上升。
3.4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青年人才培养进行管理和监督
高校可以建设优秀青年人才信息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对青年人才进行管理,并对其加以有效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关于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高校还需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各种不同的信息进行有效记录,并且可以科学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建立管理机制,使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更具可持续性和常态化。与此同时,高校还有必要加强展优机制建设,表彰各类优秀的青年人才,特别是对于一些十分优秀的青年大学生,高校可以通过展示栏、校报、广播、校园网等不同的渠道对其加以表彰和宣传,也可以将其中佼佼者的事迹和经历通过论坛或者报告会的形式对其进行表扬和宣讲。
结束语
育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青年,是国企的当下,更是国企的未来。国有企业要深谋远虑,庚续鼎新,营造青年人才培养新环境,健全青年人才成长新机制,构建青年人才使用新格局,搭好青年人才发展新平台,将企业这方沃土变成青年梦想可栖的乐园,让青年拥抱星辰大海、心系家国天下,成为驱动企业加速迈向世界一流的蓬勃力量!
参考文献
[1]楼益康.浅谈新时期青年职工人才培养工作[J].人民公交,2018(09):45-47.
[2]邱庆颖.创新青年人才培养在企业供电处的探索与实践[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6):88-89.
[3]张倩.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24):91.
[4]厉苗.对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农电管理,2018(08):29-30.
[5]任怀艺,徐鹏,王伦.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体系探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6):51-53.
金泥集团干法二厂 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