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沙湖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进入到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阶段,环境保护参与规划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的显现。本文通过梳理近期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路,进行在新阶段如何完善环境保护战略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战略;规划环评;国土空间规划
引言
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空间规划作为最基础内容。由各级政府协同完成,具有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特点。国土空间规划是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层面的保障,同时为其他规划规划管理提供指导。
1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有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比如生态安全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修复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始终保证生态保护工作优于其他内容。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专项规划方案,从而保持空间规划体系的顺利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空间规划关系十分的密切,两者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而是更为复杂的交叉关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警戒作用,同时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结合目标制定更加详尽的方案,同时还要保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保证环境保护目标的顺利完成,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中,通过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经济发展需求。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并制定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措施。
2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1合理改善生态环境
有关的地方政府应该对管辖内的城市发展情况、土地资源规划现状有所了解,方便制定之后的发展规划,且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是由当前城市空间规划的现状所决定的,只有了解当前的空间规划,才能更加合理地进行之后的一系列空间规划工作。因为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相关问题,所以在进行空间规划工作时,更应该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一些恰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将其应用到空间规划工作中,这对以后的空间规划工作十分重要。同时,合理地改善生态环境,更加利于以后的发展,可见合理改善生态环境十分有必要。
2.2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时候,理应提前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率的调查,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的时候应该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当做一个目的,通过对有限的土地空间进行合理的调控,让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2.3更加合理地规划土地资源
我国的土地资源本就比较紧张,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所以土地资源规划工作的合理性就更加重要。可以从可持续、绿色、环保、节能入手,逐步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
3.1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文件中的内容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位不协调。目前需要尽快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则,修订相关的法律文件,明确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责权。消除责权重叠、矛盾,避免出现“谁都管,谁都不管”的结果。
3.2生态环境规划应突出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部门在规划层面应明确自然资源部门的主体责任,以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为基准。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应立足于利用环境保护部门现有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统计等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信息和经验,依托自然资源部门的资源、空间信息深入环境质量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和评价,为国土空间管控划定工作在各层面提出科学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3.3规划原则
要充分考虑区域环境的差异性,依据空间功能进行分析。制定国土空间分区管理方案,按照不同的区域、环境特征进行讨论。积极推动分区域的政策,保证各个区域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积极维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整体价值,强调生态环境控制线的确定。制定生态型增绿目标,逐步推动国土空间的发展演化。另外,生态溯源要对国土空间的生态功能进行匹配,实现各行业的空间并列。保持区域环境优化,严格按照相关的生态安全整体建设要求。对于生态空间用途进行优化,进而实现生态安全管制。通过红线界定等措施,搭建环境治理的三维治理模型,从而选择最佳的治理方案。
3.4让公民积极参与到国土空间规划的环境保护中来
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持甚至修复,需要在国家还有政府的支持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在生态环境的维持和修复中看到明显的回报。可以考虑从我国是人口大国这一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让每一个人民群众都参与到生态环境维持和修复工作中。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周边生活环境,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3.5国土空间规划中适当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倾斜
虽然我国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国民的环保理念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还是较为落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不仅仅是对生活生产方面的考量,更多的是对国民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重视。所以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一定要将生态环境放到首位。
3.6收集地理信息数据
想要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收集相关地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因为具体的地理信息数据会为后期的规划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也能使得后期的规划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在地理信息数据收集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应用到多种技术,最为常见的就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不同技术对于信息数据收集的特性也不同,有的主要针对于地形的状况,有的会考虑到其他自然因素,比如温度气候等等。也有一些专项调查,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主要针对于局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其他的风俗习惯。总体来说,地理信息数据收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收集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现在随着各个地区土地利用率不断上升,而且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也需要相关政策不断进行推进。当下对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结语
我国可以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依托丰富的国土资源,进一步深化新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从政策法规、经济、社会、科研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探索创新。特别是对于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的构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保护和建设,海洋生态空间、森林、饮用水源和循环经济方面的制度和技术,进行深度借鉴和创新。需要坚定推进发展路径转型,以山海为基、林田为底,蓝绿廊道为脉,重构生态本底,优化山水林田湖草海格局,全面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推动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通过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国家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主导功能区发展要求,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培育美丽经济,提高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楠,武长安.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65.
[2]王夏晖,何军,饶胜,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思路与实践[J].2018(Z1):19-22.
[3]王伟,肖禾.多规合一,啥样的环境规划体系才衬?[J].环境经济,2017(ZA):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