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原则下的可凭租老年公寓户型设计 ——以大连地区为例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2期   作者:于雯汐
[导读] 我国已在 2000 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基数大,使得老龄化进程发展迅速。
        于雯汐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116000
        摘要
        我国已在 2000 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基数大,使得老龄化进程发展迅速。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还在不断加快。养老政策的不完善,以及计划生育所产生的“421”式家庭结构使得养老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养老多元化迫在眉睫。目前老年人收入的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使可租赁候鸟式老年公寓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通过对现有老年公寓的调研,并基于老年公寓的居住学理论、适老化理论、可持续理论,以大连市为例,作出了相应户型设计。
        
        关键词:可持续原则、老年公寓、户型设计、大连

一、大连地区老龄化问题概述
        根据最近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布的一组预测数据显示,在2035年前后,我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而到了205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33%左右,届时国内将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全面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意味着中国在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处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才会遇到的问题。
        大连市早在1987年就已迈入老龄化城市行列,2016年6月,根据辽宁省老龄办发布的报告显示[1]:2015年全省人口老龄化严重程度排序大连占据第一位,其中市内六十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 136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 22.9%[2]。同时,《大连市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指出:2015 年本地户籍人口为 593.6 万、流动人口为 105.10万,计算得出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大概为 1:6,而这部分流动人口中,超过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则更不可小觑。
二、大连地区异地养老模式
        大连地区基于其地理位置、气候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十分适宜进行养老生活,因此吸引了很多外地老年人群,特别是北方老人前来养老。这部分流动老年群体,既有随子女迁入,也有采取旅游方式、季节性候鸟方式来到大连居住;还有的和养老机构接洽或采取租房、购房等方式迁移到此进行退休养老。
        这种养老模式统称为异地养老,目前来看这种养老方式发展前景最好。异地养老是一个集合概念,其中又分为多种形式:季节性异地养老、度假基地连锁、城市近郊养老。
        季节性异地养老:是一种将养老机构和旅游资源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结合旅
游度假和养老,老年人像候鸟一样,冬天到温暖的地区过冬,夏天到凉爽地区避暑;或是在一年中气候好的时候到异地居住,比如冬季到大连欣赏雪景。
        度假基地连锁:在全国各地建立连锁基地形成的连锁经营模式,将养老和度
假结合。老人可以在不同地区享受到相同的服务。
        城市近郊养老:指建立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周边、郊区,利用其相对于城市幽静的环境,吸引老年人到郊区居住的养老模式。
三、老年公寓目前的问题
        大连拥有优美的海滨环境和宜人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先后获“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荣誉。2004年,全国首家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就诞生于此。虽然候鸟式养老群体呈上升趋势,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也使银色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但是目前,这种候鸟式养老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缺乏对中国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的研究,造成有些年公寓选址偏远,
交通不便,不利于老年人的出行。
        第二,公寓内设计上的不合理,选址规划、场地设计、户型设计、无障碍设计、适老化设计上,都达不到老年公寓的标准。
        第三,现存老年公寓的配套服务设施单一,缺乏对老年人生活方式多样性的考虑,且缺乏对当地市场特色的研究。
        第四,这些老年公寓的可持续性差,原有的设计并没有对养老院的进一步发展留出空间,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心理期许和生理需求。实践表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接受能力会逐渐降低,会不自觉地保持原有生活习惯。而候鸟式老年公寓就是需要让老年人无论身处何地,回到公寓都能享受到相同的服务。
四、老年公寓的更新与发展
        老年公寓就是指那些专门为老年人打造的生活设施齐全、公用设施配套完善
的老年人社区。这个社区供老人集中居住,由专门机构按照市场原则开发和经营,
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等全方位服务[3]
        从适老化功能来看住区公共服务空间可分为休闲与运动、日常生活服务、照顾与护理三大空间类型。根据调查,老年人喜欢的休闲与活动为散步、闲坐聊天、跳舞做操、器材健身、读书看报、打牌下棋。而地点多处于社区步行道、社区广场、社区集中绿地、户外器材健身、活动室、图书室。


        因此基于老年人的喜好和要求,在设计住区公共户外空间时应注意:增强休闲空间对交往活动的促进;增强运动场所的适老性与包容性,可以设置多种抗老训练的运动场所;增加各类照顾、护理与康复空间,老年人普遍希望在住区长期护理空间内增加基本的治疗功能。
        居住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人类学、社会学、民俗
学、历史学等软科学,同时又与建筑学、生态学、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密不可分,其中又尤与建筑学的关系最为密切[4]。根据居住学原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行为及居住习惯,给予老年人人文关怀,不仅满足居住需求,更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达到“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的和谐居住环境。老年公寓的户型设计要遵循以下几点:功能合理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便捷性原则、健康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多元化原则。
        从功能合理性原则来看户型大小要设置合理,避免过大或者过小的户型,如果老年公寓面积过小会造成内部空间相对急促,对于身体机能下降的老人来说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不便,降低他们的自信心。除此之外还会影响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对老人的救助。而面积过大则会造成户内交通空间增加,空间组合复杂,形成户内各空间之间视线遮挡,老人居住在其中容易感到空旷和缺乏安全感。同时要注意各个空间的面积配比,客厅和卧室不宜过大,相对增加厨房、卫生间和储
存空间的面积,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方便使用。
        从安全性原则来看要注意室内空间不宜设置高差、要避免凸起物和障碍物,同时要设置安全扶手。并且要注意视线无遮挡设计,老年人对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私密性,视线无遮挡除了能减少老年人在公寓内的隔离感、孤单感,还能保证他们在意外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
        从空间便捷性原则加以考虑要保证市内交通空间的通畅,保证老年公寓内的交通动线直接易达,便于疏通,便于担架和轮椅的通行。同时要考虑功能空间的集中化,把老人主要使用的空间作为一个组合组团去考虑布局,以减少交通面积和距离。
        从布局健康化原则来看要保证朝向优化,使老年公寓内有良好的光照,以北方大连地区为例,尽量把开窗安置在东南方向,以便于室内通风与光照,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的日照和流通的空气可以减少老人患病的机会。
        最后要考虑设计灵活原则,户型设计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为将来的改造留出余地。在老人健康时期,这些工人房可当作储藏室,或其他家务活动空间,当老人需要长期护理时,工人房可作为护理人员的居室。
         通过以上理论调查研究,可以得出老年公寓有以下特点:它们大多选址在风景秀丽且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建筑形式多为单层或低层建筑,还有部分独栋别墅;公寓户型较大,通常有多个卧室、客厅、餐厅、较大的卫生间和厨房,有些还有书房、露台、车库、储藏室、佣人间等附属用房;配套设施丰富,提供的服务全面周到。
        老年公寓的基本功能模块包括卧室、阳台、卫生间、起居室、厨房、餐厅,他们是组成公寓的基本元素,在满足规范和无障碍的基础上将其标准适量提高,不仅“能用”,更要“好用”。
        从卧室来看,老年卧室应不仅能容纳双人床,也要留有换成两张单人床的余地。或能够在必要时分割成两个空间。另外,虽然可租赁候鸟式老年公寓面向的是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但此卧室模块仍然满足无障碍设计的标准,使用轮椅的老人也可方便使用,考虑到了未来可持续发展改造的可能性。
        卫生间空间小,却结合了如厕、洗浴甚至是洗衣的功能,是一种综合性的用
水空间,因此安全和便捷是设计的要点。卫生间面积不宜小于5平方米,同时要兼顾考虑轮椅的转弯半径,在马桶位置预留安装扶手的空间,并且采用带有座椅的淋浴间。
        起居室的主要功能包括:会客、休闲娱乐、学习,还能兼具餐厅的功能,其面积不宜小于14平方米,开间不宜超过4.2米,防止房间过大显得空旷增加老人的孤独感。
        厨房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模式:独立厨房,餐厅为单独房间或与客厅结合;开放厨房结合餐厅,餐厅与厨房在同一空间,方便操作;封闭厨房结合餐厅,餐厅与厨房位置相邻,虽然隔开但是保证联系紧密,方便老人端菜。
五、结语
        经过对社会背景的分析,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是目前最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以大连市为例结合中国国情,尝试分析了可租赁候鸟式老年公寓,但是目前我国可租赁候鸟式老年公寓仍处在起步阶段,其发展和推广需要政策、策划、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合作。
        
参考文献
         
[1]  张晶晶.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契机与隐忧[N].中国社会报.2014-09-15
[2]  新华网.中国迎首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遭遇各种问题[N].人民日报.2014-04-14  
[3]  宋华西.新型老年公寓发展路径与对策探析[D].山东大学硕士.2012:12
[4]  陈丛兰.中国居住伦理百年研究述要[A].天府新论.2013(02):39-43  
通讯作者:高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