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铁路机械学校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施工由于较为复杂,在实际的技术操作中要特别注意施工的细节,针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在实际施工中尽量规避,以提升施工的质量,保证铁路正常、安全地运行,保证人们出行安全,因此,要做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的施工标准,降低事故发生率,把握好技术要点,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质量有效提升,促进铁路运营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相关概述
高速铁路、普通铁路中,需要用电力来牵引客车、货车的铁路,都称之为电气化铁路。不同其他类型的铁路,电气化铁路不仅需使用电力车组、电力机车外,更会增加电气化铁道牵引系统。该系统以电力系统为基础,由接触网、变电系统构成。因此,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主要是在沿线铁路中为电力机车、车组提供电力。电气化铁路中,接触网系统主要有基础、支柱、支持装置、接触悬挂、定位装置等部分组成。其标准电压为工频单相交流25kV。
支持装置一般为接触式悬挂形式,通过悬挂其负荷会转给支柱、建筑物。由于接触网所处站场、区间不同。支持装置需包含水平拉杆、腕臂、悬式绝缘子。
接触悬挂系统包括承力索、吊弦、联结零件、接触线,通过支持装置安装于支柱上,其功用为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至电力机车内。
支柱、基础装置会承受接触悬挂、定位装置所有负荷,并将接触悬挂装置固定在规定位置、高度。现阶段,我国接触网一般选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钢柱两种类型。基础装置主要用于钢支柱,是将钢支柱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台上,承受支柱全部负荷,保障支柱稳定性的装置类型。
2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
2.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基础浇筑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基础浇筑的流程有很多,但是主要以钢柱、杯形以及拉线基础等为主,在实际进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基础浇筑的环节中,首先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将工作重心放在基坑尺寸的检验上,在检验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外模安装、底部混凝土浇筑、垫层混凝土浇筑、内膜安装与校正、试块取样、抹面、拆模工作。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工程检查证、隐蔽工程等进行填写与记录。在这些施工进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施工要点。
一是在对外钢板进行安装时,需要对基础顶面与水平基准点的高差、尺寸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以其为基础将外模建设在基坑上,在架设的过程中要使其与定位装连线的中心相吻合,并且其顶层需要与基础顶面处于一个水平面上,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在对外模的四周进行固定,以免在对电气化铁路接觸网进行基础浇筑时,出现位移的现象。二是,在对底部混凝土与垫层进行浇筑时,要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对其进行搅拌,并且需要结合垫层厚度,计算出施工中所用的混凝土数量与垫层数量,在计算的过程中,要确保其精准性,以免出现材料浪费与材料缺失的情况。三是,在内模安装与校正时,首先需要在内膜混凝土的表面,涂抹脱模剂量,之后在浇筑过后的底部混凝土上放置内膜,之后,需要对内膜进行标记,通常情况下,将一些重点标记设置在内膜的四周,如果内膜四周标记的中心点与定位桩的连线相符,就无需在对内膜进行调整。
四是,在涂抹与基础养护环节,需要确保浇筑的表面平整性,没有漏浆的现象发生,并且需要对养护时间、养护方式进行控制,养护时间不能小于一个星期,养护方式侧重于用水量上,保持混凝土在每天都需要保持湿润的状态,从而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
2.2支柱施工技术
支柱的功效主要是对基础悬挂荷载进行承担,应用支撑设备,包括棒式绝缘子、水平拉杆等,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进行支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为一种支柱,另一种支柱为角钢焊成架结构支柱。以功能为依据进行区分,分为锚柱、转换支柱和中间支柱等。支柱回填、整正、立杆为支柱施工技术的主要环节。在立桿施工时,与支柱相比垫层混凝土强度要大于75%,才能进行其他环节的施工。整正支柱过程中,要对工具进行合理选择,将施工质量进行提高,风绳、撬棍为经常应用的工具。在进行支柱回填时,要对混凝土水灰比进行合理配置,强度必须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将水泥的应用数量尽量降低,防止由于水化热造成裂缝出现,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夯实混凝土时要对电动捣固棒进行应用,夯实方式为分层方式,每层要有25cm的间隔。在进行回填时一旦混凝土已经凝固,要拆除木楔。整个操作完成后,将杯口磨平。
2.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腕臂安装
腕臂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腕臂安装时,进行多方面的控制,对测量、安装、预配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在对腕臂的底座进行安装时,需要对底座以及下底座的安装地点进行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我国提倡使用钢尺测量仪与高度测量仪,并在测量的地点做好标记,之后就可以在标记的上方对底座力矩进行安装,在安装完成后,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调平、禁锢、检验操作。在对腕臂进行安装时,需要在支柱的旁边进行作业车的停靠工作,之后在其附近对作业平台进行搭建,在作业台上将腕臂插入到底座中,并且要控制底座下部的连接孔与连接板孔处于一条直线,在连接板孔与底座孔对好之后,再将螺栓销穿入其中。在回转作业时,为了避免物品出现掉落的情况,在升平台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腕臂抓牢。在利用人工形式在腕臂进行安装时,需要在底座上,对棒瓷拉倒支柱进行安装,之后再将其与腕臂进行紧密的连接,在连接完成后,需要对腕臂安装的质量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满足施工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在检查之后,才能对检查证的信息进行填写,在填写的过程中,要确保其完整性,严禁出现遗漏的现象。
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的改善
铁路的正常运行受到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尤其是体现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所以为将接触网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对已发事故进行快速抢救和修理,保证出行人员的人身安全。供电调度员直接指挥事故抢救和修理,现场抢修人员要与之有效配合,以实现事故的快速、有效的抢救和修理。现场抢救和修理人员要详细调查现场,组织抢救和修理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实施抢救和修理方案,在完成抢救和修理工作之后,要进行消令和送电。15~20km供电臂接触网,对故障点探测仪是否安装,事故发生的区间进行明确,现场人员要对情况进行反馈,并与接触网维修工人、供电调度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依据经验对故障进行判断,将事故点准确找出来,分派交通工具的工作是供电调度员负责的,同时也负责调动抢修人员。汽车或重型轨道车一般为分派的交通工具。抢修人员进入现场之后,遵循指挥人员,抢修事故。
参考文献:
[1]任智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5):109.
[2]姜敏.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利旧支柱区段软横跨更换施工技术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04):89-90.
[3]侯欠欠.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定位锁区段承力索更换施工技术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0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