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体育课安全意识 陈红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陈红
[导读]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对小学生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然后对学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结合各种体育教学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安全防范。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体育安全设施,并根据教学要求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章对浅析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体育课安全意识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陈红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新城小学  237200
【摘要】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对小学生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然后对学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结合各种体育教学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安全防范。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体育安全设施,并根据教学要求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章对浅析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体育课安全意识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09-01

        引言
        学校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在现如今这样一个注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时代学生的体能培养也开始变得比较弱化。由于体育并不占分,也不影响学生的成绩。因此,体育这门课程是所有课程中最不受重视的。对此,该文提出几个观点,重点在于探讨小学中的体育该如何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并且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效结合的现状
        (一)教师方面的因素
        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开展安全教育,就需要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分析,根据教学需要教给学生各种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安全意识不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足,总是让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却忽视了安全问题。部分教师即使开展安全教育,也是以口头形式进行简单警告,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没有较深的认识,甚至造成一些意外损伤。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第一,小学生身心发育不成熟。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比较重,但是对自己的控制力又比较低;心血器官发育不完善,不会节制运动量导致损伤。第二,安全意识薄弱。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纪律性和约束力,不遵守课堂纪律,辨别安全隐患的意识差,面临突发情况不知道自我保护或自我保护力较差等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第三,心理素质差。尽管教师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进行教育,但有的小学生却不能承受且特别紧张,导致体育活动中动作失误造成事故。



        二、小学体育课安全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实例引证,从小事做起
        通常对小学生而言口头的教育都比不上视觉上的冲击来得快。对部分高年级的学生来讲,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相比其余年龄段的学生更懂事一些,教师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安全视频的观看,从而通过视觉上的刺激让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性,体育教师更需要在课堂中对学生群体的危险不安全因素也需要注重。首先,学校内的游戏设备就是一个充满不安全因素的设备。之前有这样一则视频,就是一个孩童玩游戏时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由此可见,不安全因素无处不在。对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校园内的一些游戏设施,保障学生安全并为学生培养安全意识,学校也需要适当地降低游戏设施的高度。
        (二)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自我保护教育
        教师应在课堂中教育学生遵守体育课纪律、严格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要求去做,这也是保证体育课学生安全的前提之一。按课堂常规教育学生不能穿不符合体育课要求的服装、鞋,不携带尖锐物品和不留长指甲上课。严禁学生在课堂上有嬉戏打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等违反安全措施的行为。让学生了解运动后,放松活动对身体的重要性。此外,体育课还要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如身体失去平衡应立即向前或向后或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等。
        (三)根据学生体育表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教师自身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能够时刻注意学生的身体安全,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可以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因此,在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结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体育表现,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总之,只要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伤害事故的预防,教师选择教材时认认真真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从关心、爱护学生角度入手,在教学上做到扎扎实实,管理上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认真执行,就可减少或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中愉快地参与体育活动,真正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薛永峰.浅谈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N].商丘日报,2019-08-29(007).
[2]冬巴.加强小学生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9-20.
[3]张宝权.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规避及应对策略[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54-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