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语阅读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李娟
[导读] 教学实践证明,爱好阅读的学生、广泛阅读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语言顺畅,而且词汇丰富,构思非常的独特,读起来能给人带来一定的美感。反之,平时不爱阅读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干巴度强,读起来也是极度乏味。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愿与语文老师们商榷。

李娟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凤凰镇中心小学  陕西  商洛  711405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爱好阅读的学生、广泛阅读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语言顺畅,而且词汇丰富,构思非常的独特,读起来能给人带来一定的美感。反之,平时不爱阅读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干巴度强,读起来也是极度乏味。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愿与语文老师们商榷。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87-01

        写作伴随人终身的发展,这就给小学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要学会写作,这样才能为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适当的运用阅读教学,不仅能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一、加强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篇优秀的作文必然与生活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实际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写作中。但小学生初写作文时,常会出现凑字数的现象,这就需要老师通过阅读环节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习惯性的去接触可以用到写作中的素材,确保学生处于有素材可用的状态中。
        比如在学习《荷花》课文时,老师可以带一盆荷花到课堂中,让学生真实的、近距离的观察荷花的根、茎、叶、花、果实、花的颜色与味道,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不同阶段的优美姿态。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荷花”这篇课文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有意识的去细致观察身边的一事一物。同时,当学生观察完荷花的实物和多媒体课件之后,要鼓励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及特征表达出来,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为学生今后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此外,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理解新词语的基础上,关注作者所写的内容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相同的经历,作者所选的素材与生活联系性如何,从而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写作原来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加强对生活事物的观察与积累,就能够逐渐的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不仅缓解了学生抗拒写作的情绪,还能让学生从小养成记录生活素材的习惯,这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



        二、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当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后,还需要提升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领悟与运用。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自身阅读的量较少,因而写作时很难体现出多种美,需要老师阅读教学中对生动的语句进行重点性的讲解,增加学生接触的机会,这样必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运用生动的词语,让自己的作文丰富起来。同时需注意一点,此目的的实现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不断积累。
        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阅读文时,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方式的阅读来体会阅读文中优美的语言。尤其是阅读文中修辞手法运用十分到位的句子。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类似这样的修辞句子课文中还有较多,老师可以给学生留出阅读的空间,让学生找出自己最中意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文章中的词语美、意境美及情感美。对于经典性强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仿写,以此来让学生的写作语言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作文逐渐丰满、严谨起来。此外,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不仅要从阅读理解方面着手,还需要老师平时教学中注重提问教学方式的运用,并引导学生用简洁、生动、明了的语言来回答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写作能力。
        三、加强学生对作者写法的领会
        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语言的生动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必然途径,当然一篇好的作文还必须对篇章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需要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布局进行有效的整理,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顺序、方法等进行及时的领会。每篇课文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养成研究作者写法的习惯,则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优化自己的作文。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二组的四篇课文时,都是叙事类的描写。老师可以让学生关注作者是从哪些角度着手对事件进行描述的,这些角度体现了人物的哪些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之后对问题进行回答,当同学间回答意见不同时,可以给予学生讨论的空间,最后老师进行总结。使学生意识到描述一件事情,可以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着手来描述。这样当学生以后在描述事情时,会有意识的运用与作者相似的写作结构与手法,从而使自己的作文更有逻辑与说服力。此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感受,并分析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情感表达出来的,这样学生今后的写作才会更具情感,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处于富有灵魂的状态。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手段,实际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从积累生活素材、增加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体会作者的写法等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习惯及能力。
参考文献:
[1]紧密结合阅读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成效《考试周刊》
[2]浅谈如何有效地凭借阅读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新课程学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