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代供配电活动中,供配电系统呈现出了关键性的作用。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随着电力市场的变动逐渐加快,更多的电力企业已经形成了积极的竞争意识,通过运用各种建设性手段来提升自身在现代电力市场之中的地位,除了需要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之外,还要通过新型技术来优化现有的供配电系统。节电技术可以帮助提升整体供配电生产效益。现探讨应用节电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节电技术;运用方法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在各种可持续化的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能源应用问题被更多的生产主体关注。电力企业应当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有效解决供配电工作环节中存在的能量损耗过多的问题,有效发挥出电力资源的实际价值,基于提升电力应用效益的基本生产需求。可将多种节电技术引入到供配电系统中。本文结合供配电系统管理经验,探讨节电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可行性。
1 借助变压器来实现节电目的
在供配电系统中,变压器可以对线路之中的电压进行调节,保障输送电能的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如果没有选择运用合适的变压器设备,线路中就会形成电能损失问题,基于节电需求,可选用特殊的干式变压器,在这种变压器系统中,线圈与铁芯部件被放置到不具有导电性能的液态物质中。干式变压器的安全化水平极高,可帮助充分节省电能,设备维护工作也极为便捷。电力企业可依照实际的供配电工作需要,使用卷铁芯型变压器,来完成变电处理工作。
这种变压器的制备材料中有高质量的硅钢片,借助卷筒的方法来缠绕这种材料,使其形成多种不同的型号,这种材料不会形成裂缝,其具有的密封性也比较强。当电力系统的负荷增加,并大于额定载荷时,该材料具有的良好的抵抗冲击的性能将会被有效展现出来。
硅钢片自身带有磁化的性质,呈卷状的铁芯就是利用了磁化这一特殊性质,及其有效地降低了能量的浪费,随之减少了变压器空载过程中的电能的损耗。对铁芯硅钢片运用的是45度的全斜接缝。这就确保了磁通正好顺着硅钢片的缝隙接连的方向通过,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载时候的激磁电流,达到节能的效果。
2 供配电电网的电能损耗
降低供配电网线路上的损耗。电网线路上的能源损耗多数源自电网线路本身的电阻发热,而且这些损耗是以热量的形式被释放出去的,其中要运用到的公式为:△P=3I2R*10-3
其中的△P为三相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单位为:KW
I表示电网线路电流,单位为:A
R表示的是线路的电阻,单位为:Ω
2.1 改变导线的长度
如果供配电线路中传输的电流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力线路之中的电阻数值会增加,如果电力线路长度延长,电阻还会继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有效控制供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可以从使用的导线入手,将导线的长度缩短。
在设计现代化的供配电电网时,一般会更多地使用直线型的线路,不仅与配电箱相连的线路会被设计成直线,同时低压箱所在的线路也会呈现出直线的状态。在优化供配电系统时,应当缩短与负荷相对比较集中的部位的距离。在设计低压线路时,供电半径应当小于200m,如果所处的位置的电力负荷相对集中,可以将半径缩短到150m,如果电力负荷相对比较少,可延长供电半径,但是不能超出250m。
2.2 改变配电网的结构
将新型节电技术应用到供配电系统中时,应当对电网结构进行关注,优化原来的电网布局,通过积极调整电网结构来提升供配电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基础供配电活动时,应当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更大限度地帮助客户节省电能消耗,做好区域性供电规划工作,对各处电网线路进行调整,同时还可运用载调变压设备来控制电压,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需要来供给不同的电压。
通过增压处理工作也可以达到节电的工作目的,尤其是在应对用电规模相对较大的用户时,需要给其提供更高的电压,同时还需控制电能的损耗,这种供电方法可以帮助缩减供电成本,减少供配电环节中的经济损失,另外在这种增压行为的影响下,供电范围可被有效增大,供配电系统具有的输送电能的能力也被有效增强。
2.3 改变系统应用电线的横截面
在调整供电系统,发挥节电技术的作用时,还可改进电线,在面对整体长度相对较长的电力线路时,需要线路之中的电压进行控制,如果线路中供给的实际电流比较充裕,可以将电线原有的横截面积拓宽,这种方法是很多电力企业都拒绝使用的,并不是首选的节电方法,主要是因为更换电线属于工程量比较大的工作,同时相关事务也比较繁琐。供电企业需要将技术应用的眼光放得更加长远,看到这项处理行为带来的更加长远的效益,该方法可以帮助缩减多处电能系统的损耗,提升供配电系统的整体收益,降低线路运行成本。
2.4 其他节电技术手段
在高层建筑附近,需要对电缆的展开长度进行控制,可以将电气竖井与供电室间的距离缩短,根据楼层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电气竖井的建设位置。还可将电力功率因数提高,使电能具有更高的应用效率,使用更为可靠的电容器设备,改进供配电工作现状。
平衡三相负荷。在供配电系统的低压线路中经常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现象,这样的现实为配电线路形成一些不良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首先,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其次,加重供配电网线路当中的线路的相线与零线的电能浪费;再次,对用电设备的持续、健康工作产生影响;最后,一旦遇到通讯系统的时候,就会增大谐波的干扰,无法保持通话正常。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三相负荷做出调整,改变不平衡的状况,达到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规范的平衡度范围是变压器的出口地方不超过10%,干线以及支线的平衡度不能超过10%,中性线的电流强度应该控制在额定电流强度的25%。
科学选择供配电变压器容量。为了确保电网的正常高效运行,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确保变压器的现实载荷量高于理论上的载荷量;精确测算出不同类的相关参数;科学对比,评价变压器运行质量的好坏的标准是其运行效率。
控制谐波的不良影响。如果谐波多次出现就会严重干扰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户对于电能的使用效率降低,而且被损耗的电能还有可能对电力供应的安全构成威胁,而且由于配电系统中安置着一个无功补偿电容器,这一装置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系统功率因数,有力减轻了谐波的干扰。
3 结束语
电力资源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提升基础生产效益,也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盈利媒介,随着电力企业拥有的电力生产规模被不断扩大,电力企业必须积极应对一些全新的问题,消除电力生产隐患因素。对供配电系统进行核查后,发现这两种系统中均存在比较明显的电能过度损耗问题。因此本文提供了多种节能技术应有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控制供配电环节的电能损耗。
参考文献
[1]彭兴华. (2018). 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节电技术的应用.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7).
[2]廖应学,罗国威. (2017). 节电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13), 0172-0172.
[3]柴立华. (2017). 节电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华东科技:学术版(4), 284-284.