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王新峰
[导读] 摘要:新时期,面临全新形势和要求,需要国企的纪检监察干部具备高素质,才能将本职工作全面落实。
        铜川矿务局有限公司华远项目部  陕西铜川  727200
        摘要:新时期,面临全新形势和要求,需要国企的纪检监察干部具备高素质,才能将本职工作全面落实。本文对国企当中纪检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性简要介绍,并分析队伍建设现存问题,提出队伍建设实践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策略
        引言:在国家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之下,加速国企内部工作的改革。纪检干部的素质对于从严治党工作影响深远。因此,为防止国企内部出现干部不作为、监督不力等问题,需要关注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干部综合实力,使其能够履行职责,完成党赋予干部队伍神圣职责。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性
        新时期,强化国企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工作,属于企业改革深化切实需求。国企正面临资产重组、体制改革以及市场化混改等形势,在多项举措逐一落实过程,国家明确提出为基层减负,防止出现官僚主义或者形式主义。纪检监察部门在此期间需要监督攻坚,严格落实中央精神,自觉接受群众和职工等监督,打造高素质检察队伍,才能确保各项监督工作有效落实。检察队伍的建设属于从严治党逐渐向基层的延伸,也是“最后一公里”完成的必然之路。
        然而,从中央巡视组反馈结果分析,国企当中还存在“四风”有关问题,部分企业“两个责任”未具体落实,管党和治党环节,各项措施不到位,导致党建工作虚化,部分领导者对于党性观念存在淡薄意识,还存在“轻党建、重业务”这一现象。依托监察队伍建设,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国企内部监督问题,为管党和治党提供充足动力支持,利于企业结构调整[1]。
        二、国企纪检监督队伍现存问题
        当前,国企的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第一,干部政治意识薄弱,纪检监察属于党内政治机构,因此政治监督为其工作首要任务。作为纪检干部,政治素养和监督能力为必备素养。若干部自身政治意识薄弱,势必难以落实各项监督要求。第二,业务能力水平不高,部分国企对于纪检工作缺乏重视,对于干部人才培训缺乏,致使人才对于业务熟悉程度不高,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规范执行审查流程。干部对于文书编制缺乏经验,针对违法和违纪问题处理流程掌握不清,对于党纪和法规以及企业制度理解缺乏,因此,急需提高干部队伍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第三,干部队伍缺乏创新意识,对于纪检监察存在错误意识,以监督替代管理,难以发挥监督工作价值,精准判断存在问题。
        三、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策略
        (一)制定完善人才引进制度
        国企当中,纪检监察部和其他生产部门存在差异,人才选拔与配备方面,应将其政治意识置于首要地位。纪检监察人事部需要严格制定人才引进制度。可使用公开应聘或者推荐选拔等方式,重点控制组织审核以及党委审议各关键环节,选拔优秀人才。实践过程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对于监督岗位相关竞聘信息的公开性进行追踪,保证岗位要求和岗位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第二,对人事部门对竞聘人才资质审核及时监督,并审查结果和实际相符度;第三,对监督考试的出题人员选拔和制度是否相符进行追踪,保证人员出题环节采取严格保密措施,以防试题泄露;第四,对于竞聘人员的考试情况及时监督,以防出现冒名顶替或者考试抄袭等现象;第五,对于阅卷人的阅卷行为进行跟踪,保证阅卷过程公平合法;第六,对于竞聘结果和党组织审议相关情况及时跟踪并公示,通过上述业务流程,保证人才引入环节客观公正[2]。
        (二)强化队伍的培训
        国企内部需要强化纪检监察队伍的培训和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对检察队伍统一培训,以挂职、以干代训等作为训练重点,强化干部和职工的主动学习意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干净担当等作为教育主题,确保教育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化。同时,还需制定完善培训计划,对干部队伍实际学习要求进行研判,并将其纳入企业的年度培训当中,统一安排,保证培训过程有序进行。此外,还需设定培训目标,完善考核机制,培训之后对人员展开党规和党纪相关知识测试,检验其学习成果。


        培训过程需要和实践相互结合,关注纪检监察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精准施教。循序渐进,为检察队伍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培训过程印发工作手册,如:《检察工作指导》、《专业能力教材》、《检察制度汇编》等,扎实推进“六本书”活动,为人员学习提供参考,保证培训过程和实践相互融合,加速人才能力成长。
        (三)提高队伍创新能力
        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过程需要激发人员创新能力,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从工作特色方面进行创新,依托现有纪检监督实务监督方法,展开微创新,全面延伸监督工作范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第二,从体制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实践“三项机制”,保证纪检监察队伍当中人员可上下灵活流通,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激发其工作热情,主动创新;第三,利用国企内部的廉政工作示范基地及标杆单位等各类资源,展开纪检监察岗位对表对标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人员创新能力。
        (四)搭建平台创新方法
        为提高纪检监察队伍凝聚力,可搭建交流平台,共享信息,创新工作方法。在交流平台的建设方面,主要应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首先,建立纪检监察教育平台,凝聚人员共识,以微信公众号作为教育载体,在“主题党日”组织学习活动,对人员实施教育和引导。第二,搭建纪检监察工作平台,提高纪检监察人员的凝聚力,在工作过程以交叉、联合、集中等办案方式,防止工作过程存在“编制不足”或“熟人社会”多项问题。第三,搭建纪检监察活动平台,激发队伍交流活力,组织人才学习工作经验以及先进事迹等,提升纪检监察工作动力。
        与此同时,为提高队伍工作实效,还需创新工作方法。比如:可利用引导法,纪检监察人员需要依照法规和纪律,执行相关制度。在引导过程可从制度层面着手,使人员明确约束对象、约束内容,能意识到自身工作职责,检查方式、考核方式、问责内容等。还可使用研讨法,由于不同人员对于同一事件存在不同观点,在部分事务方面,虽已形成初步定论,但以讨论方式,能够让纪检监察人员相互学习,并在此过程达成共识。
        (五)提高队伍综合实力
        检察队伍建设环节,需要将“三项举措”全面落实,提高队伍战斗力。其一,展现纪委委员作用,完善国企内部职工工作制度,和党风廉政的建设互相配合,保证纪检监督能体现管理职能及党风建设等作用。其二,加强队伍的作风建设,将“刀刃”指向队伍内部,禁止纪检队伍自身存在违纪行为,并对于违纪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以免出现“灯下黑”的现象。其三,企业内部还可组织“百日练兵”活动,以学习、演讲、比赛、评价等方式,全方位提升人员理论素养及实战能力。
        同时,还需提高队伍保障能力,促使国企持续发展。以目标为导向,结合国企生产或经营工作,强化政治监督,发挥纪检监督价值,提高企业效益,推进中央部署与决策在企业当中全面落实。同时,还需建设载体,以案例作为支撑,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在纪检监察过程依照现场查验结果,综合考评,不断优化监督手段,展现纪检部门监督效能。将纪检监察相关工作和企业工作、容错机制、长效机制等相互融合,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3]。
        四、结语
        总之,为解决国企当中纪检监察工作现存问题,需要强化纪检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完善人才引入机制,强化培训引导,提高队伍创新能力,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创新纪检工作方法,提高队伍综合实力,完成国企内部管党和治党工作,促使企业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坚.试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J].人才资源开发,2018,(008):66-67.
        [2]李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探析[J].赤子,2018,(22):7.
        [3]孙澜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思考[J].经营者,2019,(11):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