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中渠道防渗施工技术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4期   作者:范焰
[导读] 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是当前农业水利渠道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
        范焰
        霍邱县水利局沣西水利中心   安徽六安    237400
        摘要: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是当前农业水利渠道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渠道使用寿命。文章通过对渠道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对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渠道防渗;防渗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的渠道防渗功效的发挥能够影响工程的日常寿命和工程质量,因为水利工程渠道应用设备的复杂性,加上绝大部分的渠道设计的日常寿命都较长,所以在其施工过程中务必要做好渠道防渗手段。伴随国内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技术也随之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对渠道防渗标准的日益提高,其渠道防渗技术依然是目前我国施工技术研究的关键,应该怎样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有效做好防渗,更是如今水利工程渠道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1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渠道防渗是为了减少渠道输水渗漏损失而采取的工程措施,具有节约灌溉用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止渠道冲淤和坍塌、加快流速提高输水能力、减小渠道断面和建筑物尺寸等作用,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渠道防渗方法可分为2类:一是通过物理机械法或化学法增强渠床土壤的不透水性,从而达到减少渗漏的目的;二是运用水泥土、沥青、粘土等防渗材料衬砌渠床。采用防渗措施后,渠道渗漏损失可减少70%左右。因此,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须提升渠道防渗技术。
        2 水利工程渠道渗漏原因分析
        2.1 地理因素
        首先在进行水利渠道建设过程中可能因为长期处于酸性环境或因地质土壤等问题而存在大量的无机盐,进而导致不同建筑结构之间的混凝土强度以及粘结度产生下滑,不同混凝土之间产生松动,造成各种裂缝的产生。另外针对处于相对严寒地区的水利工程而言,由于外界温差变化较大而使得管道等容易产生龟裂,这主要是因为水结冰而发生体积变化,对原有的结构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得管道和建筑结构被破坏,进而发生严重的水利渗漏现象。
        2.2施工与维护问题
        一是工程施工时并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导致存在地基清理不当、新旧土体的接触缝处理不妥、夯压密实度不达标、砌筑砂浆不合格等问题。二是工程材料的选用或配比不科学,易引发渗漏问题。三是后续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人员紧缺、群众参与度低等原因导致大部分渠道的维护管理不到位,存在带病运行的现象,降低了渠道的抗渗漏性能,直接影响了渠道工程效益的发挥,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3农田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要点
        3.1土料防渗技术
        土料防渗技术是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最广泛的一个技术。这个技术运用的材料简单,取材方便,多数情况能够就地取材,具有工序简单、成本低等优势,因此成为国内同类工程施工中普及程度较高的技术之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防渗层的因素较多,需要有专人对防渗层进行清理,以保证防渗效果。施工过程中要把土料进行分级,清理掉水渠表面的杂物,再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地质特点、水特点等,合理配置混凝土,将混凝土先干后湿再进行施工,用科学的方法搅拌混凝土,以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展开施工,确保浇筑质量,完成浇筑施工后,由专业验收人员负责防渗能力检测和验收,避免返工。要加强渠道的养护和保养工作,工程运营人员应结合相关标准对已建成的渠道进行观测,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做到防微杜渐,进而确保渠道达到理想的防渗效果。
        3.2砌石防渗
        砌石防渗的主要材料是石头。

但必须要选择耐腐蚀性、耐磨性较强的石料,尤其是在水流量比较大、水流速度比较快的水利工程渠道工程建设中更要选择高质量的石料。一般情况,花岗岩、石灰岩、玄武岩都可用作砌石的防渗材料。因为这类石料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而且还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石料,满足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施工需求。另外,还可选择水泥砂浆、经过掺和烧结的水泥混合砂浆作为胶凝材料,将石粘结在一起,封堵上石料的孔隙,提高渠道的防渗性能。
        3.3土工膜防渗法
        土工膜防渗技术的具体应用是在进行表层施工过程中选择覆盖土工膜,进而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传输水的效率,防止了水资源发生渗漏等现象。但是由于施工方法较为复杂且投入成本较高,使其并不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所有的水利工程渠道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在开展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渠道的形状、走向等特征采取符合防渗要求的锯齿形、三角形、菱形士工膜,而在防渗漏土工膜铺设前,作业人员还要提前对渠道内部的各种杂草碎石等进行有效清理,避免影响到后续防渗膜材料的铺设。另外在清理杂物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后期施工,还应该根据相关规范与标准要求在水利工程渠道两侧开挖直径为25cm左右的沟孔。在防渗材料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确保防渗材料的重叠部分超过12cm,才能避免因为防渗材料接合面出现滑落而造成渗漏现象的出现。
        3.4混凝土防渗技术
        混凝土防渗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施工流程:渠道放样→上方回填捣实→清理→铺料、浇筑→振捣→收面→养护],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冲击性。混凝土浇筑应连续不间断进行,浇筑前应先将土渠基洒水浸润,需要与早期混凝土结合时应将早期混凝土刷洗干净,并铺一层厚度为10~20 mm的砂浆。混凝土振捣使用表面式振动器时,振板行距宜重叠80 mm左右;使用小型插入式振捣器或人工捣固边坡混凝土时,每层入仓厚度为25 cm左右,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约为5~10 cm。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完成浇筑后的收面工作要及时进行,细砂和特细砂混凝土的收面工作应反复进行3次以上。抹面完成后要进行连续养护,养护时间为25 d左右,养护期内要确保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常用养护方法为洒水养护或薄膜养护。
        4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质量的组织管理因素
        4.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要摸清现场环境和施工条件。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改善渠道渗漏问题。技术人员要和当地农业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当地情况,从而保证施工图纸的适用性。与此同时,施工单位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例如针对防渗技术选取合适的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等。为了可以顺利地进行工程施工,还应重视现场管控工作,通过具体、细致、合理的制度,实现科学管理、有效管理。施工人员要确保模板的安装与拆除符合技术要求,确保不因为模板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间接影响渠道整体的施工质量。
        4.2依据实际合理选择防渗技术
        在实际选择中,可考虑渠道的使用范围、地形要求、地方实情。比如若是在冬季容易发生严重冻害的区域,可采用混凝土防渗技术。在水费较高,且渗漏会影响到渠道稳定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膜料防渗技术。另外,为了保证渠道的防渗效果,在选择防渗技术时,应综合对比各种技术方案,确定最佳的技术方案,从而有效提升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性能。如在土石资源比较充足的条件,且各方条件都比较良好的环境下,可选择土料、砌石防渗技术,保证防渗工程的经济性。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单位要想确保整个水利工程的防渗漏性能,就一定要加强各种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其科学性和规范化,确保整个水利工程渠道的稳定防渗漏效果,大大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微.防渗技术在水利渠道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4(7):95-96.
        [2]贺纯明.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探究[J].内蒙古水利,2015(4):93.
        [3]彭云胜.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研究[J].四川水泥,20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