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我
南宁市建工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530011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直接决定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高低。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技术要点给予全面、系统的分析,这样既可以确保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对地震、火灾等的防御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比较广,能够在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此时就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给予综合考虑和合理应用,明确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这样既可以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1.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
在进行建筑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混凝土施工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比较好的性能特点,而且整体稳定性较好,加之施工周期短,从而在建筑施工各个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1良好的承载能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良好的承载能力。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融入了钢筋等建材,有效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强度,进而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如今,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需要建筑结构具有比较强的结构支撑,以此来有效提高整个建筑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
1.2取材相对容易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砂土和石料是比较常用的建材,而钢筋及水泥属于常见的辅助材料,其一般是由特定厂商直接供应。但是在大多数地区,砂土和石料等常见建材基本上由当地直接供应,取材相对容易,既节省了运输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施工进度。
1.3具有良好的性能
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无形之中增加了城市住房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此时,为了使住房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建筑逐渐朝着高层化发展,其虽然可以容纳更多人口,但是对建筑结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提出来比较高的要求。如今,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广泛应用,其既具有比较理想的防火性能,而且还具有比较高的耐久性,进而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此外,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混凝土和钢筋的双重特性,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抗拉伸力,使其具备较高的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般会选择后浇带施工技术,其一般会根据区域指标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科学、合理划分,以确保其先形成构件内部的收缩,随后再进行后浇带浇筑和振捣施工,从而有效提高后浇带施工效率。由于内部收缩而产生的施工缝,一般会选择混凝土材料进行填充浇筑,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要点包括:(1)温度的控制;(2)原材料的质量把控;(3)浇筑工艺的把控等。
2.2复合箍筋施工技术要点
在进行传统复合箍筋施工阶段,外箍套内箍得到广泛应用,很少选择外箍加拉筋的形式。不管是内箍施工,还是外箍施工,往往会采用箍筋封闭施工。然而,在具体施工阶段,封闭箍筋安装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箍筋直径较大且纵向钢筋分布严密的情况,极大的增加了施工难度,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少设箍筋现象。因此,在负荷箍筋施工过程中,最好选择开口箍筋施工技术,其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而且对于梁架、基础梁、框柱等混凝土结构,其复合箍筋所对应的内箍如图1所示。在进行框架柱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开口弯钩向下仅靠纵筋,并保证其能够紧紧勾住外箍,从而有效提高其施工质量。
.png)
图1 梁架、基础梁、框柱等复合箍筋中的内箍
2.3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模板不可或缺,其一般涉及到柱模板与底模板两种类型。在模板施工作业开展之前,最好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模板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此来确保其施工进度和质量。在模板施工过程中,一般要做好模板选择和组装工作,以此来确保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在导模板和底模板搭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方案进行施工,并通过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才可以开展柱模板施工。实际上,在进行模板施工过程中,偏差问题比较常见,此时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进度和质量。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要点如下:(1)轴线位置允许偏差要求控制在5mm,一般会选择钢尺检查法;(2)在借助钢尺检查法对截面内部尺寸大小进行检测时,柱、墙、梁允许偏差为±4mm,基础允许偏差为±10mm;(3)底模上表面标高误差控制在±5mm,一般会选择钢尺或水准仪进行检查;(4)使用钢尺对相邻梁板表面高低差进行检查时,允许偏差为2mm;(5)在对层高垂直度进行水准仪检查过程中,超过5mm,允许偏差为8mm,低于5mm,允许偏差为6mm。
2.4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要点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主要涉及到梁板混凝土浇筑、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及楼梯混凝土浇筑三个部分。其中梁板混凝土浇筑一般要求根据混凝土流向,选择“赶浆法”进行施工,以确保梁的阶梯式浇筑顺利进行。对于楼板位置一般是梁和板统一浇筑,并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以期达到预期的振捣效果。框架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明确柱底部灌浆深度,随后借助混凝土级配的水泥砂浆来给予接浆处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每段浇筑高度,并遵循分层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原则,直到最后完工。在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蜂窝孔洞是比较常见的病害,此时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柱模板的垂直度进行观察和调整,从而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避免。在楼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遵循自下而上的施工顺序,一般要求先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振实,并保证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以便浇筑以便用搓板将踏步面搓平,从而有效提高其施工质量。实际上,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最好保证楼梯混凝土与梁的混凝土施工同步进行,以确保各施工工艺可以实现自然承接,从而有效提高其施工效率和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属于比较常见的主流结构,其具有耐性好、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有效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新。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根据施工方案、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并合理选择施工方式,这样既可以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关珠楠.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科学与财富,2020,9(8):159-160.
[2]常秀清.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房地产导刊,2019,11(17):60-61.
[3]刘京欣.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消费导刊,2019,2(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